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涉身處世的心理適應
處世有道的心理調整,就是要懂得處世的心理學,簡明地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理智的分析問題,正確地辨明是非,從心態上、行動上良好地把握自我。對此青年朋友們要學會以良好的心理拒絕不良的誘惑、從容地麵對逆境、把握好自己的情緒等,這對人生的影響非常之大。第一節有效地抵製各種不良的誘惑
社會是個大舞台,麵對光怪陸離的種種情形,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判斷。客觀地說,青年朋友們的心智還沒完全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判斷是非的能力較差,自我控製能力不強,對不良誘惑的危害認識不足,容易陷入誤區。
青年朋友們應該注重提高自我的內在修養,學會正確地觀察、分析、思考,了解不良誘惑的危害性,自覺抵製不良誘惑,這些都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1、了解不良誘惑產生的原因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麵臨的誘惑更加多了起來,其中不少是不良的誘惑,如遊戲機的誘惑、金錢的誘惑、賭博、吸毒、抽煙、色情、邪教的誘惑等,這些誘惑無時不在我們每一個青年朋友們的身邊,它將嚴重地影響著青年的健康發展,影響著正確的人生觀的形成。
同時也影響著分析能力和是非判斷能力,一不小心地被誘惑給迷住,會使我們不能自拔,那麼產生不良誘惑的原因有哪些?
(1)精神空虛
精神空虛尋求刺激是青年受不良誘惑原因之一。由於胸無大誌、缺乏生活目標、生活無聊使之產生了尋找刺激心理,於是,青年朋友們就容易陷入到誘惑的泥潭之中,最後難以自拔。
(2)好奇心強
好奇心強、分辨是非能力差是青年受不良誘惑的原因之二。青少年普遍好奇心強,對任何新鮮的事物總想嚐試一下,如果青年朋友身邊有人大膽教唆並且以示鼓勵,那麼,分辨能力較差的青年朋友同樣會陷入到不良誘惑之中,並且付出極高的代價。
(3)追求時髦
盲目追求時髦是青年受不良誘惑的原因之三。一些青少年把與眾不同、與人不同看成一種時髦在他們眼中,吸毒是富有者的象征,有風度、有派頭,這樣的心理誤區是導致青年無法抵製不良誘惑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上當受騙
無辜上當受騙是青年受不良誘惑的原因之四。一些青年在社會交往中,輕易吸上一些“朋友”甚至一些陌生人特意送來的“好煙”,在吞雲吐霧中悄然上癮,還有一些青少年患病時所信毒品能治病止痛。幾經嚐試,病治不好,反成了“癮君子”。
最基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青年不了解毒品的危害性。青年朋友們應該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性,認識到毒品對身心健康、事業前途、家庭幸福、社會安寧的危害程度,不能在毒品及販毒分子的誘惑麵前存在一絲一毫的好奇心。樹立積極進取為社會有所作為的人生觀,珍惜青春美好時光,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勤奮學習和工作上,用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充實自己的業餘生活和業餘時間。
2、戰勝不良誘惑的方法
人人都有欲望,要看自己是怎樣克製它。麵對誘惑,難以控製欲望的人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走過去,但結果卻難以想象;而那些自製力很強的人,卻總是一些成功人士。
麵對誘惑要辨別它的好壞,正確把握,遇到好的要積極,遇到壞的決不能和它打招呼。人還要增強品格的休養,增強自己的克製力,這樣麵對誘惑就有把握。
(1)理性的控製
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與普通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有理性,能夠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欲望。人控製了欲望,就會表現出不奢求生活、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確立的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對待金錢方麵的行為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欲望控製了人,就會表現出為我獨尊、貪得無厭、扭曲的心態,放縱的欲望的後果就是欲望惡性膨脹,貪得無厭、見利忘義、不擇手段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如對待金錢方麵就是隻要能弄到錢,搶劫、貪汙什麼都行,後果隻能是自己身敗名裂,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別人。
