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往往是皇帝已經死了,或是皇帝太懦弱受製於後妃,或是後妃太得寵,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
漢安帝的閻皇後長得漂亮,又精通音律有才色,得到皇帝的專房之寵。不過皇帝還是要寵幸其他妃嬪的,宮女李氏因此生下皇子劉保,閻氏秘密將李氏鴆殺。事後,她一直無子,就使計廢掉劉保的太子位,不過在安帝去世之後,經過激烈的鬥爭,劉保還是登上帝位,誅滅閻氏家族,閻後被軟禁後次年去世。
2
馮潤還隻是昭儀的時候就已經手握大權,孝文帝還有一寵妃貴人高照容,不到三十歲就生了兩兒一女,但高照容卻在從代地到洛陽的途中突然暴死。有傳聞,是馮潤派出去的殺手殺了高照容,以奪取高照容之子元恪的撫養權的(或雲昭儀遣人賊後也)。但在元恪即位前,馮潤已被孝文帝賜死,這一起謀殺案的真相就無人所知。
3
南唐小周後非常狠毒,李煜後宮的妃嬪多被她害死(故同時美女,率多遇害),除了舍於自保的黃保儀,看來小周後被宋太宗奸汙是自己的報應。
4
漢桓帝的皇後竇妙多年無寵,早就對貴人田聖等寵妃恨之入骨(太後素忌忍,積怒田聖等),等漢桓帝一死梓宮還在前殿沒運走,她就迫不及待地便殺死田聖。還想把另外八個貴人全部殺死,還好中常侍苦勸,那八個美女才得以保命。
5
袁紹的正妻劉夫人更加殘忍,不但殺掉袁紹生前的五個寵妾,還對她們的屍體進行了破壞(乃髡頭墨麵以毀其形),兒子袁尚還幫她去殺寵妾的家人。
6
靈帝的何皇後隻是一個屠戶家的女兒,卻厲害霸道,後宮眾妃都怕她。官家小姐出身的王美人反而不是她的對手,生下兒子劉協(漢獻帝)後被何皇後毒死。由於何氏與宦官們關係好,靈帝欲廢何後卻中止,不過幾年後董卓還是替劉協報了仇,毒殺何後母子。
7
郭太皇太後沒有想到,明明自己的兒子孫子都是皇帝,卻都死去。皇位竟落到曾經是自己宮女的鄭氏的兒子李怡頭上,她的倒黴日子也來了,庶子唐宣宗因為當年的舊怨為親母報仇對嫡母不尊重。郭氏氣得準備跳樓,偏偏不成功,不高興的宣宗馬上就讓嫡母當晚“暴崩”,人都死了宣宗還不讓她祔憲宗太廟。這個過程中,鄭太後必然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大仇得報。
補充,郭太後有謀殺唐憲宗的嫌疑,所以唐宣宗是在為父報仇,看來這場宮闈相鬥更複雜了。關於唐憲宗之死為郭氏相謀網上主要是兩篇文章,大家可自行查看判斷。我本人的觀點是中立,覺得現有證據不足。
8
武則天除了與王皇後蕭淑妃宮鬥,毒殺了賀蘭氏之外,還能從史書裏推斷出武氏對待其他後宮的態度。《舊唐書》裏有記載唐高宗“後宮劉氏生燕王忠,鄭氏生原王孝,楊氏生澤王上金”,編劇和小說作者們總是以此把三人設定為宮女出身沒有封號的低賤女子。但事實上參看為妃嬪資料最齊全的李淵後宮,兒子生母裏位號最低的為張寶林、柳寶林(六品)。再從情理考慮,被皇帝寵幸過的女人,還生了兒子。哪怕真是宮女出身,皇帝打賞個最低最低級的八品采女封號(共有27個編製)也不是難事。所以劉氏鄭氏楊氏絕對是有封號的。
除了劉氏被記載出身低賤(忠母劉氏微賤)以外,鄭氏和楊氏都沒有這種記錄。當年正是因為四妃份額滿了,唐高宗才想給武昭儀一個獨創的宸妃封號(唐因隋製,後宮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皆視一品。上欲特置宸妃,以武昭儀為之)。楊氏還敢得罪武則天(《新唐書》記載李上金“武後疾其母”),可以推斷鄭氏和楊氏極有可能就是蕭淑妃以外的三妃之二。從姓氏上推斷鄭氏和楊氏極有可能出自望族滎陽鄭氏和弘農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