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粗獷的真誠
鄉下,有這樣一個愛情故事。
塬上缺水。塬上人得往返十餘裏山路挑水。
一天,一個女孩挑水不慎跌倒了。一個人走過去了,又一個人走過去了,一個啞巴走近了這女孩,也隻有啞巴看見了這個女孩,幫女孩挑水。
天天挑水。在這條路中,有啞巴,也有女孩。啞巴在後,女孩在前。女孩一個微笑,啞巴與女孩有了挑一擔水後的愜意。時間長了,啞巴挑水,女孩相隨,女孩就有了溫馨的感覺。
愛意不是挑水,啞巴不讓女孩挑水,啞巴挑水是愛意。啞巴挑一擔很重的水。啞巴不會說“感受愛,誰會覺得累呢?”
女孩說:“挑一擔水我親你。”
女孩一句很土的話,啞巴肩上的重量就輕了。
啞巴挑水,女孩采摘一片樹葉,水就不蕩了。女孩心中的漣漪一蕩一漾,在這條路上,啞巴一曲一伸的手指,搖頭點頭,比比畫畫,女孩能聽到最溫柔的情話。
沒有花前月下,沒有柳蔭長堤,有的是兩人相伴走過的山路。啞巴並未送女孩一座金山,啞巴送女孩關懷動人心弦,直到溫暖千裏之外一顆旁人的心。
一份粗獷的真誠,毫無矯飾地宣泄,咋這樣懾人心魄呢?
感悟心語
不能隻考慮得到的與付出是否等價,而應重視付出的是否真誠,得到的是否無愧。
12顆真誠的心
礦工下井刨煤時,一鎬刨在啞炮上。啞炮響了,礦工當場被炸死。因為礦工是臨時工,所以礦上隻發放了一筆撫恤金,不再過問礦工妻子和兒子以後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喪夫之痛之後是來自生活上的壓力。她無一技之長,隻好收拾行裝準備回到那個閉塞的小山村去。那時礦工的隊長找到了她,告訴她說礦工們都不愛吃礦上食堂做的早飯,建議她在礦上支攤兒,賣點早點,一定可以維持生計。礦工妻子想了一想,便點頭答應了。於是一輛平板車往礦上一支,餛飩攤兒就開張了。8毛錢一碗的餛飩熱氣騰騰,開張第一天就一下來了12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吃餛飩的人越來越多,最多時可達二三十人,而最少時從未少過12個人,而且風霜雨雪從不間斷。時間一長,許多礦工妻子都發現自己的丈夫養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下井之前必須吃上一碗餛飩。妻子們百般猜疑,甚至采用跟蹤、質問等種種方法來探求究竟,結果均一無所獲。直到有一天,隊長刨煤時被啞炮炸成重傷。彌留之際,他對妻子說:“我死之後,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餛飩。這是我們隊12個兄弟的約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們不幫誰幫。”從此以後每天的早晨,在眾多吃餛飩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來去匆匆的人流不斷,而時光變幻之間惟一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12個人。
時光飛逝之間,當年礦工的兒子長大成人。而他飽經苦難的母親兩鬢斑白,卻依然用真誠的微笑麵對著每一個前來吃餛飩的人。那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與善良。
更重要的是,前來光臨餛飩攤兒的人,盡管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12個人。穿透十幾年歲月滄桑,依然閃亮的是12顆金燦燦的愛心。
感悟心語
有一種約定由真情鑄造;有一種約定可以穿越出世間最昂貴的時光抵達永遠。這種約定就是愛。
聖誕節的禮物
在裏約熱內盧的一個貧民窟裏,有一個男孩,他非常喜歡足球,可是又買不起,於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從拉圾箱揀來的椰子殼。他在巷口裏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當他在一個幹涸的小塘裏猛踢一隻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男孩子踢得很是那麼回事,就主動提出送給他一隻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後踢得更賣勁了,不久,他就能準確地把球踢進遠處隨意擺放的一隻水桶裏。
聖誕節到了,男孩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聖誕禮物送給我們的恩人,就讓我們為他祈禱吧。”
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隻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圃裏,開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時候,從別墅裏走出一個人,問小孩在幹什麼,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珠的臉蛋,說:“教練,聖誕節到了,我沒有禮物送給您,我願給您的聖誕樹挖一個樹坑。”
教練把小男孩從樹坑裏拉上來,說,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明天你到我的訓練場去吧。
三年後,這位17歲的小男孩在1958年世界杯上率領巴西隊第一次捧回金杯。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感悟心語
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並且在鋪成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天才之路如此,普通人的成才之路又何嚐不是如此?
盲女
見過她的人,都說她長得美。可惜她與丈夫都是盲人。但他們生活得很幸福,夫妻恩愛有加,心心相印,在無光的世界裏尋找著人生的亮點。溫馨的生活像一條透澈的小溪,在夫妻間靜靜地流淌。終於有一天,小溪泛起了微瀾。
這天傍晚,丈夫像喝多了酒,進門便高聲喊:“我快要擺脫黑暗了,醫生說我複明有望!”
盲女高興極了,她動情地分享著丈夫的喜悅。“到那時,我會帶你滿世界遊個夠。”
盲女聽著聽著,臉上的喜悅漸漸消失了。
次日,她找到那位醫生,落實丈夫所言。醫生問:“你希望丈夫複明嗎?”盲女點點頭。醫生提醒說:“據我所知,在眾多盲夫妻中,若一方複明,極可能會拋棄對方,你是否想過這一點?”
盲女說:“即使真的出現那種情況,我也無悔。隻要他能夠複明,我自己寧願獨守漆黑的世界。”
醫生感歎不已,但又不得不告訴盲女,她的丈夫無絲毫複明的希望。當時由於怕傷其心,才未講明實情。
盲女壓根兒不願接受這個現實。丈夫是個血性男兒,剛剛燃起的複明之火瞬間熄滅,他一定會絕望得發瘋。她懇求醫生永遠向丈夫隱瞞實情,以慰藉他那顆渴望複明的心。
醫生被盲女的誠心所動,答應了她的請求。這時,醫生突然發現盲女的瞳孔中有亮點閃動,這是複明的先兆。“啊,小姐的眼睛倒是複明有望。”醫生檢查後驚喜地告訴盲女,隻要認真接受治療,複明指口可待。
盲女喜出望外,興奮得兩手發抖,但她很快又冷靜下來:自己一旦複明,不就會像別的女人一樣,在大街上左顧右盼,用眼光親吻滿世界的俊男。自己能夠抵擋得住誘惑嗎?或許有一天,自己可能會背叛丈夫,成為他人之妻。把丈夫一個人留在無奈的漆黑世界裏,豈不是太殘酷、太無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