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文(2 / 2)

四 清泉蕩汙泥——王守泉

2009年1月,《檢察日報》舉辦時評研討會。一壯實漢子坐我身旁,跟我寒暄。鬆苗介紹,他叫王守泉,副總編,筆名“老土”。他就是那個在本報《明鏡》周刊撰寫嬉笑怒罵妙文的老土先生?欽佩他的幽默、俏皮和美刺文風,曾收其文入我的年度選本《中國最佳雜文》,今日得見,三生有幸。瞧他相貌諧趣橫生,似曾相識,覺得那樣的文,正該出自這樣之人。《檢察日報》,臥虎藏龍。老土真“土”;老土不土。有道是,“凡詩皆難免若幹諧趣”,老土文亦“難免”,所以我將其文,作諷刺詩看。那天另有件趣事:主持人曙明以我年老為由,命我“開頭炮”。我自當“老”不讓,免得大夥怨我矯情,但聲明是“拋磚引玉”,而非“開炮”。誰知我之陋見,早“奧特”啦,惹得青年才俊曹林兄怒而針鋒相對,當即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一會兒再駁”。我本落後,欣然由之,等著耳提麵命。後曹林專門給我灌輸一堆大道,令我受益匪淺。誰料晚餐時,守泉忽歎道:“你說你的,他說他的嘛。年輕輕的,那麼氣勢逼人。指名道姓,鋒芒太露呀。真是的。”這是護我呢。我感動,也愧怍,遂道:“應該應該。虎虎有生氣,見解不凡。向他學習。”此乃老土善的一麵,也是他“土”的另一麵——真理麵前,人人暢所欲言。前“賢”雖雲好,新人勝舊人。講啥老幼?在乎什麼情麵?真是的!

五 健筆天馬飛——鄭鍵

除了曙明,跟《檢察日報》打交道多的,是鄭鍵。自有電腦,這個“鍵”,成了最常用字,但加列女子芳名,我第一次聽到。我以為她是男子,通電話方知她是女孩子,那回她到我家門口送《檢察日報》15周年紀念冊,確認她是個表象柔弱的女孩。我有個毛病,除了人家誠約,願把拙稿第一時間投給經常看到的報刊。《檢察日報》評論部贈我該報一份,日讀日新,除了完成《微觀乾坤》任務,文化方麵稿子,自薦,多投《綠海》專刊鄭鍵郵箱。她編稿,心如針細,每每把我筆誤校正,令我感激、汗顏。跟鄭小姐近距離接觸,在2009年閬中“第十次全國檢察文學筆會”。其實她忙得不亦樂乎,我不便打擾,沒過幾句話。直感,此人樸實老成厚道,隻管做事,別無旁騖。回來讀她寫的筆會側記——《檢察官負有滋養文化的重任》,頗覺文筆老到華美,如擊鍵而生發的厚重音符,染幾多男子氣。沒想到,其文還引了我會上即興亂謅的幾行戲作打油,叫我這無名“詩人”的“詩名”,隨著她的美文廣為“流傳”,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