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樓蘭之謎
樓蘭曾經一度是我國西北地區鼎鼎大名的三十六個城邦國之一。我國漢代大旅行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之後不久,樓蘭即並入西漢版圖。西漢帝國曾派有屯田士兵和專門管理行政軍事事務的都護府實行管轄。
據曆史文獻記載,樓蘭是一個很大的城池,城內人煙繁盛,城外溝渠縱橫,從長安經過河西走廊進入塔裏木盆地第一站就是樓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是,時過不久,這座很大的城市忽然從地麵上消失了。從東晉到近代,一千五六百年的時間,我國史書上再也找不到樓蘭的名字。
古樓蘭哪裏去了?它為什麼不聲不響地消失了?這一直是我國曆史上一個謎。盡管曆代文學家、詩人時常提起樓蘭,那隻不過是一個代名詞罷了,他們同樣也不知道樓蘭的下落。
八十年前,瑞典探險家斯文海定來到我國。經過千辛萬苦,來到塔裏木盆地東部,在一片寸草不生、渺無人跡的荒原上,發現一座被風沙吞沒的古城。
探險家被眼前出現的景色驚呆了。在一個長寬大約三百多米的近乎方形的城垣中間,殘垣斷壁比比皆是,橫七豎八的木質梁桁在幹燥的熱風和殘陽下顯得特別刺眼,似乎在向這位不速之客訴說著當年的繁華。
這裏有高大的佛塔和佛殿,有建築豪華的官邸和大量平民住宅。在這裏埋藏著大量珍貴文物,比如記載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木簡和文書,織法高超帶有多種圖案的精美絲綢,婦人戴的貴重的金玉首飾,鑄有各朝代年號的我國或西域的錢幣等等。這裏氣候極端幹旱,幾年也不下一場雨,為保存這些珍貴文物造成極好條件。就連埋在墳墓裏的屍體也多不腐爛,變成風幹了的“木乃伊”。人們可以從這些幹屍研究中確定它們的民族、年齡、出身、生前害過什麼病症以及推斷死因。這位探險家在挖掘時無意找到一張紙片,上麵清楚地寫著“樓蘭”兩個漢字。樓蘭終於被發現了,它本身保存的大量文物與曆史文獻上的記載有力地聯係起來。
那麼,樓蘭是怎樣從繁榮走向沒落,而最後消失了呢?科學界為此爭論了很長時間,就是到了今天,仍然沒有一個公認的看法。
有人推測,古樓蘭的衰亡可能是由於一場殘酷的戰爭。外部強大的入侵者突然闖到樓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光了城裏的居民,或者把他們全部趕走,侵略者的鐵蹄無情地踐踏著古樓蘭的土地,樓蘭消失了。但是根據越來越深入的調查,還找不到有力的證據,足以證明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還有一些學者則把樓蘭的衰亡歸之於自然的原因。有人提出這樣大膽地推斷:在近一兩千年以來,亞洲中部的氣候正朝著越來越幹旱的方向發展。在樓蘭繁榮時期,那裏的氣候並不象今天這麼幹旱,每年的降水量足以使農作物正常生長。後來,由於氣候逐漸變幹,降水量減少,風沙災害也頻繁起來,農作物顆粒不收,樓蘭的居民隻好打起行李——搬家了。後來,風沙就把這座古城埋沒了。
氣候變幹的假說遭到另外一些學者的反對,他們認為,在最近一兩千年時間裏亞洲中部氣候還不至於變得這麼快。
水源斷絕假說能比較圓滿地解釋樓蘭衰亡原因。
這個假說認為,樓蘭地處塔裏木盆地東部,氣候極度幹旱,終年不雨,要發展農業,供應樓蘭城的需要就要引水灌溉。因此,水源是與樓蘭居民生命攸關的大問題。古樓蘭有沒有水源呢?有的。這些學者認為,當時源遠流長的塔裏木河、孔雀河就在樓蘭古城附近流過,這些河流最後彙聚成的大湖——羅布泊也在樓蘭古城身邊,清清的河水和浩瀚的湖麵給樓蘭地區帶來無限生機,沿河高大的胡揚樹林遮天蔽日,湖濱茂密的蘆葦蕩裏棲息著取之不盡的魚蝦。樓蘭人民引來河水,灌溉農田,奪得一個又一個農業豐收。
