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奇觀6
7、海中“火災”奇觀
地球是個大水缸,在水缸裏起火確實匪夷所思,它的發生確實很奇妙。
“海火”奇觀
1975年9月1日傍晚,在江蘇省近海朗家沙一帶的海麵上出現了奇特的亮光,亮光隨著波浪的起伏,就像燃燒的火焰那樣不停地翻騰著,直到天亮才慢慢消失。第二天夜晚,亮光再次出現。以後每天夜晚,亮度都逐日加強。到第七天,比前一天更亮,海麵上出現很多泡沫,當漁船駛過時,激起的水流如同燈光照耀一樣,特別明亮水中還有珍珠般閃閃發光的顆粒。幾小時後,這裏發生了一次地震。
這種海水發光的現象,被稱之為“海火”,它常出現在地震或海嘯之前。1976年7月唐山地震的前一天晚上,秦皇島、北戴河一帶的海麵上也出現過發光現象。1933年3月3日淩晨,日本三陸海嘯發生時,人們看到了更奇異的“海火”。波浪底下出現了三四個草帽般的青紫色圓形發光物,排成一排向前移動。後來,互相撞擊的浪花攪碎了這些圓形發光物。
“海火”的產生
大多數人認為這與海裏的發光生物有關。海水裏的發光生物因受到擾動而發光是早為人們熟知的現象。發光生物種類很多,除甲藻外,還有許多細菌和放射蟲、水螅、水母、鞭毛蟲,以及一些甲殼類、多毛類等小動物。因此人們推測,當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嘯的劇烈震蕩時,便會刺激這些生物,使它們發出異常的光亮——“海火”。
一些學者卻另有說法。他們指出,在狂風大浪的夜晚,大海也同樣受到擾動,而為什麼不產生“海火”呢?
美國一些學者通過實驗發現,當強烈的地震發生時,頻頻出現的岸石破裂,人們會看到耀眼的光亮。所以,他們認為,地震“海火”的產生與岩石破裂有關。但海嘯發生時,並沒有大量的岩石爆裂,“海火”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一些人認為,“海火”作為一種複雜的自然現象,很可能有多種成因,生物發光和岩石破裂發光隻是其中兩種原因。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它原因。究竟還有些什麼原因,至今還是一個待解的謎。
8、深海潛流奇觀
在海洋的深處,有流量很大的潛流。
深海潛流
原來許多科學家推斷,在海麵下幾百米的深處,海水流勢減弱,到了海麵以下幾千米處,海流已不複存在。
現在科學考察已經證明,上麵的推斷有很大的局限性。過去,科學界所知道的是在太平洋海麵上從南緯20度到北緯20度的海域,也就是“南北赤道海流”範圍內的海水都從東向西流動,但在北緯7.5度附近的海域裏,有一股長10000多公裏帶狀的狹窄赤道逆流形成,是從西向東流動的。這股逆流,在海麵下深約100米的水層中,逐漸減弱消失。
可是,1950年科學家湯森·克隆威爾新發現的赤道潛流,出乎人們預料,在海麵200米深處海流幅寬達300公裏,而且在100米深處的流勢最為強大,中心流速每秒可達150厘米。後來這股海流被稱為“克隆威爾逆流”。
“克隆威爾逆流”從西經92度到東經160度,總長為6500海裏。它一般都在赤道海麵上流動。有時也浮到海洋表麵漂蕩。
1955年,在汪洋大海裏,德國海洋學家衛斯特發現在接近南美沿海約幾千米深水層中,有一股流勢特別驚人的巨大潛流。這股潛流在南大西洋巴西和阿根廷海域內,靠近南美大陸,在1500至4000米深處,幅度很小,衛斯特已經測定,在巴西海域的海麵下1500至4000米深水層中,它的流量比黑湖還大。
奇怪的是,在對岸的非洲海域,卻觀察不到任何海流的跡象。
深海潛流成因及利用
海洋裏共有多少潛流、逆流以及它們的成因等問題,目前尚未找到答案。
9、海水“密度躍層”奇觀
原來,海水的密度各處不同。一般說來,溫度高的海水密度小,而溫度低的海水密度大;鹽度低的海水密度小,而鹽度高的海水密度大。如果一個海域因有兩種密度的海水同時存在,那麼,密度小的海水就會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麵,使海水成層分布。這上下層之間形成一個屏障,叫“密度躍層”。這“密度躍層”有的厚達幾米。這種穩定的“密度躍層”可以把海水分成兩種水團,分別位於躍層的上下,並以躍層作為界麵。如果有某種外力作用在界麵上,界麵就會產生波浪。這種波浪處於海麵以下,人的肉眼完全看不見,因此稱之為內波。
遭遇“死水”
自小就立誌做一個北極探險者的南森,為了證實北冰洋裏有一條向西的海流經過北極再流到格陵蘭島的東岸,不顧親人的勸阻,設計製造了一條沒有龍骨、沒有機器的漂流船。這條船好像切成兩半的椰子殼,船壁堅厚,船頭上伸出一根又粗又硬的長角。南森給船命名為“弗雷姆”號,翻譯成中文就是“前進”號。
1893年6月19日,南森率船從奧斯陸港出發向北極方向駛去。8月29日,當船行駛到俄國喀拉海的泰梅爾半島沿岸時,突然走不動了,船被海水“粘”住了。
頓時,船上一片混亂,有的在絕望地呻吟,有的人在祈禱:“死水,死亡之水呀,我們就要葬身在這裏了,上帝救救我們吧!”
