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犯 險(2 / 3)

綠園的麵積相當大,大得可以成為一個建五座大樓的小區。如果後續的進展都順利,到三年後工程結束,房子都賣出去了,照目前的行情來算,趙氏的資產真不知道要翻幾個番呢!

趙子達接手哥哥工作的時候,臨江樓的工程已近尾聲,所以對房地產的整個工作流程並不是很清楚。他請蘇陽幫忙物色,請了位職業經理人來幫忙管理。

綠園的建設工程在開始的時候進展得很順利。樓盤的設計通過了,廣告做出去了,建築隊請來動工了。可在第一座大樓蓋完一層開始銷售的時候卻出了問題——他們遇到了中國房地產的第一個冰期!不管你采用什麼樣的促銷手段,就是沒人前來預訂房子,大家都在冷眼觀望。

沒有預期的售房收入,趙氏的資金就出現了問題。近幾年來,趙氏食品加工廠的收入並不豐厚,一年到頭的辛苦經營,賺到手裏的也隻夠維持現狀而已,趙氏目前盈餘,大部分還是來自投資臨江樓的本利。這段時間置辦新廠房,接著又將舊廠址轉為商業用地,用的都是大筆資金,早就將趙氏的積蓄用光了。綠園房產的啟動資金,用的都是銀行的貸款。這一眨眼,還款期限又到了。

第一座樓盤的建設不能停下來,否則成了爛尾樓,不但經濟損失太大,而且將會讓趙氏聲譽掃地,帶來難以估量的負麵影響,以後的生意就別想再做了。這可是做企業人的常識問題。

趙子達決定動用各種資源,先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還款問題。否則在銀行裏有了不良記錄,以後再需要貸款就難了。他決定把這筆錢還過之後,再從銀行多貸點資金出來周轉。這樣的計劃本來相當理想,不僅解了燃眉之急,還能準備好部分的後續資金。

大企業輕易不肯讓外人知道自己的資金周轉有問題,否則有可能會引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可是幾千萬元的資金還真不是個小數目,不是隨便找個人就借得到。趙子達把認為能幫得上忙的關係戶開列了一下,經過幾番的斟酌,決定去找周猛幫忙。因為周猛現在開著的擔保公司,做的就是放貸的買賣。

雖然是兄弟,可現在也是自己的客戶。在生意場上,周猛的原則性曆來都很強。雙方經過討價還價,最後周猛看在兄弟的情份上,讓趙子達以五分的月息,借到了兩千五百萬元。

趙子達把欠銀行的款子還上了,總算是保住了趙氏公司的信譽。可是又出現了更大的問題:因為目前的房地產生意不景氣,銀行不同意向他們再次放款。

這下可把趙氏逼進了死胡同。如果沒有後續資金周轉,那些用高利貸從周猛借來的錢就還不上,按五分月息利滾利來算,隻要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兩千五百萬就漲成四千多萬了。而且沒有後續資金投入,綠園的工程也無法繼續下去,趙氏公司還將聲譽掃地無法抬頭。

趙子達隻有求爺爺告奶奶,將能抵押的東西都用來抵押了,還請劉起出麵擔保,才從銀行貸到了三千萬元。還上周猛的高利貸後,剩下的資金隻能讓趙氏在短期內勉強維持。

趙子達這一年活得真累!好不容易借到手的資金,不到幾天就給瓜分完了。轉而向親戚、員工借貸,向供應商賒料,向建築隊許願。終於把一號樓盤建成了,可是商品房卻依然無人問津,年關卻馬上就到了!趙氏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就在趙子達急得頭發都要變白了的時候,趙子通知道了弟弟的難處,專程趕到平武,把他帶到南山去找方明。趙子通很了解這位把弟,從出道以來,他的生意一直都做很很順。除了手裏有錢外,他還非常重義氣有人情味。趙氏企業出現危機,他不會坐視不管,也不會趁火打劫。

趙氏兄弟來找方明幫忙還真找對了。就在好家園的工程即將收關的時候,身邊的人就開始攛掇方明,要他再到新區去做更大的樓盤。方明有些猶豫,最後還是女兒幫他拿定了主意。

方文佳聽到大家在動員父親,要把房地產生意進一步做大的消息後,馬上就打電話給方明,說:“老爸,從你做上房地產生意後,我就對這項投資多關注了點,也從網上收集到些相關資料,我現在分析給你聽聽。就目前來說,中國的房地產生意非常火爆,參加投資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都是隻賺不賠,以至於商品房的價格不斷攀升,目前大中城市的一套房子,價錢高到一個人一輩子的全部收入。普通的家庭如果買一套商品房,就要透支到後麵幾十年的收入。如果都按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中國老百姓還怎麼活?這不符合經濟規律!

“很多國家在這個方麵走在前頭,它們的相關曆程,應當可以成為我們現在的參考。當初美國的紐約、日本的東京、韓國的首爾等世界著名的大城市,房地產生意也曾經像我們現在這樣火爆,最後都崩盤了,讓許多房奴無家可歸,露宿橋洞跟街頭。中國的房地產發展勢頭一直都那麼猛,誰都認為不大正常。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回到理性上來,到那個時候,不管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對房地產商都不會有利。

“而且就我們家的經濟情況來看,即使是以後什麼也不幹,手裏的資產也足夠我們幾代人吃用的了。錢賺得再多,對我們來說意義並不大,可萬一失敗了,你一輩子的心血就付諸東流了。

“我從姑姑那兒聽過你的故事,知道你發家靠的是機遇,並沒有什麼過硬的背景和靠山。從當代社會各種條件分析,我們的抗風險能力相當差,隻能做那種有把握掌控的生意。那種得隴望蜀的心理我們不能有,要冒大風險的生意我們也不要去做。我覺得你這次投資要謹慎些,寧可把生意做小點,把風險降到自己可控、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方明本來就是那種“小富即安”性格。女兒長大了又懂事了,值得他信賴,分析起問題來又透徹又合理,讓他很快就拿定了主意。現在即使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改變不了他的立場。

他選了個工程量小,建設速度快的樓盤做著。有他這位資金充足的老板罩著,工程進展得飛快。就在小樓盤蓋到一半,商品房快銷售完的時候,南山市的房地產也走到了低穀。這讓員工們都飲佩老板遠見,也讓方明佩服自己的女兒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