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與世長存1.葬禮(1 / 2)

1.葬禮

火車載著林肯的遺體駛向了伊利諾斯,在路的兩旁站滿了前來送行的人。車廂裏掛滿了靈紗,地上鋪著黑色的長毯,毯子上麵繡著銀色的星星。火車載著偉人的遺體,緩緩地向前駛去……

當火車距離費城車站還有幾公裏的時候,鐵路兩旁就已經站滿了前來哀悼的人。當火車抵達市區時,街道上更是密密麻麻的了。哀悼的人群站成了前後三排一直通到獨立大廈底下。很多人為了瞻仰一眼林肯的遺容已經等了十多個小時。周末深夜,所有的公共設施都要關門,可是哀悼的人群沒有一個人肯離去。已是次日淩晨3點多了,可前來吊唁的人越來越多,隊列裏的小乞丐們也可趁勢撈一把,一個位置可以賣到10美元。

士兵和騎警忙著維持秩序,指揮交通;人群中無數婦女因哀痛過度而昏厥;參加過葛底斯堡戰役的老兵們也趕過來維持秩序。

葬禮在24小時前就計劃安排在紐約市舉行。長途列車正日夜不停地把遠鄉的客人運抵這裏,旅店和私人住戶都住滿了人,很多人隻能在公園裏或者碼頭上露宿了。

第二天,16名黑人騎著16匹白馬護衛著靈車走上了百老彙大街。悲痛欲絕的女人們把手中的白花投向路中央。送葬隊打著橫幅和標語緊跟其後。

市內的大街上聚集了十多萬群眾,他們互相擁擠著隻為看一眼出葬的長隊,來為這位偉大的總統送行。百老彙大街客房的生意從來沒有這樣好過,臨街二樓客房賣到了40美元一人的高價,但即使這樣,二樓的窗戶還是被取下來了,這樣,就可以多幾個人伸出頭向外張望了。

唱詩班穿著白袍在街角唱詩;百門加農炮每隔一分鍾就發出一陣轟鳴。

當靈車緩緩行駛到紐約市政大廳門前時,人們的哭聲響徹了天空,他們是在向遺體告別,還有的人試圖摸摸死者的臉。這時,一名女子趁警衛不注意時連忙彎下腰吻了遺體一下。

星期二中午,棺材在紐約已被封蓋,那些想卻沒有來得及和遺體告別的人急忙坐上西行的火車試圖在遺體專列預停車站趕上它。在去往斯普林菲爾德的路上,遺體專列所經之處,槍聲和著鍾聲一陣響過一陣。白日裏,列車在花環和旗幟的海洋中駛過;夜裏,成千上萬的火把和黃火映紅了他所深受的土地。

在這個國家的曆史上,有誰的葬禮能如此牽動整個民族的心呢?可以肯定地說,僅此而已。一路上因為承受不住壓力和哀痛而精神崩潰者到處都有。紐約的一名青年男子大聲哭喊著:“我要和林肯一起死”,話音剛落,他將早已準備好的遞須刀向喉嚨割去。

暗殺事件過去兩天以後,斯普林菲爾德特別委員會急忙來到華盛頓,懇求林肯夫人把她的丈夫安葬在家鄉。一開始,他堅決不同意這個提議。在斯普林菲爾德她沒有可以信賴的朋友。在僅有的三個姐妹裏,有兩個是她極其厭惡的,而另一個又是她所不屑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討厭那個充滿閑言碎語的小城鎮。

“上帝啊,伊麗莎白,”她對自己的黑人裁縫說道,“我真不想再踏進斯普林菲爾德半步。”

因此,她計劃把林肯埋葬在首都華盛頓的圓丘陵,那裏本來是為華盛頓修建的。

而最終,在特別委會員的懇求之下,她還是讓步了,同意把遺體運回斯普林菲爾德。當地政府從公眾手中籌集了一筆款子,買下了足有四條街區那麼大的一塊環境優美的地方。但是,現在這裏已是州議員開會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