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用微笑把痛苦埋葬
二戰期間,一位名叫伊麗莎白·康黎的女士,在慶祝盟軍於北非獲勝的那一天,收到了國防部的一份電報:她的獨生子在戰場上犧牲了。
那是她最愛的兒子,那是她唯一的親人,那是她的命啊!她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嚴酷事實,精神接近了崩潰的邊緣。她心灰意冷,痛不欲生,決定放棄工作,遠離家鄉,然後默默地了此餘生。
當她清理行裝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封幾年前的信,那是她兒子在到達前線後寫的。信上寫道:“請媽媽放心,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對我的教導,不論在哪裏,也不論遇到什麼災難,都要勇敢地麵對生活,像真正的男子漢那樣,能夠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遠以你為榜樣,永遠記著你的微笑。”
她熱淚盈眶,把這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似乎看到兒子就在自己的身邊,用那雙熾熱的眼睛望著她,關切地問:“親愛的媽媽,你為什麼不照你教導我的那樣去做呢?”
伊麗莎白·康黎打消了背井離鄉的念頭,一再對自己說:告別痛苦的手隻能由自己來揮動。我應該用微笑埋葬痛苦,繼續頑強地生活下去。我沒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改變它,但我有能力繼續生活下去。
後來,伊麗莎白·康黎寫了很多作品,其中《用微笑把痛苦埋葬》一書,頗有影響。
書中有這樣幾句話:“人,不能陷在痛苦的泥潭裏不能自拔。遇到可能改變的現實,我們要向最好處努力;遇到不可能改變的現實,不管讓人多麼痛苦不堪,我們都要勇敢地麵對,用微笑把痛苦埋葬。有時候,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氣與魄力。”
(蔣文)
心靈感悟
人生的痛苦和幸福往往取決於心態。在痛苦的時候,及時調整我們自己的心態,用微笑把痛苦埋葬,這樣就可以把我們的生活帶進幸福和微笑的大門裏。
記住:告別痛苦的手隻能由自己來揮動。
簡單生活也是一種美
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一家著名的報社以100美金向全國征求最佳答案:有一艘船載著三個人,其中一個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另外兩個分別是美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和數學家。不料在海上發生了意外,為了挽救另外兩個人的生命,把損失降到最小,必須把一個人扔下去,那麼應當把誰扔下去呢?
這件事引起美國人民的極大興趣,報社收到了來自各地的不同答案,大家各抒己見,絕大多數人都是從這三個人的工作談起,從不同的方麵論證他們的重要性,一時間全國陷入對物理、生物、數學哪一個更重要的大規模爭論中,誰也無法說服誰。最後,獎金的得主竟是一個年僅5歲的小孩,他的答案很簡單把那個最胖的扔下。
生活其實是很簡單的,就如這個簡單的答案一樣,複雜起來的原因往往是我們自己人為造成的。所以,過簡單的生活,做簡單的事情,簡單思考,生活就是這樣。有些人煞費苦心,進行考證,但得出的結論往往既不能增長見識,也不能增添常識,真是毫無意義。
其實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很簡單,大可不必費九牛二虎之力去傷透腦筋,人生、愛情、理想也是如此,很多時候都隻是相當於一年級的數學一樣,或者根本就沒有上過學、一字不識的人看待雞兔同籠這一問題時的思維一樣,打開籠子數數不就知道了?幹嗎費那麼大力氣列那許多方程式來計算,更重要的是幹嗎把雞和兔一起關在籠子裏呢?
隻不過有的時候人們走了太多太遠太辛苦的路,還意識不到有些路是根本就不必走的。有些人看到別人走,自己也就拚命地趕路,認為在走了很多辛苦路之後就會有天堂,可是誰知道天堂就在他原來所在的地方,就在他一路行走的過程中,或者根本就沒有什麼天堂。
有個打魚的人,他每天隻打一尾魚,那尾魚剛好可以換他一天的食物、水和煙。然後他就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望著藍天白雲抽煙,悠閑自在。
這時來了一個商人,對他說:“老兄,我覺得你應該打更多的魚,然後把它們賣掉,等攢夠一定數量的錢後就買一艘船,再開著船到處做買賣,”
“然後呢?”那人問商人。
“然後就能賺很多很多的錢,就可以每天到海邊曬太陽,聽海……”
“可是我現在不正在曬太陽、聽海嗎?”
