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瘋狂的漸凍計劃(2 / 3)

北慈冷靜依舊:“早在動物園外你對我和女兒不屑一顧絕塵而去的那一刻,我們前世今生的緣分就已經斷了。”文聯的領導在叫北慈,北慈走了幾步,又回過頭說:“你不知道我多感謝你送給我的電腦,感謝這幾年日複一日的寂寞和絕望。如果沒有這些,此刻我還在小鎮靠著回憶苦度歲月呢。”

陳光信息又響了,還是劉薇: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吧。我的漸凍計劃是假的,我根本不會愛上什麼外國人,隻是你的態度讓我懷疑你的誠意才投石問路而已。現在一切水落石出,如果你以為羽翼已豐我沒能力奈何你,那就走著瞧好了!

情迷“蝗神爺”

情迷“蝗神爺”

一、誰的野種?

康熙年間,關東腹地有一個叫張莊的大村落,這一天,平靜的村子裏爆出了一個驚天大醜聞,寡婦張氏的女兒青梅大了肚子!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很快,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十裏八村,人們咂嘴歎息的同時也在紛紛議論,青梅貌美如花,舉止行為溫柔守禮,她懷的是誰的野種?

剛強的張氏倒下了。她20歲守寡,含辛茹苦帶大了青梅,最近鄉裏名流正在聯名向朝廷申請為自己立貞節牌坊,這可是她多年來的最大願望,在這節骨眼上女兒出了這件醜事,十足十在張氏爭強好勝的臉上狠狠抽了一個大耳光,那貞節牌坊,還立得起來嗎?

張氏咽不下這口氣,立誓要找出那奸夫泄恨,可無論她怎麼逼問責罵,青梅就是咬緊了牙關一聲不吭,張氏氣極,這天熬了一碗打胎藥捏著青梅的鼻子硬灌,青梅死活不肯喝,藥汁濺了兩個人滿身,看娘的心腸如此剛硬,青梅才哭泣著說:“娘!孩子不能打掉啊!這孩子是……是蝗神爺的!”

蝗神廟,是附近方圓幾十裏唯一的廟宇,這張莊一帶的黑土地肥沃得攥一把吱吱冒油,可要是趕上蝗災年頭就會顆粒無收,因此人們對於蝗神的供奉從來不敢怠慢。

那蝗神爺的塑像儒雅俊美,鄉裏女孩們暗中都把未來的如意郎君跟他連了相,可現在青梅居然說孩子是神仙的,這不是太荒唐了嗎?

看著母親冰冷的目光,青梅含淚說了一件事。

那還是幾個月前,青梅去山上挖野菜,路上碰到蝗神廟裏的小和尚方明,他正在跟鄉紳劉良臣采集草藥,青梅心裏暗喜,廟裏沒人,正好去拜拜蝗神爺。

青梅跪在神像前祝禱了很久,希望也能找個跟神仙一樣俊朗仁厚的相公,這時一陣困倦襲來,她趴在蝗神爺的膝上睡著了。

迷迷糊糊做了一個夢,夢中和蝗神爺成了親,還入了洞房,醒來時還真的覺得身體有點異樣,可出於少女的羞怯,青梅隻能把這件離奇的事埋在心底。想不到竟然由此珠胎暗結,大了肚子。

張氏用盡了手段,終於從女兒嘴裏知道了“奸夫”的名字,可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消息風一樣傳開,村人們疑信參半,有的急忙去廟裏燒香叩拜,有的怪神仙不自尊重,也有不信邪的悄悄跟張氏說:“這事透著邪門,是不是那方明小和尚冒了壞水,害了青梅,又把黑鍋讓蝗神爺爺替他背著?”

二、家破人亡

別說,張氏也想到了這一點,她忽然記起來,有幾次帶著青梅去蝗神廟燒香,那方明和尚看青梅的目光的確有點異樣。可這和尚懦弱膽小,竟然有這麼大的膽子?

