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能量從哪裏來(3 / 3)

仔細考慮一下可以看出,這兩套循環的總效果都是使四個氫原子核合成為一個氦原子核。

而碳、氮、重氫等原子核隻起觸媒的作用。請注意,在這個核反應中質量是有損耗的。一個氫核的質量(原子單位)是1008,而氦核是4004,因此每次反應的質量損耗是△m=4×1008-4004=0028。由此可知,每克氫原子轉化為氦時釋放出能量E=0007×(3×1010)2=63×1011焦耳。於是不難算出太陽輻射的“成本賬”:為了維持每秒4×1026焦耳的輻射,太陽每1秒要耗費62X1曠噸的氫核“燃料”!需要說明,我們講的是有這樣多的氫核聚變成為氦核,實際損耗的質量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即

62×108噸×0007=43×106噸。

即便如此,每秒430萬噸的代價確也不小了。但是太陽的家底極為雄厚,總質量達2×1033克,並且絕大部分是氫。因此太陽上隻要有2%的氫轉變為氦,”就可釋放25×1043焦耳的巨額能量。這已經足以使太陽按現在的產能率維持2億年了。下麵要談到,太陽的壽命是幾十億年。因此我們有根據說,核反應可以充分供應太陽的能源。

對太陽來說,上述兩種核反應中哪一種起主要作用呢?在這個問題上,天文學家反複動搖了好幾次。有時認為碳—氮循環是主要的,過些年又說質子—質子循環更要緊。總的說來,它們都在發揮作用。不過由於前一種核反應所需要的溫度比後一種高,並且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要大得多,一般認為太陽的能量主要是質子-質子循環供給的。順便談到,比太陽更亮、也就是更熱的恒星基本上由碳—氮循環獲得能量,而比太陽溫度低的恒星,卻是靠質子-質子反應“過日了”。因此就能源來說,太陽在恒星世界中也是比較適中的代表。

高溫高壓的世界

太陽的能量由核反應產生。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出現核反應呢?地球大氣也有大量的氫,但它們絕不會聚變成氦。隻有在上千萬度的高溫狀態,氫原子才會完全電離並獲得足夠的能量來克服核子間的排斥力,實現核反應。另外,物質要高度密集,才能使核反應持續進行下去。那麼,這些條件在太陽內部是否具備呢?

我們觀測太陽隻能看到它的大氣,而整個太陽內部對我們的眼睛和儀器來說都是看不見、摸不著,可說是諱莫如深的“禁區”。除掉近年來太陽的中微子這個行蹤詭密的“特殊使節”可能傳遞一點直接信息外,我們對太陽內部隻能用理論計算加以研究。半個世紀來,經過天文學家的努力鑽研,已經創立比較完整的恒星內部結構理論。

太陽是一大團氣體,它的結構主要由兩種力量決定。一個是太陽的重力,即日心引力,它使太陽物質收縮。同時,氣體有膨脹和逃逸的傾向。這兩種相反的力大致處於平衡狀態,結果使太陽成為一個基本穩定的氣體球。讓我們先考慮太陽的表麵層——光球。那裏的溫度和密度早已從直接的觀測定出了。如果對表麵層下麵的一點選擇一個溫度,然後計算在什麼密度下這一點的氣體物質才能處於平衡態,既不被上麵的氣層壓塌,也不因膨脹而衝到外麵去。接著對第三點也取某個溫度,按同樣方法定出它的密度。如此逐點內推,直抵太陽核心。當然,我們所選的一係列溫度是否正確,還須加以鑒定。為此,我們要求由各層密度的計算結果推出的太陽總質量,應與觀測結果吻合。另外,太陽的平均密度也是—個判據。實際計算甚為複雜,因為還須考慮化學成份、不透明度、能量傳輸方式等很多因素。經過大量計算,已經建立太陽的結構模型。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結果有些差異。大致說來,太陽核心的溫度是1500萬~2000萬度,物質密度為100~130克/厘米3。至於太陽內部溫度和密度隨深度的分布,溫度和密度都隨與太陽中心距離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所以核反應發生的區域很小。這個區域的半徑R≤015R⊙,這裏R①是太陽的半徑。我們可以把這一區域叫做太陽的心髒。

將近2000萬度的極高溫度和超過地麵大氣壓力3000多億倍的巨額重載!這些都遠遠超出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在這種駭人聽聞的高溫高壓的世界裏,那裏的物質是處於所謂高溫等離子體狀態。本來在低溫情況下,原子核把電子牢牢吸住,使它們循一定軌道繞原子核旋轉。但是在高溫狀態,電子具有極高的動能,它們掙脫了原子核羈絆,取得了“獨立”地位,成為飛快奔馳的自由電子。不僅隻有一個電子的氫,甚至有幾十個電子的金屬原子,也都紛紛電離了。在正常情況下,原子的直徑約為10-8厘米,但在高度電離的狀態,喪失了全部或大部分電子的原子核就顯得更微小了,直徑不超過10-12厘米。原來是稠密的氣體,現在變得稀疏了。不僅對太陽核心(密度約為102克/厘米3),甚至對白矮星(密度高達106克/厘米3),原子核還處於可以自由運動的狀態。那麼,究竟要達到多大的密度,原子核才能摩肩接踵,聯成一片呢?答案是一個驚人的數字:1014/厘米3!要是我們一旦遇到這種物質,那怕隻有針尖那樣大一點,用巨型起重機也很難搬動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