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然之謎5(3 / 3)

到了億年前的晚石炭紀,每年約為385天;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每年約為376天;而現在一年隻有365.25天。天體物理學的計算,也就證明了地球自轉正在變慢。科學家將此現象解釋為是由於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潮汐作用的結果。

石英鍾的發明,使人們能更準確地測量和記錄時間。通過石英鍾記時觀測日地的相對運動,發現在一年內地球自轉存在著時快時慢的周期性變化:春季自轉變慢,秋季加快。

科學家經過長期觀測認為,引起這種周期性變化,與地球上的大氣和冰的季節性變化有關。此外,地球內部物質的運動,如重元素下沉,向地心集中,輕元素上浮、岩漿噴發等,都會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

地球公轉的變化

除了地球的自轉外,地球的公轉也不是勻速運動。這是因為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橢圓,最遠點與最近點相差約500萬千米。當地球遠日點向近日點運動時,離太陽越近,受太陽引力的作用越強,速度越快。由近日點到遠日點時則相反,運行速度減慢。

還有,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並不垂直;地軸也並不穩定,而是像一個陀螺在地球軌道麵上作圓錐形的旋轉。地軸的兩端並非始終如一地指向天空中的某一個方向,如北極點,而是圍繞著這個點不規則地畫著圓圈。地軸指向的這種不規則,是地球的運動所造成的。

科學家還發現,地球運動時地軸向天空劃的圓圈並不規則。就是說地軸在天空上的點跡根本就不是在圓周上的移動,而是在圓周內外作周期性的擺動,擺幅為9。

由此可以看出,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是許多複雜運動的組合,而不是簡單的線速或角速運動。地球就像一個年老體弱的病人,一邊時快時慢、搖搖擺擺地繞日運動著,一邊又顫顫巍巍地自己旋轉著。

地球還隨太陽係一起圍繞銀河係運動,並隨著銀河係在宇宙中飛馳。地球在宇宙中運動不息,這種奔波可能自它形成時起便開始了。

就現在地球在太陽係中的運動而言,其加速減速都離不開太陽,月亮及太陽係其他行星的引力。人們一定會問,地球最初是如何運動起來的呢?未來將如何運動下去,其自轉速度會一直變慢嗎?

也許,人們還會問,地球運動需要消耗能量嗎?若是這樣,空消耗的能量又是從何而來?它若不需消耗能量,那它是“水動機”嗎?最初又是什麼使它開始運動的呢?存在著所謂第一推動力嗎?

第一推動力至今還隻是一種推斷,

地球轉動之謎

牛頓在總結發現的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之後,曾盡其後半生精力來研究、探索第一推動力。他的研究結論是:上帝設計並塑造了這完美的宇宙運動機製,且給予了第一次動力,使它們運動起來。而現代科學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地球乃至整個宇宙的運動之謎的謎底究竟是什麼呢?人類渴望早日找到破解地球轉動之謎的密碼。

4、難以預料的“橫禍”

從古至今,對雪塊現象的記述為數不少,但比較可怕的故事則發生在1968年的春季。據西德一家報紙記載,這天,西德肯普騰城的一位木匠正在一間房屋頂上幹活。春季,陽光明媚,晴空萬裏。他幹了一會兒活後,有些疲倦,於是便伸了個懶腰,在房頂上歇了一會兒。他正準備下房去喝點汽水,萬裏無雲的天空突然落下一個大雪塊,大雪塊長1.8米,直徑15厘米,砸在他的頭上。這位木匠未叫一聲便倒在房頂上死去了。

天外飛雪

在雪塊現象中,美國一個城市發生的事例更吸引人。這是佐治亞州的一座小城市,名叫“提姆巴爾菲爾”。維拉伯爾特·卡爾茲先生的家坐落在這個小城中的一個角上,平日十分清靜。1976年3月7日,卡爾茲先生兒子的女朋友來到未來的公公家中做客,小小的家庭立即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卡爾茲先生樂嗬嗬地為未來的兒媳婦做了晚餐。三人又說又笑,吃完了晚餐後,便坐在彩色電視機前,觀看電視連續劇《600萬富翁》。此時,突然發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佐治亞州地方報紙事後也詳細報道了他們三人的回憶。