張氏找到大鄉紳劉良臣,托付他為女兒查證這件事,可就在這個緊要關頭,那蝗神廟裏卻進了賊人打劫,方明大概是受了驚嚇,他瘋了,啞了!成天瘋瘋癲癲,見了人就用手指著喉嚨,張大了嘴卻喑啞得隻聽見“嘶嘶”的聲音,還把樹葉子一把一把往嘴裏塞,人們猜測著,難道是因為做了虧心事,遭了報應?

鄉鄰們眾說紛紜,張氏最怕的事也來了。

這一天幾個鄉紳來到她家,連連搖頭咂嘴:“可惜啊,本來牌坊的事都已經準奏了,因為你教女不嚴……唉!”

張氏全身的骨頭仿佛被抽了出去,立刻就軟成了一攤泥,青梅撲過去跪在劉良臣腳邊淚如雨下:“叔叔,傷風敗俗的是我,跟我母親無關啊!”劉良臣看著他們母女,為難地搖了搖頭。

張氏躺在床上哭著罵著,一直折騰到暮色朦朧,青梅靜悄悄奔向了後山的蝗神廟。這一去直到月上柳梢的時候才回來,她的腳步輕飄飄的,眼睛直勾勾地,整個人像沒了魂似的。

午夜時分,村子裏驀然人聲鼎沸,張氏母女爬起來一看,隻見半山腰火光衝天,居然是蝗神廟起了大火,眾人幾次要進去救火,都因為火勢太大衝不進去,那方明不見蹤影,想來一個瘋啞的人,哪裏逃命去,一定是燒死在裏麵了。

青梅在房裏直哭了一夜,第二天天色大亮,還沒聽見張氏房裏的響動,她推開母親的房門,隻叫得一聲苦,那張氏高高地懸掛在房梁上,已經死了。

青梅抱著母親大聲號啕,哭著哭著覺得肚子一陣絞痛,她艱難地趴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邊磕邊說:“娘啊,您魂靈千萬別走遠,等等不孝的女兒。”就爬起來踉踉蹌蹌跑出了屋子。

中午時分,進山打柴的村民發現,青梅也死了。她吊在了蝗神廟後一棵老榆樹上,眼睛睜得大大的,身形已經恢複了從前的瘦削。蝗神廟成了青山翠穀間一片白地,微風拂過,瓦礫堆還在冒著嫋嫋的炊煙。

村民們驚歎著惋惜著,才要抬走青梅,從老榆樹裏傳出呱呱的兒啼聲,人們湧過去一看,那樹洞裏躺著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嬰!看樣子是才出生的。人們恍然大悟,看看青梅癟癟的肚子,這一定就是蝗神爺和青梅的兒子了。

幾個老成持重的鄉紳商量,這孩子來曆不明,隻怕是個妖孽,弄死得了,可圍觀的村民卻紛紛反對,尤其是劉良臣的夫人態度最為激烈,她是出名的慈悲心腸,看著孩子幾次紅了眼圈:“蝗神爺一直靈驗,現在咱們燒了他的屋子逼死他的女人,再要弄死他的孩子,隻怕要大禍臨頭了!”眾人不由得點頭稱是,劉夫人又說:“孩子我就收養了,他們娘倆的喪事,大家都出一把力氣操辦了吧!”

人們交口稱讚劉夫人賢明,青梅母女下葬後,孩子就正式進了劉家宗祠,起了名字叫小蝗。

三、大禍臨頭

小蝗漸漸長大,劉良臣夫妻對他視如己出,這劉良臣略通武藝,從小就親自教小蝗習文練武,孩子順利地成長。

過了幾年,朝廷為了安撫漢人,委派一批當地賢士管理地方事務,眾人聯名保舉了威望最高的劉良臣為地方官,劉良臣通曉官場之道,很快就得到提拔,從此他就帶著妻兒離開了家鄉,一直輾轉在外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