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七屍鰻(1 / 3)

一個堂堂巴王,一方諸侯霸主,要說表麵上穿著金邊鳳紋袍,內裏確隻有一條破褲衩,說出去還不得讓人笑掉大牙。

這一切Emma和安長維雖站在遠處,卻也看得想當的明白,走到近前細細的在那古屍身上看了看,原本我和胖子打算將它身上的鳳紋袍給扒拉下來,可因為這屍體坐在衣服上的時間太久了,輕輕一碰,連皮帶肉都掉下來了。夾雜著醬紫色的濕屍皮膚,這樣的鳳紋袍,隻怕是價錢高不到哪裏去。

Emma的眼睛停留在了濕屍的臉上,眼睛在它的臉上不停的轉悠著,好像看到了什麼極其特別的事情。

我忍不住問道:“段小姐,有什麼發現嗎?”

Emma指著屍身上的牙齒對我說:“如果說這是巴王,那該如何解釋它的這幅牙齒。”

以前我在部隊曾聽一個留洋的軍官提起過,在美國如果要驗證一具麵目全非的屍體是誰,可以通過三種方法,其一是最先進的DNA技術,也就是遺傳基因;其二是指紋,正如天底下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一般,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其三則是相對比較古老,但有比較先進的技術,話說起來有些矛盾,但事實上卻不難理解,那就是牙齒。

每個人的牙齒都有著他獨特的排列方式,牙床生長的方向,差之毫厘謬以千裏,隻要牙齒還在,辨別一個人的身份也相對容易很多,在國外這種方法要早於DNA的出現,也被廣泛的利用。

當然Emma縱使再厲害也不至於通過牙齒就能辨別一個人的的身份,隻是在她看來,這牙齒生得有些古怪罷了。

古屍曆經千年沒有腐壞,牙齒毀壞的可能性更加是微乎其微,也就是說它這牙齒無論怎麼看都是因為生前所致。牙齒毀壞的程度可不是一般的嚴重,就好比那常年不刷牙,生得滿口蛀牙一般,坑坑窪窪,有一顆每一顆的。

胖子看著這牙齒,一陣驚呼:“我的天呐,這家夥得是多少年吃糖不刷牙了,這牙齒掉得比我爺爺還嚴重。”

我說:“你可拉到吧,人家還帶也是個王,說不定人家活了百年,牙齒掉得差不多了,也情有可原。”

說道年紀,Emma搖搖頭:“它絕沒有你說的那麼大年紀,最多也不過三四十,在那個年代,生得八指要麼被奉為神靈,要麼被貶為妖孽,純粹是當地的風俗習慣所決定的。這個人也絕不是巴王,不管是裏麵的壁畫,還是我們眼前所見,都足以證明,它隻是一個替身。”

替身這事兒古來有之,替死的事兒也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往往就是某些人要救另一個人,找一個死囚或者身份卑賤的乞丐來替死,明裏死得這人大家也都會認為是其本人,甚少有人回去刨根問底,差個究竟。

最近,也是最大的一次替死事件,是發生在明朝,明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朱允文繼位,施行削藩等政策,觸動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心,當時的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兵變,洪武三十五年,燕王率軍度過黃河,直逼南京城下。建文帝朱允文在周圍人的勸說之下帶人逃跑,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後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

不管別人怎麼說,燕王朱棣哪裏會不認得自己的親侄子,雖對外宣稱建文帝已死,可心裏卻是不信,四處派人打探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以至於後來永樂皇帝派鄭和七下西洋,後人傳說鄭和是帶著尋找建文帝的使命下西洋的。因為永樂皇帝不知從哪裏聽說建文帝已經逃亡南洋。

結果可想而知,建文帝的下落成了千古謎團,永樂皇帝登基以後畢竟不是名正言順,自然也會心生顧忌。

可見替死之事,不管是在平明百姓,達官顯貴,還是皇親國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不過照現在的情形來看,這位巴王肯定不是如建文帝那般自願找人替死的,而是在自己死後,被迫替死。

根據Emma的猜測,巴國大宗伯在殺死巴王之後,為了穩定人心,也是為了防止自己被忠於巴王的殘餘所殺,因此做了個狸貓換太子的替身,來替代死去的巴王,不過這麼明顯的八隻,難道巴王的手下就沒有發覺嗎,顯然有些說不過去。

Emma笑問我們:“你們誰仔細的看過了巴王的雙手?鄒易,你下了青銅棺,那具屍體突然詐屍,你確定你看仔細了?”

我微微一愣,細細的回想了一下,好像是這麼回事兒,當時情況緊急,我壓根兒就沒注意這些事情,再說了,當時隻是被它脖子上的玉墜子所吸引,哪裏還記得去看它的手。

我看了看胖子,他也搖搖頭:“要不咱在下去看看?”

我想了想說:“還是算了吧,再下去又的看那家夥鬧騰,看著鬧心。還是聽聽司令員怎麼說。”

Emma舒了一口氣:“不去看也沒事,我們姑且就這麼算,這位巴王單手生有八指,屬於天生異象。”

所謂天生異象,在現在看來多半是個畸形,跟別人都不太一樣,若是生在平常百姓家,有些地方迷信的人,剛一出生就會把這種孩子裝在豬籠裏沉了河,活著一把火給活活燒死,總之是絕不可能留他在世上。

當然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真要生下來是個怪物,也總會有人因為舍不得孩子而做出一些反抗的舉動,私自撫養孩子長大的人也不在少數,一般來說,這些人也需要隱藏缺陷,比如說這位八指假巴王。

如果真正的巴王是個八指,由於出生於帝王家,自然會被人看作天生異象,這種異象的說法則與生在尋常人的孩子是截然相反。因此民間即便有人像巴王一樣,那麼這戶人家是絕對要小心隱瞞的,因為那年月別說是這種生在帝王家的異相,哪怕是名字中有一字相似也叫做欺君罔上,那是要遭到株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