後來,放蕩不羈的河流改了道,河水從上遊流到新的河道裏去了。從此樓蘭城下再也喝不到甘甜的河水,就連靠河水補給才得以存在的羅布泊也逐漸縮小、幹涸了。沒有了水源,生產生活用水無法解決,樹木野草枯死了,風沙更加肆虐,人們隻好從這裏搬走,樓蘭古城也就逐漸被埋入沙層之下消失了。
野外實地考察,證明水源斷絕假說是有根據的。樓蘭古城附近確實找到了古代河道的痕跡。樓蘭附近的羅布泊在曆史上也確實曾經發生過多次大的變化。這為水源斷絕的假說提供了現實地有力的證據。當然僅憑此還不能作為樓蘭消逝的全部證明,人們仍然在探索。愛斯基摩人的家園
地球最北端被寒冷的北冰洋占據著。亞洲、歐洲和北美洲象一個花環,斷斷續續地環繞著北冰洋,這些大陸或島嶼有很大一部分在北極圈——北緯六十六度三十三分——以北地區。
環繞北冰洋的地區,終年嚴寒,沒有植物,就是夏天也是遍地冰雪。
在極圈以內,一年中總有一段時間看不見太陽,叫“極夜”(也叫“永夜”);也總有一段時間太陽總不落下去,叫“極晝”(或“永晝”)。越靠近極地中心,極夜、極晝的時間就越長。這種極晝與極夜現象南北極地區都有,隻是季節正相反。
北極地區是愛斯基摩人的家園。多少年來,愛斯基摩人就在北極地區生活著。愛斯基摩人是一種非常耐寒的民族。據說,夏天裏,即使氣溫在零度以下,他們仍然赤裸著身子躺在露天裏,雪花飄落在身體上也毫不在乎。寒冷的冬天,他們就全家擠在冰塊壘起來的冰屋裏,隻搭著平時穿的衣服,就能安然入睡。
也許你們會問,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愛斯基摩人靠什麼生活呢?
其實,北極地區可吃的東西真不少。北極狐、北極熊、海豹和海中的各種魚類,都是愛斯基摩人很愛吃的東西。這些動物含有豐富營養和大量脂肪。
愛斯基摩人個個都是捕獵能手。他們愛捕獵海豹。海豹總愛爬到浮冰上曬太陽,小睡一會兒。這時,愛斯基摩捕獵手就拿著一麵白色的掩體板,遮住身子,悄悄地接近海豹。當接近捕獵目標時,就以極快的速度,舉起獵槍向海豹猛烈開火。
到了冬天,北冰洋上的動物少了。為了得到獵物,愛斯基摩人要在漆黑的極夜裏,冒著嚴寒,長時間地等在海豹呼吸孔旁。
海豹這種動物要把頭伸出海麵才能呼吸。冬天海麵封凍了,海豹就在冰層上用嘴巴啃出一些小孔,呼吸時好把鼻子伸出來。
就在海豹的鼻子剛剛伸出冰孔的一刹那,愛斯基摩人立刻射擊,然後,再把打死的海豹用魚叉叉上來。
為了得到食物,愛斯基摩人有時不得不操起漁網,在冰間裂隙的海水裏,張網打魚。有時,他們的收獲不好,隻能餓著肚子。
愛斯基摩人睡的冰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築物。它完全由堅硬的冰塊砌成,遠遠看去,象一個雪白的大饅頭。
為了搭成這樣的冰屋,愛斯基摩人先得把厚雪狠命地壓實,再切成長條形的雪塊。砌屋時,先在地麵上把雪塊擺成一個圓圈,再一塊一塊向上砌,一層要比一層向裏收縮,最後封頂。
進入冰屋的門,是冰屋砌好以後,在地下打洞開出來的。人要進屋,先要爬過一個地洞。一個愛斯基摩家庭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直徑隻有三米左右的冰屋裏。
你們可能會問:人住在冰屋裏,冰屋不會融化嗎?不會的。這是因為冰屋裏不生火,人的體溫隻能融化冰屋牆壁表麵很薄的一層。融化後的水又重新凍結在冰壁上,倒把冰屋孔隙封住了。
冰屋是愛斯基摩人在那種特殊條件下的獨特創造。想想看,北極冰原上,除了冰雪還會有什麼建築材料呢?