欲望無邊,人要理性的控製欲望,必須對自己各方麵的條件有著清醒的認識,明確自己的生活所處的位置。每個人永遠都是生活在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的位置上,青年們要根據自己的性格、能力、環境條件等定準自己切實可行的目標,而不能一味的好高騖遠,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社會上各種誘惑無時無刻都在眼前閃爍,要走好人生的路,找準自己的定位,定準自己努力的目標,樹立努力奮鬥的精神和人格信念,隻有恪守人格信念才可以不被眼前誘惑所惑,不被腳下的路障所絆倒,才能保持清醒勇往直前。
(2)保持好心態
能幫助人們實現需求的媒介有物質、金錢、權力、名望等,因此人現實中轉而以這些東西為追求目標,世人通常將金錢、權力、名聲看著是成功和生活幸福的標誌。的確,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物質、金錢等,但幸福本身不是金錢、權力和名望。在報章上經常看到百萬富翁、顯赫的高官、揚名的明星等“幸福”的人走上絕路,由此看來,金錢、官位、名聲也不是幸福的終極。幸福隻是一種個人的體驗,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一個人是否幸福,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的擁有的東西。換一句話說,活得更好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個人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和發現活得更好的理由,就會比別人幸福。
有人說過,生活如同照鏡子,你對著他笑,它也會對著你笑。米盧的快樂足球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那便是“心態決定一切”。人的煩惱多半來自於自私、貪婪、妒忌、攀比,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苛求。人成功與快樂幸福與否的關鍵在於一個人的心態。
一個人良好的心態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不斷修煉而來的,關鍵還在於對自己和對社會各種現象與本質的全麵客觀的理解。個人需要不斷的對自己的心態進行調整,檢驗自己的欲望是處於理性可控的狀態,是否被誘惑所迷,所訂目標是否切實可行,意誌信念是否堅定,隻有不斷反思自己,經常對心態的調整,才能不被自己壞的情緒和環境影響所左右,才能使自己的心態處於良好狀態之中。
(3)有自知之明
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素質、潛能、特長、缺陷、經驗等各種基本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自己在社會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心理學上把這種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稱為“自覺”,這通常包括察覺自己的情緒對言行的影響,了解並正確評估自己的資質、能力與局限,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等幾個方麵。
如果個人缺少自知之明,就算有些能力,也會不知天高地厚,具體表現就是自視甚高,總是對自己目前的職位不滿意,總是不滿現狀,認為自己應該幹大事,不屑於做小事。一個人既不能對自己的能力判斷過高,也不能輕易低估自己的潛能。
對自己判斷過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進,不善於和他人合作,在事業遭到挫折時心理落差較大,難以平靜對待客觀事實;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的人,則會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躕不前,沒有承擔責任和肩負重擔的勇氣,也沒有主動請纓的積極性。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個人的潛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個人事業也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4)要成為最好
每個所處的條件各不相同,因此通過努力所能達到的成功也不一樣。在社會上有個通病,就是希望每個人都照一個模式發展,衡量每個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標準:在學校看成績,進入社會看名利。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人們對財富的追求首當其衝,各行各業,對一個人的成功的評價,更多地以個人財富為指標,但真正的成功應是多元化的。
