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無明站在沙盤前,沉思了片刻。開始下令道:“王鵬將軍,請帶一千步兵在兀禿峰布下一支疑兵,以迷惑敵方”。王鵬接令後退出大帳,諸葛無明繼續道:“韓忠將軍,請帶三千兵馬伏於此處,說著指了指沙盤上的一個地方。隨後又下令道:“趙霸將軍,此處乃敵方糧道,我已經派人打聽出一條小道,你率領一支兵馬偷偷繞過敵方,進入敵軍後方,首先截斷敵方糧道,其二和我們形成前後夾擊之勢。趙霸得令而出,其餘幾位將軍一一接過軍令而出。
帳內還有一個參謀,對行軍布陣也頗有心得。諸葛無明走到他麵前問道:“先生對我安排可否滿意。”參謀文質彬彬,頭係儒巾,來到一旁,邊上是一副圍棋,參謀說:“兵法之道,猶如博弈之道,我們不妨下一局。”諸葛無明頓時來了興致,坐了下來,謙恭的說:“那就獻醜了,請。”
二人開始下棋,圍棋之術,暗合天地陰陽之道,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分而為四,以象四時。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陰陽。局之線道,謂之枰。線道之間,謂之 □(上四下卦)。局方而靜,棋圓而動。自古及今,弈者無同局。《傳》曰:“****新。” 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
參謀見自己年長,便謙虛的讓諸葛無明先下,諸葛無明沒有推脫,法曰:寧輸數子,勿失一先。先機在博弈中異常關鍵,往往取勝的關鍵就在於先發製人。同時棋術的高低之分往往還牽涉到兩個棋手誰比誰多算,棋者,以正合其勢,以權製其敵。故計定於內而勢成於外。戰未合而算勝者,得算多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戰已合而不知勝負者,無算也。兵法曰:“多算勝,少算不勝。
二人初時你一子我一子下的奇快,但是待百子以後,雙方往往一步需要沉思片刻,到了後期更是舉步維艱,活子死子往往因為一子而瞬間變化。諸葛無明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統觀全局,心想:“兩生勿斷,皆活勿連。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子而取勢,與其無事而強行,不若因之而自補。”於是下了一著險棋,棄卒保車。參謀看了眼,大家讚賞道:“有魄力,舍小而取大,置之死地而後生,滿盤皆活矣”,
諸葛無明謙虛道:“先生謬讚了,晚生不敢當。”而後二人雖在下棋,其實開始談論兵法,諸葛無明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參謀點點頭道:“博弈之道,貴乎謹嚴,亦是此理”。
參謀繼續說道:“觀君之棋,虛虛實實,看來將軍深諳兵法之道,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昨日袁宏一戰,便是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