愛斯基摩狗是愛斯基摩人的忠實夥伴。可以說,沒有狗的幫助,愛斯基摩人幾乎無法在北極生活。這種狗耐寒,有力氣。它能拉著雪橇,帶著它的主人到遠方狩獵。狩獵時,這種狗能幫助獵人尋找獵物。它的鼻子很靈,能聞到難以發現的海豹通氣孔位置。在凶猛的北極熊麵前,愛斯基摩狗也毫不畏懼,它們把北極熊圍起來,幫助主人打殺這種狡猾的動物。
近來,隨著北極地區礦產資源的開發,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也有了變化。一些人成了工人,年輕人有的進了學校,他們的住房和飲食當然也有了改變。有的地方,汽艇代替了獨木舟,煤油取代海豹油成為照明的燃料。但是,多數人還是按照他們傳統的方式生活著。海市蜃樓
在平靜無風的海麵航行或在海邊望,往往會看到空中映現出遠方船舶、島嶼或城廓樓台的影像;在沙漠旅行的人有時也會突然發現,在遙遠的沙漠裏有一片湖水,湖畔樹影搖曳,令人向往。可是當大風一起,這些影象就突然消逝了。原來這是一種幻影,通稱海市蜃樓,或簡稱蜃景。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光的折射談起。
當光線在同一密度的均勻介質內進行的時候,光的速度不變,它以直線的方向前進。可是當光線傾斜地由這一介質進入另一密度不同的介質時,光的速度就會發生改變,進行的方向也發生曲折,這種現象叫做折射。
當你用一根直杆傾斜地插入水中時,可以看到杆在水下部分與它露在水上的部分好象折斷的一般,這就是光線折射所造成的。
空氣本身並不是一個均勻的介質,在一般情況下,它的密度是隨高度的增大而遞減的,高度越高,密度越小。當光線穿過不同高度的空氣層時,總會引起一些折射,但這種折射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所以不覺得有什麼異樣。
可是當空氣溫度在垂直方向分布反常時就會引起空氣密度垂直變化的反常,並會導致與通常不同的折射和全反射,這就會產生海市蜃樓的現象。由於空氣密度反常的具體情況不同,海市蜃樓出現的形式也不同。
在夏季,白晝海水溫度比較低,特別是有冷水流經過的海麵,水溫更低,下層空氣受水溫影響,較上層空氣冷,出現下冷上暖的反常現象。下層空氣本來就因氣壓較高,密度較大,現在再加上氣溫又較上層低,密度就顯得特別大,因此空氣層下密上稀的差別異常顯著。
假使在我們的東方地平線下有一艘輪船,一般情況下是看不到它的。如果由於這時空氣下密上稀的差異太大了,來自船舶的光線先由密的氣層逐漸折射進入稀的氣層,並在上層發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層密的氣層中來;經過這樣彎曲的線路,最後投入我們的眼中,我們就能看到它的像。由於人的視覺總是感到物像是來自直線方向的,因此我們所看到的輪船映像比實物是抬高了許多,所以叫做上現蜃景。
我國沿海有時能看到上現蜃景。1933年5月22日上午11點多鍾,青島前海(膠州灣外口)竹岔島上也曾發現過上現蜃景,一時轟傳全市,很多人前往觀看。1957年在廣東省附近的海麵上,曾出現一次延續6小時的上現蜃景。
不但夏季在海麵上可以看到上現蜃景,在江麵有時也可看到,例如1934年8月2日在南通附近的江麵上就出現過。那天酷日當空,天氣特別熱,午後,突然發現長江上空映現出樓台城廓和樹木房屋,全部蜃景長10多千米。約半小時後,向東移動,突然消逝。後又出現三座大山,高聳入雲,中間一山,很象香爐;又隔了半小時,才全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