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拚搏與堅持的心理專注2(3 / 3)

令人感到遺憾和悲哀的是,麵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多數人選擇了放棄,沒有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現在生活中,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不了的失敗和痛苦後,再多一點點堅持,多一點點努力得來的!

沒有絕望的環境,隻有對環境絕望的人。奮鬥打拚的路上,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信心百倍全力爭取,並永遠都要這樣激勵自己;離成功我隻差一步,隻要再多一點點的堅持!

人生就如馬拉鬆跑步,終點即是人生的目標。馬拉鬆太長,人生的總目標不能很快達到。那麼如何達到最終的目標呢?

我們應該把它分成許多子終點,一個一個地去實現。這樣既可以為自己增加信心,也能給自己動力。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堅持不懈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終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反過來子終點也是一個新的起點。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直風平浪靜,有成功必有失敗,關鍵是自己怎麼看待,怎麼去麵對。

無論成功與失敗,我們都應該坦然去麵對。勝不驕,敗不餒!堅信:在新的起點上,我們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隻是你有沒有再回頭總結成功或失敗的經驗。

堅持不懈,它讓你的人生充滿希望,豐富而精彩!隻要有一個信念在心中,再大的風浪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2.學會培養堅持不懈的方法

我國有句老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勤”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做事的堅持性。

相傳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學校開學的第一天曾教學生們甩手,並要求大家每天做300下,一個月後,他問哪些同學堅持了,90%的同學舉起了手,兩個月後,堅持下來的隻剩80%。

一年後,蘇格拉底再問大家,整個教室裏隻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大哲學家的柏拉圖。考察事業有成者無一例外地都具有做事刻苦勤奮、堅持不懈的特點。

堅持性是能頑強克服行動中的困難、不屈不撓地執行“決定”的品質,這種品質表現為善於抵製不符合行動目標的各種誘因的幹擾,做到麵臨千紛百擾,不為所動;也表現為善於長久地堅持業已開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動,做到鍥而不舍,有始有終。

我們平時該如何培養自己堅持不懈的精神呢?

(1)吃苦耐勞

培養堅持性,最重要的是養成吃苦耐勞的良好習慣。勤勞是一個人事業有成的保證,而懶惰則是一個人進步的大敵。

(2)有自製力

培養堅持性,還必須具有很強的自製力。自製力表現為善於迫使自己去執行已采取的決定,戰勝有礙執行決定的各種因素。表現為善於抑製消極情緒的衝動,自覺控製和調節自己的行為。

頑強的自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實踐活動中養成的,尤其是在克服困難中形成的。

培根說,幸運中所需要的美德是節製,而厄運中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後者比前者更為難能可貴。

這告訴我們,頑強的自製力是一個人不懈的堅持性中所不可缺少的東西,麵對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麵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我們要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把艱難困苦變為我們的頑強意誌和堅韌毅力,變為矢誌不移的努力。

愛因斯坦說,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愛因斯坦這樣的大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呢!

(3)不怕失敗

我們不是為了失敗才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的血管裏也沒有失敗的血液在流動。我們不是任人鞭打的羔羊,我們是猛獅,不與羊群為伍。我們不想聽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騷,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們不能被它傳染。失敗者的屠宰場不是我們命運的歸宿。

生命的獎賞遠在旅途終點,而非起點附近。我們也許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達到目標,踏上第一千步的時候,仍然可能遭到失敗。但成功就藏在拐角後麵,除非拐了彎,我們永遠不知道還有多遠。再前進一步,如果沒有用,就再向前一步。事實上,每次進步一點點並不太難。

(4)避免絕望

我們要盡量避免絕望,一旦受到它的威脅,立即想方設法向它挑戰。我們要辛勤耕耘,忍受苦楚。我們放眼未來,勇往直前,不再理會腳下的障礙。我們堅信,沙漠盡頭必是綠洲。

總之,隻要我們一息尚存,就要堅持到底,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不懈。

貼心小提示

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遭遇挫折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是退縮了呢?還是堅持不懈爬起來拍拍灰塵繼續前進了呢?

你要知道,選擇了前者,也就選擇了失敗,而隻有堅持不懈,才能最終讓你走向成功。如果你不甘心失敗,那讓我來告訴你一些堅持不懈的方法吧!

