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命複生,我故攜他來此,請兄長與兩位皇爺照拂?”女媧娘娘退開一步,身邊少年顯出身形,黑發披散,蒼白的臉上有著病態的紅暈——大勢至菩薩神威一擊,將蚩尤從他體內驅除,雖有女媧娘娘生生之力護持,不致喪命,於他本體傷損卻也著實不小,娘娘雖救了他性命,卻不肯額外垂手,療其傷勢,所以至今未能完全痊愈。
????伏羲皇帝撩起頭發,細細看這少年形容,忽然仰天哈哈大笑:“卻原來又是一個被送進來的麼?好,好,好!你叫什麼,文命麼?來得好,來得好。”將手探出,抓住少年手腕,往身邊一拉,少年一個踉蹌,坐倒在三位聖皇身旁。
????伏羲轉頭,看著女媧娘娘,揮手道:“既送來了,你也不必假惺惺多作逗留了,走休!走休!”
????娘娘輕歎一聲,又看文命一眼,轉身出宮,過得橋來,山重水複,娘娘自還太素天青靈宮去了。
????火雲宮內,黑發的少年抬起頭來,看向宮外,瞳人深處仿佛有幽幽的火光在燃燒,伏羲皇帝斜眼相睨,臉上似笑非笑,神情莫測高深。
????女嬌雲裳如霜雪,靜靜立在太素天外無窮雲氣之中,一動不動——文命雖然複蘇,卻又被女媧娘娘攜入火雲宮去了,此亦是娘娘保全之意。女嬌也欲前去,娘娘不允,女嬌不舍,故此徘徊太素天外。
????火雲宮乃玄虛之境,神而微之,其實未必便在這太素天附近,隻是彼境既是女媧娘娘**化出,那麼守在這太素天外,仿佛便離文命近了好些。
????青靈宮內,女媧娘娘端坐雲床,暗暗歎息,垂下眼簾,托體太虛,與道同遊。
????*****
????綿綿的雲光仿佛奔流的泉水,不絕注入燃燒的火海之中。
????獵獵飄舞的火焰間,有一汪碧水,碧水之涯,有一茅草小屋,滿山頭火光赫赫,熔岩流淌,唯獨此處有縷縷寒氣如白霧,回旋繚繞碧潭茅屋之上,空中隱隱霜雪凝結。
????太乙天尊青袍玉冠,按下雲光,緩步向前,焰焰火舌自然回避,不能近天尊之身,見火海之中,山壁之上,乃“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八個奇形文字,隨意恣肆。
????天尊冷笑一聲:“今日正要你玉石俱焚。”將掌一擊,四麵都有青色蓮華,花瓣繽紛,飄飄亂墜。
????漫漫蓮瓣如雨墜落,隨風卷舞,如夢境迷離,昆岡之火漸漸黯淡,清虛道德真君、雲中子、靈寶**師、黃龍真人、赤精子、廣成子、道行天尊,連太乙天尊在內,共八位玉虛上仙,自繽紛花雨間現出身形,巍巍如八株奇鬆,分立八方。
????“陸壓,你手執兩端,其心叵測,百計千方,離間三教,如今三界天常紛亂,皆汝之過,情實難容?何不速出伏罪?”太乙天尊提氣叱喝,金石一般峻峭的聲音拔空而起,直衝入無限天穹深處,回旋西昆侖諸峰之間。
????茅屋之中寂寂無聲,毫無動靜,仿佛並無人在,然而各位真人是何等人物,早看見霧中一點離火之氣如小鳥,振翅欲飛。
????太乙天尊又喝一聲:“陸壓何在?速速出來領罪。”一步踏出,昆侖山為之晃動,滿山木葉為下,流水為波。
????茅屋中仍舊毫無聲息,靈寶**師須眉揚起,道:“此等小人,何必與他多言,一舉擊殺了便是。”當先一拳搗出,隻見法師拳出無聲,前方空氣中卻鬥然出現一條淡淡的白金色軌跡,箭矢一般筆直,射向茅屋。
????“轟!”茅屋猛然炸裂開來,仿佛一團大火驀地出現在空中。
????廣成子袖袍一甩,一方白玉印璽自袖底滴溜溜飛旋而出,不過三寸高下,兩寸見方,向那團大火猛然壓下。
????此印體積小巧,威勢卻煞是驚人,自空中直壓而下,空氣爆裂之聲如須彌山整個崩裂一般,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雲中子、赤精子、道行天尊同時向前踏步,拍出一掌,六股無儔真力倒卷而出,如水晶壁壘,聯接而成,四野彌封。
????隻見得番天印下,滾滾火雲彌漫,流散開來,陸壓道人化實為虛,意欲脫困而走,周遭真力如鐵,虛空凝固,那一團火雲四處鼓突,番天印在上壓將下來,陸壓總有神通,怎地逃脫?
????太乙天尊微微掀起長眉,手臂一振,一指向火雲中心點出,電光如線,明熾勝日,番天印落,八真圍困,四方上下,驟然一合,眼看陸壓道人數千年道行不免化為泡影,自此魂飛魄散,世間再無其人。
????上方天穹豁然旋開一個淡青色的空洞,一股光明如玉柱一般,透射虛空,倒垂而下,輝光如金水,所到之處,正在下擊的番天印忽然停滯,下方那團火雲急速聚攏,呼啦啦如匹練長虹,往下便走,太乙天尊一指方出,手腕微微一抬,電光如矢,疾追而去,投入那道光柱之中,隻激得光波微起漣漪,向西昆侖峰頂倒卷而回。
????太乙天尊微微一愕,冷笑道:“好一個玉皇大天尊,終教我等抓住把柄。”將袍袖一拂,青炁散漫,當先追去,清虛道德真君、靈寶**師、黃龍真人、雲中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相繼跌足,祥光紫氣連成一股,隨後飛來。
????陸壓道人者,乃東君帝鴻收集當年九日殘魂羽翼,數百年間以心血灌飼,又用崦嵫山真火煆煉,自虛空中凝聚而成,與東君同出一源,實可稱為同胞兄弟,心神相連,於帝俊、羲和,亦不異親子。
????自商末以來,陸壓道人投身三教之爭,出入天上人間,專一推波助瀾,種種手段,使三界時勢,如海上波濤,洶湧不息,陸壓道人其身雖微,卻不啻一切動亂禍患之源。
????封神之時,闡、截兩教弟子尚不知其來曆,後來自已知曉,卻礙著他與天帝、天後之甚深淵源,又且常住於昆岡之上,離瑤池咫尺之遙,不便大動幹戈,陸壓道人卻更變本加厲,處心積慮,勾連各方,攪得三界風雨不止,天帝、天後借與魔大戰之機,將封神台撒手不管,封神台終於被破,白白斷送了八萬萬魔眾,泰半俱為大屍盤古同化消融,帝、後可謂穩坐釣台,獨得其利。
????樁樁件件,是可忍,孰不可忍?闡教群仙越想越怒,今日再不願顧忌帝、後二人,太乙天尊與眾同門前來,要將陸壓道人一舉格殺,形神俱滅,斷其禍患,帝俊、羲和乃竟公然出手施救,將陸壓道人提上瑤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