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世紀的人類
一位外國專家曾預言:“新的進化成果在男人身上比較明顯地表現出來,而在女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則是舊的、經過考驗的進化成果。”
就拿平均身高來說,男人比女人高。這位專家甚至把一切毛病和疾病都看作是新的進化成果。他認為,男子的疾病將逐漸增多,而女性疾病將減少。而且許多病如果不及時做手術,患者就活不長。這不僅是一種日益增加的疾病,而且是一種由於人類進步才產生的病。一般來講,這種病對未來的人來說將是正常的:第一,這種新病隻有人才有,因為它與直立行走有關。第二,有一些疾病甚至還有“好處”,它能使人的大腦獲得更多的血液。甚至有這種病的兒童在智力上大大超過自己的同齡人。
那時,美女、俊男的標準將是:短發、平胸、大耳、矮小、瘦削。這是美國一位未來世界研究專家的預言。
他認為:21世紀人類美的標準將趨於實際及小形化,不論男女,矮小而瘦削的身材將成為標準的身材,因為人的骨骼構造越是細小,那麼人的靈敏度就越高。矮小的身材在太空旅行完全失重的情況下,顯得十分優越,因此必將形成這種身材的潮流。那時人類的普遍高度,在各種科學技術的協助下,將被控製在152米以下。
而男女的體型將越來越相似,肌肉橫生或有厚實的胸脯的健壯身材將越來越少。這位專家預言,21世紀的男性將趨向禿頭,女性則崇尚極短的發型。這是因為男性往往會被注射一種節製生育能力的藥物,以降低人口爆炸程度,而這種化學作用則會加速禿頭的出現;女性方麵流行短發是為了節省梳洗時間。
這位專家還預言,21世紀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加大鼻子與耳朵,而這兩種器官加大之後,不但可以聽得更清楚,呼吸更舒暢,還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發病率。
地球上的人不但以種族、民族、宗教和思想體係劃分,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以他們所處的時代來劃分的。目前,地球上還有一小批人仍然靠打獵覓食為生。更有占世界人口大多數的人靠農業過活。他們現在的生活和幾世紀前他們祖先的生活方式在許多方麵基本一致。
與這些人形成明顯對照的是工業化社會中的人,他們過的是現代化的生活。他們是機械化和普及教育塑造出來的,是20世紀上半葉的產物。
世界上還有2~3%的人,他們既不屬於過去,也不屬於現在。比如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馬薩諸塞州的一些地方,以及倫敦和東京等城市,有數百萬這樣的男女,他們的生活方式超越了現時代,他們今天過的是千百萬人明天要過的生活。
他們和其他人類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一般認為,他們在經濟上更富裕,受的教育更好,流動性也更大,壽命也更長。比起周圍的人,他們的生活節奏更快些。可以說他們是“未來世界的準公民”。
人類還會上樹嗎
英國古生物與古人類學家多格爾·狄克森在他的著作《人類之後》中,勾勒了這樣的一幅圖景:
……一個渾身呈鱗莖狀的,布滿紅色脈管的動物,用它那一雙有力的爪子,抓住長滿苔蘚的樹幹,在第一縷晨光照射大地時,它立刻展開身上蘑菇似的鰭狀器官,吸收太陽能量。然後從樹上緩攀而下,用一支從腹部延伸出來的大脈管,吸取湖水中的藍綠色藻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