每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你應該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馬上行動,堅持到底。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會成功!

你要堅持到底,因為你不是為了失敗才來到這個世界的,更不要相信命中注定失敗這種喪氣話,什麼路都可以選擇,但就是不能選擇放棄這條路。

你要堅信自己是一頭獅子,而不是隻羔羊。

你要把“放棄”、“不可能”、“辦不到”、“行不通”、“沒希望”等字眼從自己的頭腦中清除掉。

你要堅持到底,今天你不可以因昨天的成功而滿足,因為這是失敗的前兆,你要用信心迎向今日的太陽,隻要你有一口氣在,你就要堅持到底。

馬上行動!馬上行動!馬上行動!

你要一遍一遍地重複這句話,直至它成為習慣和行為本能。當你早上一睜開眼睛就要說這句話:馬上行動!免得“再多睡一會兒嘛”占據你的腦海。

成功是不會等人的,就在此時此刻,馬上行動,絕不放棄,全力以赴!第八節善於培養開拓創新的品質

開拓創新是一種綜合能力,是各種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質在新的層麵上融為一體、相互作用、有機結合所形成的一種合力。

就開拓創新與成功的關係而言,開拓創新是後勁,是力量,是創造成功而不息的源泉。

如果我們沒有開拓創新的精神,隻會守舊地遵照老辦法處理問題,我們就很難開辟一片光明的前景。

1.認識開拓創新的意義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創新史。如果沒有第一件生產工具的創造,人類至今仍然是茹毛飲血的靈長類動物;如果沒有冶鐵技術的創造,人類就不能進入農業文明時代;如果沒有第一台蒸汽機的發明,人類就不會進入工業文明時代。

我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尤其是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曾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些發明如果沒有了創新,是不可能產生的。因此,創新能推動社會的發展,更能改變自己的生活,使生活越變越好。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總是喜歡保守,從來不願接受新事物,對於別人的創新更是嗤之以鼻。

然而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保守是無法生活下去的,隻有敢於接受新事物,勇於創新,才能很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如果我們認為這件事值得一做,那麼就不妨試試,完成幾項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已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成功者的行列。

當我們改變以往對自己的認定,很可能就此超過了過去所貼在身上的一切標簽,這樣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自我。

今天,成功者不是繼承型的人,而是創新型的人。因此,讓我們學會積極地創新,拋棄以往保守的想法,這樣才能大步邁向成功。我們永遠要記住一句話:保守使人碌碌無為,大膽創新才能不落俗套,出奇製勝。

2.做到開拓創新的方法

有誌者,事竟成,這是創新思維的根本。而傳統的想法則是創新成功計劃的頭號敵人。傳統的想法會凍結你的心靈,阻礙你的進步,幹擾你進一步發展你真正需要的創造性能力。我們平時如何做到創新思維呢?

(1)尋找根源

要克服保守觀念,就要找到根源,以便對症下藥。一般來說,導致我們保守的主要根源有思想和社會兩方麵的原因。

從思想方麵來說,主要我們是缺乏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還有驕傲自滿,缺乏憂患意識。

在社會根源方麵,主要是我們受到傳統小生產習慣的影響。喜歡按老方式老辦法老經驗做事,缺乏開放性和創新性。

(2)大膽行動

我們要想真正克服因循保守觀念,強化創新意識,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在我們的日常行動上,著力解決影響我們創新發展的各種問題。

(3)敢於實踐

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應當不斷隨之前進,不斷創新。一定要堅持科學態度,擺脫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的束縛,大膽嚐試和探索,不斷開拓進取。

(4)從實際出發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決不能憑主觀願望和本本上的隻言片語行事,更不能照搬照抄舊的思想模式,而應該一切尊重客觀事實,這樣就可以有效克服自己的保守思想。

(5)要有長遠眼光

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整個世界正在並將繼續發生許多新的變化,如果我們看不到這一點而固步自封,就隻能被曆史所拋棄。這就要求我們以廣闊的眼界去觀察和把握世界的主題和發展趨勢,順應曆史發展的潮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展自己。

