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
(身為一個中國人,身為守護華夏的天使,我有權利推薦“國家”這首歌,請大家推廣一下~激發我們愛國精神!)
(看這章的時候,把“國家”這首歌放起來吧!)
————————————————————————————————————————————————————————————————————————————————————————————————-
1·鄧世昌獻身大海的英雄事跡自古以來,犧牲在戰場上,一直是愛國軍人引以自豪的誌向。特別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戰中犧牲的鄧世昌就是這樣的人。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這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這就是黃海大戰。戰中,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鬥中最英勇,前後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後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衝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可不幸的是,致遠號在前進中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2·
1931年,邱少雲出身在四川省的一個佃農家裏。他從小生活很苦,11歲那年,家鄉發生了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日子實在無法過了,13歲的哥哥隻得去給地主放牛。爸爸給資本家拉纖,肩膀磨腫了,腿走腫了,好不容易熬到了三個月合同滿,可資本家不守信用,克扣工人的工錢。爸爸是條硬漢子,咽不下這口氣,便領頭鬧事,資本家懷恨在心,趁夜深人靜時下了毒手,將爸爸害死在安溪河裏。
爸爸的慘死,使媽媽受到嚴重的打擊,可為了孩子,她拖著病重的身子掙紮著幹活。邱少雲13歲那年,媽媽也含冤離開了人世。由於哥哥離開家鄉出外謀生,沉重的生活擔子完全落在邱少雲身上。他帶著兩個弟弟,背一個,牽一個,提著媽媽留下的破籃子四處要飯,挨冷受餓,頑強地生活下去。後來,他替地主放過牛,扛過長工,當過學徒,熬了整整8年。1949年12月,他家鄉解放了,邱少雲懷著對黨的感激和對新中國的熱愛,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在部隊—邊苦練殺敵本領,一邊學習文化知識。在革命隊伍這個大熔爐裏,他的思想和意誌得到了鍛煉。他愛聽戰鬥英雄的故事,把他們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了。第二年3月,邱少雲作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的一員,跨過了鴨綠江……不久,他隨部隊開赴平康前線,參加了攻擊敵人“三九一”高地的戰鬥。
“三九一”高地是方圓幾十裏的製高點,工事堅固,火力嚴密,12道密麻麻的鐵絲網,以及星羅棋布的地堡和地雷。為了出其不意地攻擊“三九一”高地,我軍派500名誌願軍戰士利用黑夜作掩護先秘密地運動到“三九一”高地外圍,潛伏在一片開闊的草叢裏,待到第二天黃昏突然向敵人陣地發起衝擊。邱少雲接受了任務,與戰士們一起秘密地潛伏在草叢裏,他們班埋伏在整個部隊的最前頭,距離敵人工事隻有20米,不能互相說話,不能站起來坐起來,一直伏在草叢中,屏聲息氣,注視著高地上敵人的動靜。
到第二天早晨,他們已埋伏了一個夜晚,覺得十分疲乏,腰腿酸痛得厲害,露水全打濕了衣服,大家堅強地堅持下去,一動也不動。
大約中午時分,狡猾的敵人對陣地的情況有所警覺,幾架敵機尖叫著飛到草叢地上空,在不斷盤旋,接著扔下一排燃燒彈,落在潛伏區附近,一時間黑煙滾滾,大火熊熊。
“不能動!一定要嚴守潛伏紀律!”戰士們暗暗下決心,用目光互相鼓勵。500名英勇無畏的戰士紋絲不動,陣地依然像沒有一個人那樣平靜。
敵機又一陣瘋狂掃射,臨走又扔下一排燃燒彈。一顆燃燒彈在邱少雲身後爆炸了,燃燒著的汽油濺到邱少雲身上,身上的偽裝、衣服立刻燒著了。“哇——哇!”他的左側,傳來了急促的蛙叫聲。
“嘰——嘰!”他的右側,傳來了緊迫的鳥叫聲。
這是戰友們用暗號發出的呼喚,他們不住地向邱少雲示意,趕快將大火弄滅。但邱少雲卻異常平靜,他向戰友們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