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物種起源》出世
遠航歸來的達爾文,在希魯茲伯裏、梅莊、倫敦和劍橋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日子後,隨即投入緊張的工作,到處奔走,找人洽談有關標本的收藏問題。
他找了很多“大人物”,卻沒有一點結果:既沒有得到官方的資助,也沒有得到博物館的支持。連赫赫有名的大英博物館和在布魯頓街的動物學會博物館,都對他那些還沒有定名的標本不感興趣。
一天,達爾文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和亨斯洛教授一起去拜訪萊伊爾教授,受到了熱情友好的接待。談話中,萊伊爾那種明朗、嚴謹、果斷而又敢於創新的思想作風,給達爾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達爾文把自己的計劃和在各處受到冷遇的情況告訴他,萊伊爾表示了極大的同情,並且設身處地地替達爾文考慮怎樣把計劃修改得更實際些。他坦率地對達爾文說:
“對於一個博學者來說,在英國最合適的地方,除了倫敦就是劍橋。劍橋有你的良師益友,亨斯洛教授在那裏會給你必要的幫助。你搬到倫敦來住,我可以幫助你結識一些博物學者。當然,以後的工作還得由你自己去做。”
“非常感謝您,萊伊爾教授,”達爾文說。“不過,我的資曆很淺。”
“資曆?很多人用資曆裝扮自己,就像用鬥篷來遮蓋赤裸的身體一樣,”萊伊爾激動地說,“有些人資曆很深,在科學上卻一事無成,甚至利用自己的資曆去嚇唬人;有些人好像缺少足夠的資曆,甚至什麼資曆也沒有,卻能在科學上作出成就和貢獻。您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敏銳的觀察能力,這就是有利條件。”
達爾文非常尊重萊伊爾的意見,他先在劍橋找了一間房子住下,把從貝格爾號艦上帶回來的大堆岩石、化石、動物、植物標本等整理了一下,然後就搬到倫敦,在大英博物館附近租了兩間房子住下來。在這以後的兩年時間裏,他核對了航海日記中的全部記錄,聯係出版了《貝格爾艦航行中的動物學》,還寫了幾篇地質學論文。
1837年的盛夏,倫敦的天氣格外炎熱,許多人都在戶外納涼,住在大馬爾勃羅街36號公寓裏的達爾文,正汗流浹背地在燈下奮筆疾書。不久以前,他在地質學會上宣讀了幾篇論文,那些“大人物”終於用讚許的態度接受了它們。隨後,地質學界權威們也十分關注地經常談論著他。
盡管這樣,達爾文一點也沒有忘記自己神聖的職責——探索生物進化的問題。在環球考察期間發現的3個事實經常盤旋在他的腦際:第一個事實,在巴塔哥尼亞發現的動物化石,它的年代雖然久遠,卻和今天的動物很相似;第二個事實,美洲大陸上的同種動物,從南到北,它們的形態逐漸不同;第三個事實,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大多數生物都具有南美洲生物的特征,而群島各個小島上的同種生物卻又多少有些不同。這些事實,雖然使他產生了物種可變的思想,但是物種為什麼會變化,變化的規律又是什麼,也就是說,物種到底是怎麼起源和發展的,還是個不解之謎。
此外,巨大的好奇心使他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進行細心的觀察研究,探索各種奇異事物的原因,往往從這些看來平凡的研究中獲得不平凡的結果。對梅莊園中蚯蚓的研究,使他寫出了《論蚯蚓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這篇傑出的論文。少年時期,對希魯茲伯裏鎮上那塊奇怪的大鍾石的興趣,使他在環球航行中注意研究冰川對漂泊形成的作用,寫出了《論冰川對漂泊形成的作用》一文,發表在《地質學會報》上,引起了地質學界的矚目,至今仍然是研究冰川問題的重要成就!
1838年,達爾文由於擔任了地質學會秘書的職務,雖然薪水微不足道,但是卻使他產生了一種自食其力的愉快感,加上發表科學論文得到的報酬,他認為有條件考慮結婚的問題了。他再次到梅莊作短期拜訪。埃瑪幾乎是形影不離地陪伴著他。他毫不拘束地向埃瑪傾訴自己的理想抱負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並勇敢地向埃瑪求婚。
很快,達爾文接到了埃瑪全家都同意他們結婚的回音。
1839年1月29日,達爾文滿30歲那天,他和埃瑪在梅莊教堂舉行了婚禮,接著到威爾士度完短暫的蜜月,就帶著新娘一道回到倫敦上高爾街12號,他們夫婦之間互敬互愛,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
隨著達爾文在學術界威望的提高,英國皇家學會吸收他為正式會員,許多知名人士都到他家裏來拜訪。頻繁的來客幾乎使埃瑪應接不暇,可她總是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招待著客人,為丈夫的朋友們舉辦的各種簡樸而實惠的家宴,得到了許多客人的稱讚。
同年12月27日,埃瑪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威廉。這個小生命不但增添了家庭的歡樂氣氛,並且成了達爾文研究人類表情問題的觀察對象。1841年3月2日,埃瑪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安妮·伊麗莎白。這個討人喜歡卻又嬌弱多病的小天使,一直是達爾文的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