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生小試驗小製作指導1(1 / 2)

第七章 學生小試驗小製作指導1

1.氣球傳聲

取一隻大小適當的氣球,把它吹大到直徑25厘米左右。用細繩把氣球吊在竹竿上,並使細繩能在竹竿上移動。在竹竿的一邊掛一個鬧鍾,讓鬧鍾的正麵對著氣球一邊的中心。你站在氣球的另一邊,距離應當是使你正好聽不清鬧鍾的“滴答”聲。移動氣球位置,或調整你所站的位置,原來聽不清楚的聲音突然變得清楚了。這是球內的氣體把聲音會聚到你耳邊的緣故,隻要把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充人氣球,都能起到這種作用。我們這隻氣球裏充人的就是你吹出來的二氧化碳氣體。

2.找磁鐵棒

選兩根完全相同的小鐵棒(縫衣針也可以),其中一根在強磁鐵的一個極上擦幾下,使小鐵棒也帶磁性。另一根則沒有磁性。對於這樣兩根外表一樣的小鐵棒,你能不借用其他東西的幫助,把那根帶磁性的小鐵棒找出來嗎?

辦法是有的,拿一根小鐵棒的一端去接觸另一根小鐵棒的中間。如果端部吸引另一根小鐵棒,那麼你拿著的那一根是有磁性的。如果互相不吸引,那麼你拿著的那根是沒有磁性的。因為任何磁鐵的磁性都集中在靠兩端的地方,而中間幾乎沒有磁性。

3.轉動的鉛筆

把一支鉛筆放在地毯上。你能不用手觸及鉛筆,而使鉛筆按一定方向轉動嗎?其實這很容易,隻要光著腳在地毯上路幾下(隻有在幹燥的日子才有效),然後伸出一隻手指去接近鉛筆,鉛筆就會跟著你的手指轉動。因為你用腳在地毯上摩擦的時候產生了靜電,因而手指上也帶上了靜電荷,靜電吸引使鉛筆轉動。

4.磁畫

在一塊書本大小的硬紙板上,畫上一個臉譜,然後把細導線沿著臉譜的輪廓布設在上麵,並用透明膠紙把它粘住,不使它鬆動;再用一塊同樣大小的薄硬紙板,合在上麵,用膠紙把兩張紙粘牢。在薄紙上麵撒上細鐵屑。把細導線的一端串聯一個2~3歐姆的電阻後和電池的一個極相接,導線的另一端和電池的另一個極相接。輕輕地敲打硬紙板,紙板上就會魔術般地出現一張人臉。如果你能把導線和電池隱藏起來,並用隱蔽的開關控製電流,那就能讓觀看的人目瞪口呆。

這是因為電流通過導線時會在導線周圍產生電磁場。當你敲下硬紙板時,靠近導線的細鐵屑受磁場作用而聚集起來,形成畫像。

5.有趣的“啄木鳥”

在一根金屬棒(或鉛絲)上鬆鬆地穿上一個小木杯,在木杯上安一個彈簧,彈簧的另一端固定一隻“啄木鳥”。金屬棒的頂部固定一個小球,底端固定在一個較重的木座或金屬座上。用手撥一下“啄木鳥”,讓它作上下擺動,這時,木杯的傾斜度會改變,小木環連同“啄木鳥”靠自身的重力,會沿著金屬棒徐徐下落,並會引起“啄木鳥”作上下振動,真像“啄木鳥”在啄著樹幹,非常有趣。

6.米花的舞蹈

在衣架上係十來條細線,間隔約5毫米,在每根線的另一端掛一粒爆米花,把衣架掛起來。找一根彈性較好的橡皮筋,用嘴咬住一起,用左手拉緊另一端,靠近米花的下部,用右手指去撥動橡皮筋。由於橡皮筋的中部振動最強,所以中間的一些米花首先擺起來。橡皮筋振動得越劇烈,米花擺動越大;橡皮筋停止振動,米花也就停止擺動。

由於橡皮筋振動,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就使米花擺動起來。這個遊戲也可以用來說明聲音是怎樣傳播的,若這種振動的頻率在200~20000赫茲之間,傳到人耳的鼓膜上,就聽到了聲音。

7.靜電噴泉

在桌子上麵放一塊塑料板,板上再放一隻裝滿水的白鐵皮桶。取一根尖嘴玻璃管(尖嘴直徑約03毫米),平的一端插人橡皮管中;將橡皮管灌滿水後,橡皮管的另一頭放入白鐵皮桶內的水中,利用虹吸現象,一股水流即從玻璃尖分中射出。

再用導線將白鐵皮桶連接到感應起電機的一個電極上。接著,搖動感應起電動。這時就可以看到從玻璃管的尖嘴外射出一股美麗的“噴泉”——“靜電噴泉”。這時,如用燈光照射,效果會更好。如果你不停地搖動感應起電機,並請別人用一支點燃的蠟燭火焰去燒尖嘴前的水流時,“噴泉”頓時消失而又成為一股細水流;當點燃的蠟燭從水流旁移開時,水流就又變成“噴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由於靜電感應,使桶和桶內的水都帶上了大量電荷,當水由尖嘴中射出時,由於同性電荷互相排斥,水滴流也會排斥,這樣就形成了向四周散開的噴泉。

火焰會把空氣電離成許多正離子,再與水中的電荷相互中,“靜電噴泉”便隨之消失。

8.巧除水垢

水垢對人們是沒有好處的。壺裏結了水垢,不但盛水少了,燒起來也慢得多;機器的水冷部位結了水垢,熱量散不出去,不但會影響產品質量,還可能造成嚴重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