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以殺止殺(2)(1 / 3)

自從二李成名之後,但凡有大李或者小李的對局,都會成為職業棋手們關注的焦點,這一點在任何一個圍棋強國均沒有分別。事實上從產生了圍棋高手的那一天起,潮流就是跟著高手們而動的,甚至一度連棋風也隨著有限的幾位高手轉動,形成一代棋手同一棋風的格局,當真是高手手下皆潮流。

不過當前國內正處於鼎盛時期的棋手大致有兩代半左右,自然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堪稱前輩的李玉彬走的是鑽取實地的道路,以強力洗空聞名,與當年的剃刀阪田略有幾分相似。至於稍晚一些的幾位高手則呈現出五花八門的棋風來了,這幾位都是與大李同時代的棋手,甚至出道時間也基本相當,正是中國第一人與當年日本六超直麵對壘、競爭天下最強棋手的之時。那時的圍棋界便如先秦的文化,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也極度影響力一代棋手的風格。

然而再往後,韓國大李師徒橫空出世,尤以大李竟以弱冠之年短時間內奪下數個世界冠軍而笑傲群雄,風頭一時無兩。在他的影響下,其後出道的國內棋手都在研究和學習他,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國際競爭力直線下降,比之所謂“日薄西山”的日本棋手還要差上很多。

或許是痛定思痛、潛心鑽研之後,少年們的棋風才漸漸呈現變化的取勢,慢慢的,用了比前輩更長的時間才產生一定的競爭能力,也開始對上一代棋手的地位進行衝擊。

時至今日,局麵終於有所緩和,除了在頂尖高手間的爭奪還略微遜色之外,國內職業高手的整體競爭能力已經基本形成了集團軍,最明顯的就是在幾個世界大賽的預選賽上,每次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當然,最終冠軍的爭奪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或者說進步是顯然的,隻是步伐遠不足以滿足眾多棋迷的期盼,大家對於中國棋手所獲得的世界冠軍數目明顯不滿,因為就數量而言,中國居然在連官方都認為已經大不如前的日本之後,排名到三國中的最後一位。這對於一個圍棋誕生國、圍棋強國的棋迷而言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事實上職業棋界對此也有著深入的思考,棋手們自覺進行的技術調整就是針對這種情形展開的。不過圍棋同其他的競技項目相比,更加類似軍事活動,是與對手之間的鬥智行為,棋力的提高不會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也因此高手間的對局就更加容易吸引棋手,從中大家能得到更多的思想,尤其是大小李的棋譜更加受到追捧。

方圓與小李之間的對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展開了,從兩人對戰開始的那一刻,棋院的研究室便已經有人到來,比之平常的研究時間大大提前。

最先到來的是國少的幾位小棋手,畢竟他們是距離這裏最近的,其後陸續有在京的棋手到達。中午之前,研究室居然來了超過十位棋手。不過真正的高峰還是下午一點之後出現的,國字號棋手大多出現在研究室,四位網絡編輯忙著傳遞國手們的信息給散布於全國各地的網絡棋迷,一時間研究室內相當熱鬧。

到了下午一點鍾的時候,三星杯的首輪比賽大多進程不快,多的不過盤麵上寥寥百十手而已,而最快便是方圓與小李之間的對局了,此刻正是中盤激戰的時刻,盤麵共落下了一百四十八手棋,讓景奇不由感歎道:“這兩人下得未免太快了!”

事實也是如此,現在是下午續弈的開始,也就是說上午的兩個小時時間裏,平均每分鍾一手棋還多,已然不亞於某些快棋比賽了。

研究室目前分成了幾個團體,主要是針對不同棋局來進行研究,人數最多的便是方圓與小李間的對局,其次是另外幾盤有中國棋手參與的對局,反倒是大李的棋局乏人觀摩。按照某人的話說就是“不忍心觀戰。”

大李的對手是中國棋手周應龍,在座的全都非常熟悉此人了,棋才不錯,本本分分地行棋,風格是老式的本各派,同樣的也就顯得衝擊力不足,除了對大李之外,對戰世界棋壇的任何一位頂級高手都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然而這兩人之間對戰起來卻又不同,本身都是那種老實的行棋風格,下起棋來也總有些讓人昏昏欲睡的味道,所以兩人的棋在對弈過程中多半是不會很惹人注目,但事後分析時則恰恰相反,因為隻有這樣的棋譜才能真正體現出大李的圍棋觀,也是研究他的最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