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蓁蓁的手書到達江敘道老爺子手中的第二日,皇帝就再次突然舉起了屠刀,聯合投誠到身邊的司徒賢宜,把他舉到了台前,以司徒青紳與繼母司徒賢德繼室通奸這個強加的罪名,將司徒氏嫡係的一掃而空去,全部送入了大牢。接著司徒賢宜粉末登場,以新家主的分身,從新整合的司徒氏,並以手中掌握的司徒氏暗衛為底牌,血洗了所有反對派,徹底做了司徒氏大當家的位子。
可惜他高興的太早了,他忘記了,皇後還在呢!!~在極力營救司徒青紳無果之後,恨得咬牙切此的司徒皇後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同樣用誣陷司徒賢宜通奸侄兒媳婦梅葆的罪名,將他關入了大牢,這下妥了,司徒家嫡支的極為掌權人全部入獄,那麼嫡支沒落了,這當家人還得有人做呀?
司徒氏分支的各位掌權人物,受到權力的誘惑紛紛浮上水麵,一個個都跳到了帝後之前,皇後整日撓頭,這家族之位,青紳她去求了幾次,皇帝不以有悖人倫的大罪名義拒不放人,這罪名即便是假的,在獄中日子久了,司徒青紳為了活命也認下了。皇後無奈,就隻能從幾個分支家族的實權人物中跳選一位繼任家族。這些人,私下裏小動作也是連連不段,皇帝天天聽著暗衛們的密報,就是不動手阻止他們,但是他們之中哪個實力過大,皇帝就會暗中派人下手削弱,他們之中若是哪個忽然腦子開竅了,想要尋個盟友,皇帝就會馬上派人暗中使絆子壞事,然後加深他們之間的仇恨,到了後期,他們這些原本沒有什麼深怨仇恨的實權人物,紛紛在權利鬥爭中結下了死仇。
皇帝暗中偷著樂嗬,鼓動人去唆使皇後將新族長的帽子,猛然間扣到了他們之中實力最弱,年輕最小的那位掌權人腦袋上。這位掌權人猶如天將五百萬一般地得了大幸運,還未得及虛懷若穀一把團結其它有實力的家族同誌們,皇帝有讓人去給皇後支招,讓她親自駕臨家族會議,為新任家主撐場子,好讓新任家主感激涕零,以後好全心全意的投靠皇後。
要說元熙帝皇後司徒氏聰明是聰明,但是在國家級政治陰謀中,還是欠缺這個層級的眼光和謀略的,她在這件事情中完全被皇帝當做棋子耍的團團轉,還自以為每天氣得肺子都疼地在為家族辛苦操心。歸根到底,司徒氏皇後也不過是為了兒子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維護家族!!~
所以她最終還是去了家族會議,但是讓她意想不到的情況的出現,由於她的強勢,也因為這段時間以來積累下來的仇恨和大家實力的平均,就在她宣布今後各家族分支要無條件,司徒氏分支的各位實權人物忽然砸鍋了,紛紛義憤填膺地反抗起來,不但不接受她的任命,而且還有自主推選新任家主!!~皇後如何能夠忍受這樣情況,氣得不行的她,狠狠地命令禁衛們把這群司徒家的實權老男人們給收拾了一頓,揍個鼻青臉腫。
她這一教訓,事情徹底麻煩了,這些實權分支人物,紛紛連夜離開了京中,回到分支之後,就各位坐地為王,獨立發展不再聽調起來!~他們直接玩了這麼一手,直接把司徒皇後給玩傻眼了,本來家族製就類似諸侯製一般,分支家族都是獨立發展自負盈虧,能者保留,弱者打散拆分合並到強者分支去。這也是為什麼江氏千年大族,咋就出現了五大分支的緣故。其實曆史上出現過的江氏分支多入牛毛,但是江氏一直采取,隻保留五大分支,卻允許家族內的年輕人自己外出發展的策略。誰最後發展強大了,就替代原本的五大分支中的一個,那個被淘汰下來的就會被強製拆分合並到其它分支中去。
這種成熟的家族發展機製,不僅是江氏在用,司徒氏也在用。但是家族與家族還是不同的,不同於江氏的精兵路線,家族隻保留五路分支,司徒氏全族大大小小的分支幾乎是遍地開花,存在於魏國的大江南北的。就在二十多年前,司徒也很強大,但是也不像現在這般臃腫龐大, 這都是皇帝以幫襯和報答皇後的名義給催肥起來的,所以整個司徒氏最有影響力的實權分支至少有十幾支,他們這些實權人物紛紛逃回分支地域,然後各自為政,強製收攏和合並其它小家族,不再聽從京中嫡支的調遣,這不要裂土封侯,自立門戶了?
皇後這回是又氣又怕,實在沒有招了,她拽住太子兒子,就跑去了雲崇子的家,老爺子一見到皇後和太子,一邊搖頭,一邊為難的臉皮子直抽動,開玩笑呢?老頭子都這歲數了,不讓咱養老不說,還讓咱摻和你家族的破事???這皇帝明晃晃的眼睛們可都瞅著呢,你這不是糟踐咱小老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