我們正在看電視,突然聽到一聲巨大的轟鳴,猶似一顆巨型炸彈落到地麵上,此後,一團亮晶晶的東西從房頂上落了下來,在屋子中間四下迸開。我們驚得跳了起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些奶白色的雪塊,雪塊在地上四散開來,濺到旁邊兩個房間內。我們本能地向上望去,隻見房頂出現了一個大洞,透過洞口,可以看到夜空晴朗,風清月高,滿天星鬥。

除他們三人的敘述外,佐治亞州地方報紙還找到了另一個證人,即卡爾茲先生的鄰居朱尼·布朗先生。雪塊落下來的時候,他正站在他家的院子裏,因此直接目擊了雪塊墜落時的情景。

一塊很大的雪塊突然從空中落下來,撞到卡爾茲先生的屋頂上,發出大炮般的轟鳴。我當時吃了一驚,趕忙四下觀看,過了幾秒鍾,天上又落下一塊雪塊,掉在公路中央。幾分鍾後,警察卡爾·胡坦吉爾上士和一群警察,趕到了出事現場。大家忙碌著。卡爾茲先生從地上掃起雪塊、雪沫,並不時觀看著房頂上那直徑約有1.5米的窟窿,考慮著怎樣修補。警察們則忙著收集雪塊樣品,他們將雪塊放到小桶裏,準備帶到試驗室去化驗。卡爾茲先生估計,落下的雪塊約有籃球大小。當時在場的人都可以證實,雪塊的顏色為白色,十分鬆軟,用手可以將它壓成一團。

部分雪塊樣品很快被送到附近的梅肯學院化驗室。該院自然科學係主任羅伯爾特·利曼教授帶著兩個化學係學生,立即對雪塊樣品進行了化驗。與此同時,另一些雪塊樣品則被送到警察局化驗室去化驗。不久,科學鑒定公布了,證實這塊雪塊中沒有任何放射性物質。利曼教授補充說:“雪塊隻不過是一些普通的水凝聚而成的。”

探尋雪塊成因

這些雪塊是從何處來的?為什麼會突然落到地麵上?佐治亞州地方報社事後向很多專業研究人員提出上述疑問。經過反複研究,弗吉尼亞大學一位天文學家和國家航空服務機構一位官員一致認為,雪塊可能來自飛過此地區上空的一架飛機。利曼教授進一步說:這架飛機的淡水管可能漏了,水從飛機上流下,在天空中冷空氣的作用下形成了這個約有4、5公斤至7公斤的雪塊。

但是,其他科學家卻不同意此種解釋。氣象學家們認為,這個地區上空的氣溫不會使飛機上流下的水變成這樣巨大的雪塊。當時該地區夜空晴朗,風清月高,此地居民中不少人當時都在街上,他們中誰也未看到天空中有任何飛機。加之,在雪塊中還發現了一個小石子,對此,氣象學家們又提出疑問,倘若是飛機上流出的水形成了雪塊,那麼,雪塊中為什麼會有小石子呢?

飛機上的凝雪

盡管利曼教授等人對雪塊現象的分析難以使人信服,但他們的觀點卻有幾分科學性。因為,確有一些從飛機上流下的水形成雪塊落到地麵上的事例。譬如,1978年一個星期天的下午,一架飛機在田納西州的裏伯萊城上空飛行時,淡水管突然壞了,流出了一些水。水在冷空氣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個重達11公斤的綠色雪球,落到裏伯萊城內,引起這個小城市內的居民惶恐不安。該城警察分局的迪比·卡爾維爾女士事後說:“綠色雪球落到城市內,成為一個最大的事件,使我們這個寧靜的小城市幾乎難以承受。雪球落地後迸開,還發出一陣淡淡的清香氣味……”

從雪球中發出的這些清香氣味是解釋雪球的有力根據。於是,美國聯邦航空公司的地方官員立即對雪塊進行了化驗。此後,他們宣布,這個雪球是從這架飛機廁所水管中流出的水形成的。由於將水從水池抽到廁所的抽水機中的綠偏藍色物質也滲透出來,同水管中漏出的水融合在一起,流到飛機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