成功可能是你創造了新的財富或技術,可能是你為他人帶來了快樂,可能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找到自己勝任並能發揮特長的位置,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歸自我、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成功就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成功不是要和別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努力不懈地追求進步,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明天的你要比現在的你強。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不良誘惑是可以戰勝的,勇敢的人敢於戰勝不良誘惑,聰明的人總能想出各種辦法拒絕不良誘惑。戰勝不良誘惑的方法多種多樣。
一是有避開誘因法,婉言謝絕朋友,提高自製力;專時專用,改正不良習慣。戰勝不良誘惑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用正確的方法對待。我們周圍有許多不良誘惑,如何才能不上當,學會分辨並自覺抵製它們的誘惑。
二是有勇氣和智慧,有助於抵製不良誘惑的方法:認清不良誘惑的危害;培養堅強意誌;集中精力投入學習;請家長、老師、同學監督。
三是通過聯想抵製誘惑,可以想想自己的美好未來,想象自己通過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畢業後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為祖國做出了貢獻,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那樣是多麼幸福的事呀!也可以想象不能抵抗誘惑,可能會帶來的不良後果。再聯想到這些不良後果,就會對這事沒有了興趣,不會受誘惑影響。第二節以積極的態度麵對逆境
由於社會環境的錯綜複雜以及人性自身的弱點,使得每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都一帆風順,必然會碰到各種挫折、打擊,甚至陷入逆境。
認識一個人麵對逆境的態度對全麵的認識這個人有著重要的作用。逆境不是壞事,相反,它是磨練、是考驗。
青年朋友們須知,要麵對逆境,甚至戰勝逆境,就要有強者的心態。
1、了解身處逆境的成因
分析逆境的原因,克服前進的障礙。造成逆境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身處逆境,就要認真分析逆境形成的各種原因,區別對待,努力進行克服。一般說來,造成逆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客觀原因
一種逆境的原因是客觀的。就是說,人的主觀願望本來是正當的、合理的、正確的。而是客觀條件不能使人如願,讓人陷入逆境。造成逆境的客觀原因往往是多方麵的,對於那些能夠改變的客觀原因,要及時的、積極的去克服它。
但是,有些原因,尤其是全局性的原因,不是單靠個人的力量就可解決的。遇到這種情況,要“風物長宜放眼量”,把眼光放得遠大一些,堅定信心。“莫言章木委冬雪,會應蘇息遇陽春”,冬天之後就是春天。在最壞的環境中看到勝利的前景,找出希望之光,引導自己前進,這是強者戰勝逆境的重要秘密。
(2)主觀原因
另一種逆境的原因是主觀的。也就是說,逆境的原因在於自身。或者是自己的主觀願望不合理、不正確;或者是自己的主觀願望雖然正確,但是自己沒有能力去實現。遇到這種情況,一是調整自己的願望,使之合乎規律、符合實際;二是保持正確的主觀願望,而不急於實現。積蓄力量和本領,待到自身條件成熟的時候,再展宏圖。
還有一種逆境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更需要認真的分析,加以區別對待。在身處逆境的時候,認真的分析逆境的原因,努力地加以解決,就會加快逆境的結束,轉化為順境。
從逆境轉化為順境,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進行艱苦的努力和鬥爭。身處逆境要堅韌不拔,忍辱負重,機智勇敢,刻苦拚搏,爭取美好的人生。
2、認識身處逆境的不良表現
生意的失敗,遭未婚伴侶拋棄,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一臂或一腿,患上不治之症。這些都是身處逆境,看到這裏我猜想你可能會想,這些倒黴的事情,讓我遇到一件就已經夠我受的了。但很抱歉的告訴你,我們的人生中必定會遭遇類似於這些“重大的損失”。
麵對毫無懸念的糟糕處境,若是我們能夠提前了解自己會經曆怎樣的心理變化,那麼對於我們真正去勇敢麵對這些不幸是非常有好處的。
(1)極力否認
在遭受逆境衝擊的青年人往往會在短時間內拒絕相信事情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這個階段通常不會太久。
(2)遷怒他人
青年朋友們在經曆了重大損失後的第二階段是遷怒於他人。他們甚至會對死去的人心懷憤怒,這是人類的正常反應。
