18世紀中葉,康德等人還提出,在整個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像我們的天體係統(指銀河係)那樣的天體係統。而當時看去呈雲霧狀的“星雲”很可能正是這樣的天體係統。此後經曆了長達170年的曲折的探索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視差法測仙女座大星雲等的距離確認了河外星係的存在。
河外星係離我們越來越遠
近半個世紀,人們通過對河外星係的研究,不僅已發現了星係團、超星係團等更高層次的天體係統,而且已使我們的視野擴展到遠達大約140億光年的宇宙深處。
我不僅要問:
宇宙不光隻有銀河係,而我們人類是宇宙眾多星係中的銀河係中的一個地球,經曆了無數年進化產生的結果之一,那麼宇宙都進化了多少生物呢?那些尋找外星生物的科學家,把水作為生命的起源,那麼就沒有不需要水就能生存的生物嗎?石頭在我們地球是普通的物體,難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就沒有這樣的一個石頭嗎?一個會思考會運動又有感情的石頭嗎?生物真的就是人類肉眼能看到的嗎?
宇宙大爆炸理論如下: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致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1927年,比利時天主教神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假說提出星係的紅移量與星係間的距離成正比的哈勃定律,並推導出星係都在互相遠離的宇宙膨脹說。
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裏,宇宙體係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該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是伽莫夫。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
爆炸之初,物質隻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宇宙爆炸之後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並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恒星和星係,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宇宙並非永恒存在,而是從虛無創生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可以說是根深蒂固。雖然希臘哲學家曾經考慮過永恒宇宙的可能性,但是,所有西方主要的宗教一直堅持認為宇宙是上帝在過去某個特定時刻創造的。
像曆史學家一樣,宇宙學家意識到開啟未來的鑰匙在於過去。
我不僅要問:
宇宙是爆炸來的?那麼宇宙肯定有邊界了吧,而且宇宙之外的世界會更大,要不然宇宙都爆炸了,沒有一個更大的世界,爆炸物無地方去吧?或者說宇宙因為爆炸,產生了很多天體,他們正在不斷的擴大,占據了爆炸之外的世界,那麼那個世界才叫宇宙,我多想站在宇宙邊沿,回頭遠眺,發現了一個小物體炸裂開來,正向著我飛了,我不知道多久能飛到我身邊,因為我知道我等不到那麼久,而且我對宇宙之外的地方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