那人回答說,“更重要的是等我做夠了那些事,賺到了足夠的錢,也許我已經沒有時間來曬太陽聽海了。”
可見世界上沒有複雜的事情,隻有複雜的心靈和黑洞般沒有邊際不知深淺的欲望。這就像一棵樹,細看起來是許多的枝,再看是無數的葉,再看,是數不清的細胞。其實,它隻是一棵樹而已。一切問題都是可以化為簡單的,正如計算機裏所有問題都隻有兩個答案:是或者不是。
簡單是一種速度。不要讓世俗的網於無形中把你拉扯得身心俱疲,疲憊不堪。以一種快刀斬亂麻的方式,三下五除二地去做吧!生活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心靈感悟
自己對自己負責,善待自己。人有時候因為短時間的懶惰等原因,自己對自己不負責。有的人從來不想未來怎麼養,或者對未來抱著不顯示的幻想欺騙麻痹自己。有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放逐傷害自己。
做人最重要一是要對自己誠實,而是要自己善待自己。簡單直接一點,對於自己的各種理想目標做行動上的巨人。今後對自己的理想目標,不找任何借口理由,立即實施。
活在希望中
亞曆山大大帝給希臘世界和東方的世界帶來了文化的融合,開辟了一直影響到現在的絲綢之路的豐饒世界。據說他投入了全部青春的活力,出發遠征波斯之際,曾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
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長征途,他必須買進種種軍需品和糧食等物,為此他需要巨額的資金。但他把從珍愛的財寶到他所有的土地,幾乎全部都給臣下分配光了。
君臣之一的庇爾狄迦斯,深以為怪,便問亞曆山大大帝:
“陛下帶什麼啟程呢?”
對此,亞曆山大回答說:
“我隻有一個財寶,那就是‘希望’。”
據說,庇爾狄迦斯聽了這個回答以後說:“那麼請允許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而且臣下中的許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我的恩師,戶田城聖創價學會第二代會長,經常向我們青年說:“人生不能無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當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無望的人生當中,那麼他隻能是敗者。人很容易遇到些失敗或障礙,於是悲觀失望,挫折下去,或在嚴酷的現實麵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恨怨他人;結果落得個唉聲歎氣、牢騷滿腹。其實,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找一條活路,在內心裏也會體會到真正人生的歡樂。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則通向失敗之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裏一直抱著美“夢”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說抱有“希望”活下去,是隻有人才被賦予的特權,隻有人,才由其自身產生出麵向未來的希望之“光”,才能創造自己的人生。
在走向人生這個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財產,也不是地位。而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燃燒起的一念,即“希望”。因為那種毫不計較得失、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會生出勇氣,不以困難為事,肯定會激發出巨大的激情,開始閃爍出洞察現實的睿智之光,與時俱增、終生懷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子名)
心靈感悟
有了理想,也就有了希望。每個人的生活都與他的理想聯係緊密,生活因為理想而多姿多彩,生活因為理想而得到你向往的品格,生活因為理想而成為你所向往的生活。
如果你了解一個人的理想,你就能夠知道一個人的前途,因為理想常常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走過去,前麵是個天
那年的夏秋交合陰雨綿綿的日子,同村的幾個高中生臉上寫滿了驕傲與自豪,把那張拚了許多年流了許多汗掙來的大學通知書捧給各自的老爸,我則偷偷地把沒有上線的成績通知單撕成碎片拋向天空。
老爸說你上了好多年,錢你花了好幾千,你為老爸帶回啥啦?。我挺著腰裝出麵不改色心不跳,泰然捧出自以為會讓老爸臉上流光溢彩的那幾萬字的作品剪貼集。
這回老爸真的紅了眼,要把那被我視為寶物的作品集“火葬”了。我急了躥了上去一把奪過揣在懷裏,把背讓給了老爸。老爸胡子都翹了起來,嘴上越發用勁罵著寫文章是解渴是止餓還是能當錢花,村上的幾個學生就你不務正業成不了器,你把我的老臉丟盡了,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給我滾,滾得越遠越好,別再讓我看見你!
