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電纜公司的董事會在英格蘭開了一次氣氛沉悶的會,勉強同意再進行一次努力。7月29日,阿伽門農號和尼亞加拉號按第二次的程序再一次進行敷設。雖說好幾次接近災難的邊緣,但1858年8月日,兩條船終於各自到達它們的終點。
意外的成功引起美英兩國一片歡騰。9月1日,興高采烈的紐約市民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為菲爾德增添了光彩。主持慶典的人不知道,原本隻能斷斷續續工作的電纜就在這天完全壞了。
消息傳了出來,公眾的反應異常強烈。有人甚至認為,電纜實際上並沒有敷設,整個工程隻不過是菲爾德操縱的一個騙局。英國商務部派出了調查組進行調查。令人意外的是,調查組於1860年寫成的調查報告對前景表示樂觀。調查的結論是:隻要在電纜的生產、敷設和養護過程中加以留心,沒有理由認為它不會成功。
大西洋電纜公司對人們提出的種種電纜設計方案進行了比較試驗。1865年,一條新的電纜問世。它長3701公裏,直徑超過2.5厘米,外麵是厚重的鎧甲,中間的芯線是舊電纜的3倍粗。這條鋁裝電纜總重量幾乎是1858年所用電纜的2倍,但浮力卻大得多。幸運的是,當時最大的船,英國的大東方號載重可達5000噸。
1865年7月23日,大東方號升火駛離瓦倫西亞灣。菲爾德和湯姆森也在船上,他們熱切地希望這次能馬到成功。然而麻煩還是接而來。電纜的鐵套太脆,彎曲時容易斷裂,裂片有兩次刺穿芯線造成電路故障,第三次電纜突然被拉斷了。電纜滑入海底,船返回英國。
這次遠征失敗了,但失敗不意味著災難。新電纜除了鐵鎧外,其餘性能完全良好,而鐵凱裝問題能夠解決。
1866年,菲爾德和英國的夥伴們又有了3962公裏長的新的鋁裝電纜,它的外套是改進過的鍍鋅鐵皮鋁甲。7月13日,大東方號又一次啟航離開愛爾蘭海岸。這次遠征竟異乎尋常地順利。7月2日,大東方號平穩地到達紐芬蘭海岸。它不僅把新電纜敷設成功,還從4公裏深的海底把1865年斷在那裏的電纜打撈出來。重新結上線頭,以使英國和美國之間有兩條電報電纜相連。
最後,在紐芬蘭海岸的電報房裏,菲爾德十分欣慰地叩擊電鍵,向紐約發出了以下電文:
紐芬蘭,赫特的康坦特,7月27日。
我們於今早9時抵達。一切正常。感謝上帝,電纜敷畢,工作狀況非常良好。
賽勒斯·W·菲爾德
第一個行星探測器
第一個行星探測器是“水手2號”,它於1962年8月27日發射成功,探測的對象就是離地球最近的金星。12月14日,“水手2號”在距金星34838公裏處飛過,完成了對金星的逼近考察,成為一顆人造行星,永遠環繞太陽飛行,每3459天繞太陽一周。在那之後,人們發射了好幾個金星探測器,其中有的進入了金星的大氣層,有的在金星上軟著陸。它們向地球送回了大量的資料,揭開了蒙在金星表麵的那層麵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火星是太陽係中一顆迷人的天體。它上麵是否有生命,一直是個謎。很自然地,在行星際旅行的最初階段,人們立即想到要去拜訪那些想像中的“火星人”。1965年,人們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水手4號”,第一次對火星進行逼近探測。之後,人們發射了好幾個火星探測器,有的在繞火星的軌道上飛行,有的在火星表麵上軟著陸。它們發回了大量資料。但是,沒有一個火星探測器找到過火星人的蹤跡。
水星探測器“水手10號”於1973年11月3日發射成功。它飛行了506個日日夜夜。在飛行期間,它向地球傳送了4000多幅很清晰的電視照片。根據照片,人們已給水星繪製了地貌圖。水星給人們的印象是:它是多麼像月亮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