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遊客各選一塊石板站好,再相互交換站立的位置。這個時候,他倆和周圍的遊客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就見身高僅1.64米的倒顯得比身高1.80米的還高大、魁梧得多。再來交換一次位置,矮個子轉眼間特別高大起來,高個子一下子矮小得可憐。他們就這樣來回交換著位置,他們的身高也隨著來回變化著,忽而伸長,忽而縮短。
用卷尺測量一下身高吧,盡管表麵看來身高在變來變去,可用卷尺測得的數據依然是原來的身高,一點沒變。遊客又認真地用水平儀測量了石板,兩塊石板確實處在同一水平麵上。
失重怪坡
離開石板,就要準備爬坡了。沿著一條坡度極大的坡道,遊人們興致勃勃地朝“怪秘地帶”中心走去,沿途隻見周圍的樹木全都向一個方向使勁傾斜著,好像剛剛遭受了強台風的襲擊。走著走著,有人發現看不到自己的腳尖了。原來不知不覺當中,身子已經極度傾斜了,幾乎達到平行於坡道的地步了。然而每個如此行走的遊人,卻都步履穩健,並不覺得有什麼別扭。
神秘的小屋
簡陋的、建造年代不詳的小木屋立在“怪秘地帶”的中心,由木板搭成的圍牆與木屋之間留出了供遊客逗留的空地。這裏的木屋也在明顯地傾斜著,與樹木傾斜的方向一樣。遊人們的身子依然無法挺直,憋足勁也沒有用,全都不由自主地朝一個方向傾斜著身子。許多人側歪著身子邊走邊笑,邊跳邊叫,感覺似乎比平常還好受些。這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奇景,無法捉摸的引力改變了人們的行為。
當跨入狹小的木門進入小木屋時,要小心些才好,屋裏立刻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向你襲來,似乎要把你拉到重力的中心點去。敏捷的人雖然可以就近抓牢把手,與這股力量抗爭,但不出10分鍾,就會使你感到頭昏眼花,像暈船一般難受。
有時,好奇的遊客會伸出雙臂,向上用手抓住天花板的橫梁:你若站在一旁看去,就會發現那懸掛著的身子不同地麵垂直,而是傾斜到一邊。這不算什麼,科學家已經驗證,這地方的任何懸掛物,都無法與地麵形成直角,總是呈現自然傾斜狀態。
一直為遊客講解的老向導開始表演了。他不用扶持,穩當當地從木屋板壁接地邊沿踩上去,順著板壁步步高升。當地斜立在板壁高處,微笑著向下招手時,遊客們都為他身懷“飛簷走壁”的絕技而吃驚。隨後,大家也都學著老向導的樣子走上板壁。哈,原來如此自由自在,如同在平地散步一般。這種走法,在其他地方是任何訓練有素的雜技演員也望塵莫及的。
小木屋裏的怪事還有不少呢。看到那塊向外伸展的木板沒有?它的外端明顯地向上傾斜,可當你把一隻高爾夫球放在木板頂端時,它並不會沿斜麵往下滾動。即使用手推動它,球兒也是被迫往下滾幾圈,然後再自動滾上來;當它順著木板頂端滾落時,你也不能在垂直方向去接它,因為它是不管什麼“自由落體”規律的,而是按著傾斜的方向掉下來。
小木屋的“鍾擺”也夠古怪的。一根懸掛在天花板橫梁上的鐵鏈,其下端係著一個直徑約25厘米、厚約5厘米的圓盤狀物體。這就是供遊人們賞玩的“鍾擺”了。當然,它懸掛的角度也是傾斜的。眼看它很沉重,當你從一個特定方向推動它時,隻要手指輕輕一點,它就會向前搖晃起來,但你若從相反方向來推它,它則紋絲不動,即使雙手運足力氣,也隻能移動分毫而已。
按照常規來看,鍾擺被推動起來後,它會按一左一右、一右一左的規律擺動,幅度由大而小,最後以垂直狀態靜止下來。然而,小木屋的這個“鍾擺”卻很獨特。在它受到衝擊後,最初是按常規左右搖擺幾下,但隨後它就接著畫圈的方向搖擺起來,一會朝左旋轉幾圈,一會朝右旋轉幾圈,每隔5秒~6秒,就自動改變一次搖擺方向,間或前後搖擺或左右搖擺。如此周而複始,曆久不衰。
聖塔克斯“怪秘地帶”發生的種種奇異現象,都是違反牛頓的重力定律的。地球重力場在這個彈丸之地的突出的異樣存在,帶給現代科學的不僅僅是困惑,它為富於探索精神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窗口。
三、UFO之謎
1、秦始皇接見外星人
有人推測暴君秦始皇在他執政期間可能接見過外星人。
交往外星人
《拾遺記》卷四一則記載道:“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論波舟’。其中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了如親睹。”而且這個宛渠民能日遊幾萬裏。他們還掌握著驚人的高效能源,若用它夜間照明,隻需米粒大的一粒,便能“輝映一堂”;如果將其丟於小河溪之中,沸騰的水沫能流幾十裏。
秦始皇是在與誰交往呢?這位皇帝自己認為:“此神人也”。可是神人據說是長生不老的,而這些“宛渠之民”有過兒童時代,在秦始皇的年代他們知道自己已經老了。這證明他們也同樣有著生命的新陳代謝過程,並不是神仙之類。
考察使者
這事如果真有,就會使人自然想到,既然不是神,那用外星來客的觀點給予解釋便是順裏成章的了: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很早就來到了地球並在某些地方安下了基地,稱之宛渠國,他們對地球進行詳細的觀察和研究。這群外星人掌握著對現代地球人來說也異常發達的科學技術,他們在占地球表麵積三分之二的海洋中活動,交通工具是被稱為“論波舟”的潛水船,這船“形似螺”,又極像飛碟!這些人“兩目如電,耳出於項間,顏如童稚。”他們注意考察人類世界,一有什麼新動向,那怕是十萬裏遠也要去觀察一下。對於蠻荒時代的地球,他們“了如親睹”。對於人類社會的重大進步和生產活動,比如“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為大鼎”之類事情尤其感 興趣,曾趕到現場考察,結果看見“三鼎已成”。他們對當時中國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生產的重大成果,也都一一“走而往視”。這看來都是有計劃的嚴密科學考察活動。
外星人在古代光臨過地球的傳說,中外都有。而《拾遺記》所記這件事的獨特之處在於:這些外星人與地球人和當時稱雄一方的秦始皇發生了十分友好的接觸,並且談古論今,介紹來曆,還向秦始皇彙報他們的考察活動呢!
但還有許多學者對這件事產生懷疑,秦始皇見到的真是外星人嗎?《拾遺記》記載的是真事嗎?這些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