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1 / 2)

第三十八章

膠炸藥的發明,同樣也凝結了諾貝爾無數個日日夜夜堅持不懈地努力。

在隨後大約兩年的時間裏,諾貝爾和他的助手不斷對這種炸藥進行試驗與改進,據說一共試驗了250多次。

棉膠弄痛了諾貝爾的手指,讓他產生了靈感,但這種靈感的火花,隻會在像諾貝爾這樣長期進行認真探索的人的腦中閃現。而要使這樣小小的火花不至於熄滅,進而迸發成大片的焰火,必須還要付出艱巨的勞動。

在1876年,諾貝爾想請一位精通幾門語言的女士來兼做他的秘書和管家,因此而結識了奧地利的女子貝爾塔,並與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貝爾塔和諾貝爾隻共同相處了較短的一段時間,但彼此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1876年底,貝爾塔因結婚而辭去了秘書的職務。婚後10年,貝爾塔和她的丈夫阿瑟一直寄居在高加索的一位朋友家裏。背井離鄉的艱辛以及對高加索戰爭的親曆,使貝爾塔清楚地體會到底層大眾的苦難,看到了饑荒、戰爭對人類的威脅。她後來成了一位作家,用她的筆墨向文明世界呼籲消滅戰爭。她的自傳體小說《放下武器》,喊出了千千萬萬個母親、妻子的心聲,並且代表她們向戰爭販子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貝爾塔成為一個徹底的和平主義者,她參加了一個以實現世界和平為宗旨的組織——國際和平促進聯盟,為和平事業一直鬥爭到1914年去世。

貝爾塔的和平主義思想對諾貝爾的影響非常巨大,可以說,她是最早喚起諾貝爾熱愛和平的人。

從19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他們之間的重要信件就有30多封左右,其中一半是在探討和平事業。

成為企業家

膠炸藥的發明,的確是炸藥發明史上的又一場革命,1878年一經發表,立刻在英、美、德等國取得了專利權。這種炸藥不怕砸也不怕摔,遇火也不燃燒,所以無論運輸或操作都非常安全。同時,它的爆炸力比達納炸藥更強,不但可以很容易地用於任何重大工程,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它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這個成功也將諾貝爾的事業推到了頂峰。

事實證明:諾貝爾不僅是一個埋頭搞實驗的發明家,還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

諾貝爾從小就立下大誌:“我一定要在火藥發明上,創下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經過他多年努力,甘油炸藥終於取得了成功,但他很快聲明:“甘油炸藥雖具有強大的威力,但對我而言,卻沒有多大益處,我隻是一個單純的發明家罷了!”

他開始把自己的發明與經濟問題聯係起來,因為他明白,他雖然取得專利,使甘油炸藥得以普及,但他成了那些唯利是圖的火藥商人的研究工具,正是那些火藥商在獲得暴利,而自己卻左右不了火藥的銷售。

之後,每當進行實驗時,諾貝爾都會想到:“我自己的發明,爭取由我自己來領導它走向正確的途徑,不應讓其他人來取而代之。”

於是他為自己立下了一個原則:凡是由他自己發明的物品,都在自己創辦的工廠中製造,並且由自己開辟它們的銷售市場。

要從事這麼大的一項事業,就需要購地皮、設廠房、添設備、置器材,這需要大批經費,所以借貸也成為係列工作中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