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上去查看,安長維離了老遠上氣不接下氣的說:“等會兒,等會兒,把這個蠟燭點上。”
隻見他從包裏掏出一根嶄新的白蠟燭,非要我們點燃了,放在金字塔的東南角,看他的架勢,要是不點了蠟燭,估計咬舌自盡的可能性都有。我便讓胖子去接他手裏的蠟燭,胖子一連不情願的嘟囔著:“這幸好咱們手裏有打火機,要是沒東西點火,真不知道你還要這蠟燭幹什麼。摸金校尉咋那麼多的規矩。”
摸金校尉的規矩都是發丘中郎將給定的,相傳曹操設立官方盜墓部門就設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兩個職務。發丘中郎將,顧名思義,中郎將就是皇帝身邊人,東漢以前大都是統領禁軍的首領人物。東漢以後唐朝以前雖不再統領禁軍,但其地位也僅次於將軍,三國時中郎將的地位更是位列九卿。相較之下,校尉銜在秦漢時期屬於中級軍官,三國時期的地位比那中郎將更是要低上一節,因此在那個時期的職務上,摸金校尉是受到發丘中郎將的統領。
後來的卸嶺力士其實說白了就是摸金校尉這個盜墓小分隊隊長的手下苦力,自打天下一統,三國歸晉,這個專司盜墓的部門也就不複存在了,摸金校尉手下的那些苦力們卻發現自己除了盜墓,似乎什麼也不會了,於是乎就各自成立了一個門派,喚作卸嶺力士,這兩個後起門派全然沒有摸金校尉那般規矩森嚴,見了古墓便挖,更談不上尋龍點穴的秘法。
而所謂卸嶺力士,脫離了曹操的官方盜墓組織後便自此隱姓埋名,於外人所不知,不過在失去了這個有著正式編製的職責之後,卸嶺門人便落草為寇,從此入了綠林中人。可祖師爺留下的手藝還在,若是發現古墓,四散的門人便由門中頭領下一道甲令,將這些門人重新召集起來,最是擅長人海戰術,即是帝王巨塚也敢輕易發掘。正是因為其人多勢眾,每每行動都如同蝗蟲過境,片葉不留,縱使開山為陵,但凡遇到卸嶺門人,這山也得挪個位置。
還有一派,喚作搬山道人,原本也是卸嶺力士中的一部分,這名頭的由來說法也有些爭議,一來是因為他們時常都是做道士打扮,以掩護其盜墓門人的身份;其二則是因為其入墓時使用的法門名為搬山分甲術,相傳搬山門人多與道門眾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搬山分甲術也是從道門中學來的法術,聽上去有些玄妙,實則也是一種借用外力對大墓進行破壞。
因此摸金校尉的規矩也就是發丘中郎將所定,當然在那個信奉鬼神高於一切的年代,摸金校尉也做到了嚴格遵守這些規矩,隻是我沒想到安長維這個半吊子摸金校尉居然也信這一套。
看他如此執著,我們也不好強行拒絕,胖子便照著他所說的將白蠟點到了金字塔的東南角。隨後我就走上了刻有鳳凰的台階,走到了近前再看的時候,卻怎麼也找不到鳳凰的眼睛,那些圖畫看上去亂七八糟的,根本構不成一幅完整的畫。Emma和胖子在下麵卻看得格外的清楚,我便讓他們指出眼睛在哪裏。
相距得太遠,指揮起來也顯得有些費勁,好在沒花太大的功夫,石階上有一個細小的圓形,被分做了兩半,其中一半刻在了兩個石階交彙的拐角處,另一半則被刻在了石階麵朝前方的平麵上,離遠了看兩相結合確實像一隻眼睛,可走近了一瞧,這眼睛又消失不見了。
在下麵看這隻眼睛有兩個不同的角度,分別會呈現出不同的神態,我問Emma是哪一個,她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說:”隻有那一隻眼睛,隻是在不同的角度,才會有所不同。“
這樣的回答是我意想不到的,原本我以為,石階上會刻有兩隻不同的眼睛,分別在不同的角度隱藏了起來,可沒想到居然會是同一隻眼睛呈現不同神態的效果。如此事情也變得好辦一些,至少我不用費力再去找第二隻眼睛了。
打著手電在眼睛上看了一會兒,離近了看,卻沒有遠處的那般神奇,就有點像達芬奇的那幅舉世聞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樣,神奇之處不言自明。
帶著手套在那眼睛上摸了摸,撣去上麵的灰塵,用力的按了一下,沒有任何的反應,眼睛和石階的縫隙處卻無不說明,這東西是可以按下去的。兩個半隻眼睛按下去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就是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