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美妙誘人的黃金國到底在哪兒呢?還有待探索。
6.等待發掘的塞提一世珍寶
尼羅河是世界上惟一一條自南向北鎏淌的大河,它縱貫整個埃及,哺育了埃及的古老文明。埃及人在尼羅河畔建造了著名的古城盧克索。在盧克索的尼羅河西岸,有“帝王穀”和“王後穀”兩處墓地,從公元前1500年的第十八王朝起,法老們為了躲避瘋狂的盜墓賊,選擇了這塊幽靜險要的山穀作為自己的亡靈棲息地。這裏共有64座法老的陵墓。當法老圖唐卡門的陵墓在帝王穀被發現和挖掘出來的時候,引起全世界轟動。他陵墓裏的珍寶多達7000件以上,其華貴程度舉世震驚。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帝王穀裏還有一座比圖唐卡門墓規模更宏大、掩埋更嚴密、也可能有著更多隨葬珍寶尚未挖掘的陵墓,那就是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塞提一世的陵墓。
富足的法老
比起年紀輕輕就短命夭亡的法老圖唐卡門來,法老塞提一世統治埃及的時間要長得多,他統治下的埃及也要富足得多。靠南征北戰取得王位,為埃及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開采礦藏,挖掘水井,重修廟宇,帶來了埃及曆史上的“複興時期”,並贏得四方貢品源源不斷地湧進埃及。因此,他被譽為埃及曆史上最富有的法老。所以,包括埃及著名的掘墓大盜阿裏在內的許多人都預言,他陵墓裏的寶藏比圖唐卡門的寶藏還要多得多。
塞提一世的富足,從那一時代遺留下的建築就可以看出來。他曾建造起好幾個非常精良的建築,並精心修複了不少古代建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在阿比多斯建造的葬祭殿。這個葬祭殿是為祭祀“永遠的支配者歐西裏斯”而建造的。在古埃及所有的神殿遺跡中,這座神殿顯得非常獨特,不但天花板完整的保存下來,而且大麵積的壁雕也完美無缺。整個神殿使用的是一種遠古時代的設計,內部以自然光照明。這使神廟顯得非常幽深、寂靜與神秘。廟內的這些浮雕全都在描繪以撒播文明為天職的歐西裏斯,是如何在死後扮演冥界之王的角色。其中還有一幅浮雕,繪著他即位為冥界之王,他美麗的妹妹和妻子愛瑟斯則在一旁觀看的景象。從葬祭殿入口進去200英尺多柱式大廳東側的通道,就是眾王之廊,在眾王之廊左側的牆壁上雕刻著的是古埃及120名神祗。右側刻著塞提一世以前的76位埃及法老的名字,每個名字都以象形文字刻在一個個橢圓形的徽紋記號中。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阿比多斯國王名單”。在名單的最左邊,刻著兩個人物:一個是塞提一世本人,另外就是他那值得向全世界驕傲的大名鼎鼎的兒子,即未來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盜賊的記錄
據一個強盜家族的後代阿裏·阿布德埃·拉蘇勒介紹說,他的祖父在帝王穀尋找塞提一世的陵墓。他曾碰到了塞提一世陵墓的入口,勞工們繼續往下挖,直到發現陵墓。可是墓室裏除了一口空蕩蕩的鑲金雪花石膏石棺之外,他們什麼也沒有找到。顯然該陵墓在古代曾被盜過。在阿裏家族中至今還保存著他曾祖父留下的文字記載。文字記載說,當他本人看到墓室的牆壁及地麵全由巨石所封閉,便斷定塞提一世的寶藏並未被盜,而就在這裏,他騙了貝爾佐尼。隨後,這個家族的秘密一代傳一代,他父親臨終前告訴了他。
1960年,阿裏將這個隱藏了近半個世紀的秘密告訴了埃及古文物部門,並且主動承諾承擔經費,倡議古文物部門挖掘塞提一世的陵墓以尋找寶藏。有關部門接受了他的請求。半年後,工人們由墓室的牆壁開出一條隻有0.8米高、l.5米寬,但長達141米的傾斜向下的隧道。他們隻能貓著腰用籃子往外運送岩沙。隧道在一米一米地往裏延伸,當隧道超過200米長時,工人們已經清理出古埃及人鑿出的40級台階。就在這個地方,他們再也無法前進一步了,因為擺在他們麵前的,是一塊幾百噸重的巨石。另外還有3大塊巨石深深埋在地下,墊在那塊巨石下麵。由於深達200米的狹窄隧道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工人們在這種條件下,要撬開大石塊是不可能的。當時有人設想,即使是能夠把大石塊一點點撬開,也無法搬運出去。如果用炸藥來炸開這些巨石,不僅這條隧道毀於一旦,更可怕的是塞提一世的陵墓可能將永遠無法挖掘。就這樣,工程陷入了絕境。此時的阿裏已經彈盡糧絕,投入的巨資已全部花光,政府部門又不肯為此增加一點撥款。於是探寶工程隻好下馬,不了了之。