麵對任何突如其來的“重大損失”的一個很特別的反應就是對任何人都充滿憤怒,譬如醫院的醫生,路邊的行人,駕駛車輛的司機。這就是典型的第二階段:遷怒他人的表現。
(3)轉向心內
當我們接受了重大損失或身處逆境的事實,並遷怒於那些自己認為他們也應該負責任的其他人之後,就會開始感到非常內疚。
哀傷的人開始沉思自己過去的錯誤,這時會傾向於為一切事情感到自責,開始以自我批判來懲罰自己。絕大多數人相當迅速的度過了這個階段,然後就進入了下一階段。可是若哀傷的人在這憤怒內轉的階段停留太長時間,他的痛苦肯定會變成抑鬱症。
(4)可以發泄
第四階段這是最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階段。當青年朋友們喪失寶貴的東西或遭遇重大逆境時,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盡情的痛哭是極其重要的。我們不應該有任何避忌,應盡情的為自己的損失而哭泣,這有助於我們迅速度過這個階段。
3、戰勝逆境的方法
人生像一條永不停留的河流奔騰向前,不時總會出現一些湍急的漩渦和迂回的曲折。
中學時代雖然遠不如整個人生那麼艱難複雜,但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而不能如願以償。它能給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心理不平衡,從而影響著人的身心健康,妨礙正常的學習、生活。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我們有必要正確麵對那些以損傷自尊心的不幸的到來。
(1)正確認識逆境
古人說,“人之逆境十之八九”,挫折和逆境是避免不了的。那麼,我們要正視它。法國大作家巴爾紮克說:“苦難對於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庸人卻是萬丈深淵。”
俄國作家別林斯基說:“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可見,挫折和失敗最能磨練人,增長人的才幹,是一座精神的煉獄。相反,養尊處優的優越環境往往使人失去磨練的機會,而在險惡麵前顯的柔弱。因此,麵對突然降臨的任何一種心理挫折,首先是沉住氣,既不衝動,也不絕望,更不能自亂方寸。
用坦蕩的襟懷,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逆境,度過逆境,並且堅定的把逆境看做一種自我鍛煉的機會,看到了逆境的後麵完全可能是光明大道。像貝多芬一樣去扼住命運的咽喉,成為命運的主人。
(2)審慎麵臨挫折
在逆境、挫折麵前要能不憤怒、不氣餒、不自卑、不消沉、不逃避、不幻想,以冷靜的態度去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是不能改變的自然環境原因還是可以變化的社會原因,如人際關係矛盾等?是好人的誤會呢?還是壞人的陷害?
若是好人的誤會,可以通過實踐或交換意見來消除誤會;若是壞人的陷害,則要相信真理和正義最終必定戰勝邪惡,並且要深知一個人的價值並不決定於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歪曲性或貶低性評價。正如詩人薩迪在《薔薇園》中所說,“德高的人,就是被無恥之徒侮辱也不會煩惱。質地惡劣的石頭就是擊碎黃金酒杯,也不會因此增值,黃金也不會因此而貶值。”
(3)要在逆境中奮起
逆境恰似一把雙刃劍,它既有害於我們,又有利於我們,就看你怎麼認識它。對於一個胸無大誌的懦夫而言,逆境是萬丈深淵,但對於一個有目標有理想、渴望成功的人來說,它又能刺激人奮起。
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生命力旺盛。他們雖遭挫折,可熱情不減。青年人有自己的目標,很多人生活在順境中,但順境中的人並不是人人都會成功的。因此,你可人為地設置一個挫折逆境,以此來激勵自己,這是最好的成功方法之一。
逆境常常造就英才,所以,千萬不要為別人暫時處於困境而辛災樂禍,人不要譏笑別人生理上的缺陷或不足,那些作出驚天業績的人,往往都是曆盡坎坷而最終沒有向命運低下頭顱的人。
(4)學會調整心態
當發現所受的挫折是不恰當、不現實的目標、理想造成時,要主動地通過調整目標、理想,適應自身狀況和社會現實。如舉世聞名的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原來是從事鋼琴專業的,在手腕摔傷影響彈奏的靈敏度後,毅然改學指揮而一舉成名,此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在遭受挫折後,不能沮喪、沉淪,而要注意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中去,使其朝著比較崇高的方向,成就一番事業。
要始終保持一種樂觀情緒,每個人都可能有環境不好,遭遇坎坷和工作辛苦的時候,說得嚴重一點,在我們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負起經曆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
