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心語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林中的鳥和籠中的鳥同在啼叫,但前者禮讚的是自己,後者歌唱的是牢籠。通往“自由王國”的簽證,懦夫和懶漢是永遠得不到的。不過換一種說法來講,自由因人而異,黃鶯習慣無拘無束的廣闊天地,畫眉習慣它那個小籠子,在各自心裏它們都是幸福的,尊重差異,不能用你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黃帝問路
上古時代,黃帝帶領了六位隨從到貝茨山見大傀,在半途上迷路了。他們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
黃帝上前問道:“小童,貝茨山要往哪個方向去,你知道嗎?”
牧童說:“知道呀!”於是便指點他們路向。
黃帝又問:“你知道大傀往哪裏嗎?”
他說:“知道啊!”
黃帝吃了一驚,便隨口問道:“看你年紀小小,好像什麼事你都知道不少啊!”接著又問道:“你知道如何治國平天下嗎?”
那牧童說:“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樣,隻要把牛的劣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天下不也是一樣嗎?”
黃帝聽後,非常佩服,真是後生可畏,原以為他什麼都不懂,卻沒想到這小孩從日常生活中得來的道理,就能理解治國平天下的方法。
感悟心語
有些在銷售領域多年的“老前輩”,總喜歡倚老賣老,開口閉口:“以我十幾年的經驗……”,來否定新人的創見,以為後輩太嫩,社會閱曆不多,絕對要對他們服從。其實,“老前輩”的經驗值得後輩學習,但年輕一代的新見解、新創見,不也是值得“老前輩”研究及重視的嗎?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兩代人的思想交流,一定可以惠及大家。
“聖人”的命運
森林裏住著一隻獅子。最近運氣不好,老是捉不到獵物。最後它想出了一個辦法:它一邊用嘴巴吹路上的土,一邊往前走,讓人看了以為它是一位修行的聖人,以騙取動物們的信任和接近。
獅子看到前麵樹上有一隻猴子,吹土就吹得更加起勁了。它一邊吹一邊朝那棵樹走去。猴子老遠就看見獅子在朝自己走來。一會兒,獅子來到了樹下。猴子問:“大王,這是怎麼回事?你為什麼一邊吹土一邊往前走?”
獅子回答說:“好兄弟,我這一輩子殘殺了許多動物。我想,自己老了,應該為自己的過去懺悔贖罪。這地上生活著許許多多小生命,如果我不用嘴巴吹一吹,一腳踩下去準會踩死許多小生命。”
聽了獅子的話,猴子大為感動。它從樹上下來,準備給獅子磕頭。獅子一看時機來了,一口就把猴子咬住。現在,猴子知道自己太愚蠢了,上了獅子的當。它十分難過,但是它急中生智,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獅子聽到猴子的笑聲覺得很奇怪,問:“你死到臨頭還笑什麼?”
猴子回答說:“大王,誰在這個時候笑誰就能上天堂。如果您笑了,您也能上天堂,而且還能贖清以前所有的罪孽。”
聽了猴子的話,獅子信以為真,張開嘴巴哈哈大笑起來。猴子一看脫身的機會到了,就縱身一跳,跳到了樹上。它坐在那最高的樹枝上,哇哇地大哭起來。
到手的獵物又飛了,獅子心裏後悔極了。它已經餓了三天,好不容易抓到了一隻猴子,可是自己卻是這麼愚蠢,白白地讓它跑掉了。獅子心裏非常難過,看到猴子在樹上哭個不停,不由奇怪起來。它問猴子:“哎,猴子,該哭的時候你笑;現在死裏逃生,該笑了,可是你又偏偏哭了起來。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猴子說:“大王,如今在這個世界上,就是連您這樣的百獸之王也不得不靠假裝成聖人來過日子,對此我感到很傷心。”
感悟心語
在如今的社會,為了適應競爭把自己誇大為“聖人”,但一到頭來,倒黴的還是自己,真是可悲可歎!
一位美國的調色師
美國人願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他們不輕易敲主管的門,因為敲了主管的門,主管的話就會成為他們的一個框架,會影響自身的想象力。日本人也不輕易敲主管的門,他們認為如果去敲主管的門,就會被主管認為很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