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成就的女核子物理學家(1 / 3)

最有成就的女核子物理學家

吳健雄是世界上研究核子物理學的首席女物理學家,她獲得了許多國家頒予的崇高獎譽,同時有十多個榮譽博士學位集於她一身。

吳健雄於1913年生於江蘇省瀏河縣,是一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父親是一位中學校長。1936年,吳健雄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獲理學士學位。同年,她留學美國,在美國加州大學深造,1940年,獲博士學位。此後,她在美國史密斯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1956年前,華裔美籍物理學家李政道(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和楊振寧(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對當時的所謂K介子的原子粒子發生了懷疑,認為在這種“弱互相作用”中,自然力可能不是對稱的,這是對物理學的基礎“宇稱守恒定律”表示異議。但是,他倆的發現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驗證。

吳健雄博士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測驗,她將放射性鈷60置於強力磁場之中,將原子排列成一個方向並使之超冷,將無規則的熱運動減至最少,再觀察它的電子散布在什麼地方。結果,她發現鈷放射出來的無數電子,大多數是射向一個方向,和每個原子核旋轉的方向相反。吳健雄的發現震驚了科學界,因為這揭示出力並不是永遠對稱的。這樣,她驗證了李政道、楊振寧兩博士有關推翻“宇稱守恒定律”的理論。這個結果使李、楊二博士獲得了諾貝爾獎。

吳健雄在驗證宇稱理論之前,已是國際聞名的第一流的實驗物理學家了。她曾將核子物理學上一種非常微妙的技術應用到生物學上去;她曾在哥倫比亞大學一座建築物的地下室中,安裝了一副新式冷凍機,將原子和原子核“超冷”到絕對零度上一度的百分之一以內。她又是對居間能量核子物理學進行研究的少數幾位科學家之一。此外,吳健雄還從事加倍“貝他”衰變實驗,擬設法測出比一萬億億年更長的放射性物質的壽命。

1972年,吳健雄受委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米徹爾·普賓物理學講座教授。1973年,榮任美國物理學會的第一位女性會長。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給她頒授了科學、數學和工程學最高獎譽——國家科學勳章。1978年,她榮獲了由許多國家的世界著名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評判委員會評選的沃爾夫基金獎首次獎金。

第一個發現宇宙射電的人

第一個發現宇宙射電的人是史斯基,他是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的一位年輕無線電工程師。

史斯基生於1905年,23歲時進入貝爾電話實驗室工作,專門負責搜索和鑒別電話的幹擾信號。1931年,他在設法排除電話中的幹擾信號時,偶然發現了一種十分微弱但又十分穩定的噪聲,而且它的最大值出現周期與地球的自轉周期相同,正好為23小時56分04秒。他經過一年多的研究,斷言這種無線電輻射來自銀河係的中心。由此人們認為,史斯基是射電天文學的創始者和奠基人。

宇宙射電的發現,使射電天文學向前邁了一大步。

第一個女數學家

世界上第一個女數學家是海帕西婭,她同時也是一個天文學家。

在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的統治瀕於崩潰邊緣,智力與精神在反動教會的禁錮下也都處於全麵的敗壞之中。她的博學並未得到很好的發揮。

海帕西婭誕生於亞曆山大裏亞,父親是個數學家。在青年時代,她已經在數學與天文方麵鋒芒畢露,曾協助父親注釋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和托勒密的《偉大論》,並在家鄉主持新柏拉圖學院的日常工作。父親去世以後,她被推薦到亞曆山大裏亞博物館任職,並開展了科學活動,這在當時是首例。

海帕西婭以其廣博的學識,流利的口才和深刻的分析本領很快地為世人知曉。由於亞曆山大裏亞是個有名的商業都市,文化交流活動也非常頻繁,經常有一些外國來客專程拜訪她,向她請教。

在數學上海帕西婭的造詣相當高,對自然哲學也有一些獨特的見解。她注釋了不少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和其他許多古希臘哲學家的著作,寫了不少有關數學與天文學的論文,闡明了古希臘大數學家阿波羅尼斯的圓錐曲線理論以及丟番圖的代數與不定方程理論,還發明了星盤。可惜她的全部著作都已經失傳。

亞曆山大裏亞的絕大多數人民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她,而當時統治羅馬的基督教會卻極端仇恨她,因為她宣傳了科學真理。教會造謠誣蔑、惡意中傷,咒罵她是反對基督的女巫,最終將她謀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