身處逆境的人很容易認為人間沒有樂趣,或生命沒有價值,這樣無形之中就給自己添加了強大的精神壓力。相反,我們如果能看淡這些逆境中的困難,始終保持樂觀情緒,認為人雖然被注定了要靠勞力、靠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雖然被注定了有七情六欲來品嚐人間各種各樣的離合悲歡;但同時我們卻有機會欣賞這有鳥語花香的世界,我們還有智慧可以體味人間苦樂的真諦,我們也還有心情來領略人間的愛心、善良和同情。
(5)學會自己解壓
對自己要充滿信心。一個意誌堅強的人,來自社會的、工作或學習的逆境壓力,都需要承擔下來。承受這種壓力,首要的是培養忍受逆境的能力。其次是能把所謂的逆境看做是一種機遇,找出扭轉逆境的辦法。當逆境出現時,相信自己能夠掌握自我命運,能夠從逆境中走出去,在善對一個個逆境中獲得健康、知識、活力和成功。
逆境中遇到的困難可能使你舉步維艱,在這個時候您沒有必要封閉自己,應該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和機會來與朋友進行溝通和交流,把自己的一些苦悶和憂愁向自己的朋友和親人傾訴,希望能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另外,您也可以一個人找個清淨的地方靜一靜,例如請假做一次旅行,或者到鄉村裏走一走,以消散自己心中的煩惱。
總之,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在社會中生活,工作或學習都不可能總是那麼一帆風順的,至於某時順利,也隻不過是主觀與客觀短暫的一時吻合。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客觀還是不一致的。這時往往因期望值太高,客觀現實與主觀條件的差距,而感到不順,即形成了某種逆境,所以,青年朋友們要學會走出逆境更好的生活。
貼心小提示
希望自己的生活之路一帆風順,少一些波折和坎坷,這是每個人的願望,隻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正確麵對生活中出現的挫折和困難,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幾點方法:
一是通過持續運動來消氣,有許多人在遇到困境中,往往會躺在床上消極對待,結果隻能是心裏越來越煩。相反如果您心中有什麼不快,可以進行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這樣可能會幫助您發泄心中的困惑。
二是通過讀書轉移壓力,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付諸腦後,煙消雲散。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不懼壓力。
三是學會適時放鬆自己,也許您自己身處逆境是由於自己心裏包袱太重的緣故,其實您完全可以想辦法來放下這些包袱。例如在上班前、午休時和下班後,給自己安靜和諧的10分鍾,可以在茶坊、咖啡店,可以在街心花園,也可以在忙碌的人群中,隻為一份悠然自得的輕鬆釋放,隻為一份孤芳自賞的美麗。
四是在想象中給自己放鬆,可以靜下來去發揮自己的想象,通過想象讓自己的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裏,聽著優美的輕音樂”,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恢複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第三節不要把爭吵當作情緒的發泄
當一個人對某個人極度不滿的時候就會失去約束或控製,從而與之唇槍舌劍,爭吵不休。試圖通過爭吵發泄怨憤,釋放情緒。其實爭吵既傷及對方也傷及自己。
不過,人生在世,難免與同事、朋友、家人等因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吵,這時,我們應把握幾個原則,在平等的,不傷害雙方人格的基礎上及時化解矛盾。
1、認清與人爭吵的原因
爭吵是很傷感情的,雖然有些時候爭吵是溝通的方式之一,可是人在生氣的時候,很容易說些難聽的話,這樣就會傷害了對方,有的人心理比較脆弱,自尊心比較強,可能還會耿耿於懷,那麼,造成與人爭吵的原因有哪些呢?
(1)生理因素
首先,與人爭吵肯定有生物學基礎,比如體內激素水平。雄性激素含量高的動物(包括人類),通常比較好鬥,容易衝動。典型的例子就是經過閹割的烈馬,脾氣會變得溫和。在生物鍾的低穀期,比如體力、情緒的低穀期,人也容易失去耐心。
人類畢竟比低等動物複雜,除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會導致情緒起伏。比如: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人會變得神經質、充滿敵意,變得好鬥。
(2)心理因素
心理長期受到壓抑,一直得不到情緒宣泄;一旦有導火索,就會一觸即發。心胸開闊,自製力強的人相對容易克服,這當然需要時間的曆練。衝動往往會導致無法挽回的災難,因此,人們常說:衝動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