(6)接受各種創意

要丟棄“不可行”、“辦不到”、“沒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渣滓。在一位在保險業中表現傑中的人曾經告訴拿破侖?希爾:“我並不想把自己裝得精明幹練。但我卻是保險業中最好的一塊海綿。我盡我所能去汲取所有良好的創意。”

(7)要有實驗精神

廢除固定的例行事務,去嚐試新的餐館、新的書籍、新的戲院以及新的朋友,或是采取跟以前不同的上班路線,或過一個與往年不同的假期,或在這個周末做一件與以前不同的事情等。

如果你從事銷售工作,就試著培養對生產、會計、財務等的興趣。這樣會擴展你的能力,為你以後擔當更重大的責任作準備。

(8)要主動前進

成功的人喜歡問: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我們可以每周做一次改良計劃。

我們可以每天把各種改進業務的構想記錄下來,在每星期一的晚上,花幾個小時檢視一遍寫下的各種構想,同時考慮如何將一些較踏實的構想應用在業務上。

你起先懂多少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開始以後學到什麼,以及如何應用。

(9)培養求知欲

學而創,創而學這是創新的根本途徑。我們一定要具備勤奮求知精神,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在自主創新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學習是基礎,沒有充分的學習就沒有真正的創新。學習是我們進行一切活動的基礎,也是我們創新的起點。沒有知識基礎的創新往往是不負責任的胡鬧。

(10)培養好奇心

將蒙昧時期的好奇心向求知時期的好奇心轉化,這是堅持、發展好奇心的重要環節。要對自己接觸到的現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敢於在新奇的現象麵前提出問題,不要怕問題簡單,不要怕被人恥笑。

(11)培養質疑欲

有疑問才能促使我們思考,去探索,去創新。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大膽質疑、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及最佳方法。從多角度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是取得知識的先導,隻有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從而認識才能前進。我們一定要以銳不可當的開拓精神,樹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人和權威,虛心學習他們的豐富知識經驗,又要敢於超過他們,在他們已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基礎上,再進行新的創造。

(12)多角度看問題

要有意識的從多種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說你拿到一個問題,很有爭議的問題,那麼除了看到現有的解決方式以外,時常想想有沒有別的解決方式。然後再好好審視自己的思考結果,看看有沒有紕漏。

我們一定不能滿足於現成的思想、觀點、方法及物體的質量、功用,要經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創新發明、推陳出新,大腦裏經常有“能否換個角度看問題?有沒有更簡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徑”等問題盤旋。

總之,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衝破傳統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在實踐中樹立開放觀念,增強創新意識,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善於在廣闊的時空中吸納新思想,以達到正確解決問題的目的。

貼心小提示

開拓創意是我們創新思維的果實,但是隻有在適當的管理徹底實行之後才有價值。我們一般的創意都很脆弱,如果不好好維護,就會被消極保守的思想破壞殆盡。現在讓我來教你一些管理和發展創意的技巧吧!

1、不要讓創意平白飛掉,要隨時記下來

我們每天都有許多新點子,卻因為沒有立刻寫下來而消失了。一想到什麼,就馬上寫下來。

有豐富的創造心靈的人都知道,創意可隨時隨地翩然而至。不要讓它無緣無故地飛走,錯失了你的思想結晶。

2、定期複習你的創意

把創意裝進檔案中。這種檔案可能是個櫃子,是個抽屜,甚至鞋盒也可以用。從此定期檢查自己的檔案。其中有些可能沒有價值,就幹脆扔掉,有意義的才留下來。

3、繼續培養及完善你的創意

要增加創意的深度和範圍,把相關的聯合起來,從各種角度去研究。時機一成熟,就把它用到生活,工作以及你的將來上,以便有所改善。

當建築師得到一個靈感時,會畫一張藍圖;當廣告商想到一個促銷廣告時,會畫成一係列的圖畫;當做家寫作以前,也要準備一份提綱。

你要設法將靈感明確、具體地寫出來,因為,當它具有具體的形象時,很容易找到裏麵的漏洞,同時在進一步修改時,很容易看出需要補充什麼。

接著,還要想辦法把創意推銷出去,不管對象是你的顧客、員工、老板、朋友、俱樂部的會員、以至於投資人,反正一定要推銷出去才行,否則就白費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