至此,人們肯定會問:塞提一世的陵墓是不是就在那幾塊巨石後麵呢?對此專家們隻能回答:很可能。但在挖開巨石之前,誰也不敢做最後的結論。而根據現在人們掌握的工程技術水平,還無法打開這個障礙。而舉世矚目的塞提一世陵墓和引起無數人覬覦的塞提一世寶藏,還靜靜地隱藏在帝王穀裏。
7.班清地下到底有多少寶藏
1966年,考古學家們在泰國東北部嗬蘇高原上的班清鎮發現了一些史前墓地,裏麵除了骸骨,還埋藏著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陶器、石器及精美的金屬製品。一夜之間,鮮為人知的班清鎮名揚天下。
偉大的發現
1974年,在聯合國的資助下,泰國藝術廳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對班清開始聯合考古發掘。開工的第一天,人們的期望值並不很高,很難想像這個人口不足5000人、世代以種稻為生的小鎮會有很悠久的曆史。然而,當挖掘到5米時,考古學家們驚呆了!原來,他們發現這是六層界線分明的墓葬。最深的一層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最淺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因為過去一直認為,泰國的可考曆史至多有1500年,而他們眼前的一切都大大超過了傳統認識中的泰國曆史。
挖掘工作愈發不可收拾,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被挖掘出來,到後來實在多的讓工作人員無法一時清點出來,隻能以噸來計算。到1975年,班清已挖出各種文物共計18噸。其中除了大量的青銅器和金銀裝飾品之外,還有一些用象牙和骨頭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寶石製作的光彩奪目的珠串。
經過對挖掘的文物測定,這些珍寶至少已在班清埋藏了5000年之久。
同時,發掘表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班清人已經掌握了青銅的冶煉技術。因為這些青銅器的製作年代大約在500O年前,是世界上曆史最遠久的發明。
過去的曆史學家一直認為,5000年前的東南亞人還生活在原始的石器時代,而青銅器最早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兩河流域,冶金術是從西亞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而班清的考古發掘,對以往的這種結論將是一個最為有力的挑戰。班清的青銅器將會促使考古學家對過去的觀點提出新的見解。
事實上,那時的班清居民已經相當進步了。他們居住在固定的居民區,種植水稻及其他農作物,並且會製作漂亮的陶器。
高超的青銅技藝
有關專家通過對班清挖掘的文物經過嚴格地清理、整理、分析之後,認為,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銅製品,並且在製作技術上有不斷的創新。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銅锛和青銅手鍋的含錫量隻有1.3%,製作也較粗糙,嚴格地說隻能算作紅銅製品。而班清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製作了各種精致的青銅手鐲、項鏈、戒指和長柄勺。
從班清人的製作工藝來看,他們的技術相當精湛,能在一把長柄勺的勺把上刻出栩栩如生的動物圖案。
同時,班清人在這一時期製作的青銅器就其銅錫配比來講也比較科學。說明此時的班清人已熟練地掌握了青銅的冶煉和製作技術了。除青銅器外,班清的地下還出土了為數不多的鐵器,有鐵腳鐲、鐵手鐲和雙金屬的矛頭、斧頭等。晚期的青銅製品中,有用含錫量高達20%的青銅鍛打成的頸圈。因為含銅量這樣高很容易碎,所以製作時須鍛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至於班清人是如何掌握這項重要技術的,考古學家們至令無法解開這個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