我沒有眼淚沒有悲傷,很聽話地背起那隻裝著作品集的發白的軍用書包,摸摸兜僅剩幾個鋼鏰兒,依然故作瀟灑地一甩頭發,在母親的淚雨中把哥嫂的挽留拋在了腦後,我在家鄉的黃土坡上坐了很久想了很多,雨打在臉上淚流進心裏。
老爸也是恨鐵不成鋼啊,我不怪他,也不怪自己,為了理想,我無怨無悔。我要走出去得掙些錢。
我找到承包鄉辦磚廠的窯主說我要幹活。他看著因營養不良而略顯憔悴的我問能行嗎?
我說隻要能掙錢拉水和泥出磚加煤我啥活都能幹。
在這裏掙錢是計件的,從熱浪襲人的窯裏往外出一塊磚兩厘錢。我把車胎壓癟拚命幹活,一天能出三四千塊磚。晚上,我捶打著酸疼的腰,曲起如灌鉛樣沉重的腿,在別人的酣聲裏昏黃的燈光下在膝上寫作。
那半年我掙了1000多塊錢發表3篇散文一首詩,全是寫窯工生活的,可我不能老在這兒待下去呀!我要走。其間,我寫信給山西《作文周刊》社我的忘年交白編輯敘述了我的境遇我的困惑。他回信說總編很欣賞我的才氣和韌勁,編輯部剛好有一個編輯告假半年,如有意可以先去幹著。
是機會就要抓著,我辭了工到了山西。在編輯部我多幹活少說話勤學習。編稿之餘我自費外出采訪體驗生活,回來就不停地寫,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把筆觸伸向了報告文學領域寫出了諸如《學生流失憂思錄》、《少年盲流》等作品。
半年後,他們語重心長說我功底厚,隻要不懈努力早晚會有出息,無論將來條件多麼艱苦,環境多麼惡劣都不能丟下自己的追求。我把這教誨掛在心上又開始了新的流浪。
為了了卻上中學時要到大西北看“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迷人勝景的夙願,也為了尋找寫作的素材,磨煉自己,我揣上剩下的幾百塊錢乘上西去的列車。
茫茫大漠無垠戈壁灘以它的荒涼、它的宏闊、它的悲壯包容了我,我深感大自然胸懷之博大。在鳴沙山下,我結識了兩個騎駱駝從內蒙霍林郭勒而來的年輕人。他們翻陰山渡弱水跋涉巴丹吉林沙漠,穿過河西走廊,千裏迢迢來到這裏。
我說現在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坐火車,偏要風餐露宿徒步跋涉吃這份苦呢? 他們說我們不是沒錢,而是想體驗一下冒險的滋味,考驗自己,這也是一種人生體驗呀!我頓悟出他們此行的內涵,這是一種人生追求啊!
以後兩年,我下過煤窯幹過建築當過搬運工,在最困難的時候也給飯店洗過盤子刷過碗,我要生存要追求要掙錢買寫作用的稿紙上函授用的書。憂傷過也歎息過,唯獨不敢也不能忘記編輯們的話語牽駝人的告白和自己的追求。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我讀完了中文函授,發表了近10萬字的作品,我無愧於自己。
後來我進一家報社,當了編輯,從此結束了漂泊的日子,但我知道這隻是我人生旅途的一個驛站,而不是終點,路很長。
這是我初涉人生的一段坎坷經曆。生活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如爬大山,困難總會有的,前麵的路上不隻有鮮花彩霞,更多的是荊棘和陰霾。困惑時你可以歎幾口氣,勞頓時你可以稍作歇息卻不能在怨天尤人中躺倒不幹。今天失敗了並不意味著你的整個人生從此便暗淡無光。須知,上帝在向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在向你敞開另一扇門,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道理就在於此。
朋友請記著:要生存先把淚擦幹,走過去前麵是個天。
(信風)
心靈感悟
今天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整個人生從此便暗淡無光,挫折是一份財富,經曆是一份擁有。記住,要生存先把淚擦幹,走過去前麵是個天。
所謂失敗就是說一個人已經做錯事情,卻又不能從錯誤中得到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