畢竟是探險家,南森卻沒有一絲驚慌的表情。他環視了海麵。隻見四周風平浪靜,離岸也很遠,不是擱淺,也沒有觸礁。那麼,問題出在哪裏呢?南森想,可能就是碰上傳說中的“死水”了。他認真測量了不同深度的海水,記錄下了觀測的結果。
船員們對南森的行動不解,有人問:“隊長,你在海水裏測了半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海水裏有海怪嗎?”
南森回答道:“不是海怪作祟,這‘死水’的奧秘總有一天會弄明白的。”
不一會兒,海上刮起了風,“弗雷姆”號風滿帆張又開始移動。船員們歡呼雀躍,慶幸自己死裏逃生。
此時,南森仍在琢磨著。他發現,當船停在“死水”區不能挪動一步時,那裏的海水是分層的,靠近海麵是一層不深的淡水,下麵才是鹹鹹的海水。他想,船被海水“粘”住的原因可能在此。
南森在寒冷的北極海洋中漂流了3年零2個月,終於弄清了北冰洋中心區的冰層和極地冷水下麵,確實有大西洋流來的一條海流;同時,他還總結了浮冰的規律。
“密度躍層”之謎
在海岸附近,江河入海口處,常常形成“衝淡水”,鹽度和密度顯著降低,它們的下麵如果是密度大、鹽度高的海水,就會形成“密度躍層”。夏季寒冷地區海上浮冰融化了,含鹽低的水層浮動在高鹽高密度的海水之上時,也會形成“密度躍層”。南森遇到的就是後一種情況。
一旦上層水的厚度等於船隻的吃水深度時,如果船的航速比較低,船的螺旋槳的攪動就會在“密度躍層”上產生內波,內波的運動方向同船航行方向相反,內波的阻力就會迅速增加,船速就會減低下來,船就像被海水“粘”住似的寸步難行。當年南森的“弗雷姆”號被“粘”住時,船速就由4.5節突然降低到1節。後來,是風的推力超過了內波的“粘”力,才使南森的船脫險。
密度躍層對潛航的影響
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內波的速度一般在2節左右,如果航速大大超過內波速度時,海水就無法把船“粘”住了。如今艦船速度大大超過內波速度,因而海水“粘”船現象就成為了曆史。
雖說“密度躍層”產生的一般性的內波“粘”不住現代艦船了。可“密度躍層”卻能壓住水中下潛的潛艇。
1960年1月23日,瑞士的雅克·皮卡爾乘坐“的裏雅斯特”號深潛器,開始了人類首次潛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地方——馬裏亞納海溝時,多次遇到“液體海底”的粘托。
那天上午“的裏雅斯特”號以每秒1米的速度緩緩向l萬多米深的海溝潛去,幾分鍾後,深潛器突然停止下潛。難道這麼快就著底了?不,不可能,這裏是萬米深淵,離海底還遠著哩。
雅克·皮卡爾又檢查了一遍機械,沒發現異常。當他觀察海水溫度表時,發現海水的溫度變化劇烈。這時他才明白,原來是“密度躍層”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