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去變得可愛(3 / 3)

我選擇留給你一個不再回頭的背影,不代表我不想折返身去永遠纏綿地擁抱你;我選擇退出一個和你廝守到老的結局,不代表我心裏不想和你一起實現這個夢想。就好象選擇你,是因為愛你。不選擇你,一定還是因為愛你。我在得到的同時失去,卻在失去的同時也得到別樣的永遠。艱辛和苦澀不必言說,夢想似乎仍然在不遠不近的地方等我,而幾年裏所閱曆過的一切給心靈帶來的豐富感是我最大的滿足。生活著,工作著,忙碌著,有快樂,有苦澀,但終究是自己獨一的人生,都說執著最苦,也許是吧!苦中的樂,更能真切體會到人生至美的風景。

感悟心語

有很多事,都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的。有很多人也是,有時我們會因為某種原因而相聚,而相離。該放手就放手吧,免得再遭受愛情的痛苦。

拾麥穗

有三個年輕人一起來到一塊麥田邊上,他們打賭:看誰能揀到麥田中最大、最飽滿的麥穗,條件是每個人隻能走一遍,隻能作唯一的一次選擇,不能有回頭的機會。第一個下田不久就選中了一穗,它花費的時間是最短的;第二個走了一半左右也選擇了一穗:第三個在快到麥田的盡頭才挑到了自己最中意的一穗,而他花費的時間也是最長的。

感悟心語

其實,人生的道路就如同這塊麥田,人生的選擇就像在麥田裏揀麥穗一樣。從一開始就麵臨著選擇,每一次選擇都隻有一次機會,沒有任何回頭反悔的餘地。

獅子與鼬鼠

有一次,一隻鼬鼠向獅子挑戰,要同他決一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怎麼,”鼬鼠說,“你害怕嗎?”

“非常害怕,”獅子說,“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感悟心語

“和老鼠比賽的麻煩在於,即使贏了,對手仍然是一隻老鼠。”對於低層次的交往和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顧的。在鬥爭中尤其如此。你如果與一個不是同一重量級的人爭執不休,就會浪費自己的很多資源,降低人們對你的期望,並無意中提升了對方的層次。這就如同下棋一樣,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會很輕鬆,你也很容易獲勝,但永遠長不了棋藝,而且這樣的棋下多了,棋藝會越來越差,所以好棋手寧可少下棋,也盡量不和不如自己的人較量。

冠軍比賽

一位抨搏擊高手參加錦標賽,自以為穩操勝券,一定可以奪得冠軍。

出乎意料之久,在最後的決賽中,他遇到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竟盡全力出招攻擊。當對方打到了中途。搏擊高手意識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有選擇地打中自己。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這個搏擊高手慘敗在對方手下,也無法得冠軍的獎杯。

他憤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師父,一招一式地將對方和他搏擊的過程再次演練給師父看,並請示師父幫他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他決定根據這些破綻,苦練出足以攻克對方的新招。決心在下次比賽時,打倒對方,奪取冠軍的獎杯。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道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道線的情況下,高潮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有像師父所說的辦法,能使地上的線變短呢?最後,他無可奈何地放棄了思考,轉向師父請教。

師父在原先那道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比較,原先的那道線,看嚴看來短了許多。

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關鍵,不僅僅在於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如果你不能在要求的情況下使這條線變短,你就要懂得放棄從這條線上作文章,尋找另一條更長的線。那就是隻有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就如原先的那道線上一樣。也就在相比之下變得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強,才是你需要苦練的根本。”

徒弟恍然大悟。

師父笑道:搏擊要用腦,要學會選擇,攻擊其弱點,同時要懂得放棄,不跟對方硬拚,以自己之強攻其弱,你就能奪取冠軍。

感悟心語

在獲得成功的過程中,在奪取冠軍的道路上,有無數的坎坷與障礙。需要我們去跨越、去征服。人們通常走的路有兩條:一條是學會選擇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正如故事片中的那位搏擊高手,可找出對方的破綻,給予其致命的一擊,用最直接、最銳利的技術或技巧,快速解決問題。另一第路是懂得放棄,不跟對方硬拚,全麵增強自身實力,在人格上、在知識上、在智慧上、在實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長,變得更加成熟,變得更加強大,以己之強攻敵之弱,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錢學森的放棄

1950年,為了回國參加祖國的科學建設,錢學森毅然決然放棄了國外的優厚生活待遇,放棄了他在國外科技界正如日中天的學術地位和學術頭銜,衝破了美國反動勢力的種種迫害和打擊,經過五年的不屈抗爭,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回國後,他又把滿腔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夜以繼日的忘我工作,把自己全部的熱血和智慧,奉獻給祖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而今,他為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被一些報刊譽為中國“導彈之父”,這原本也是當之無愧的,錢學森又放棄了。他說:導彈是大家研製出來的,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所以不希望新聞界這樣宣傳我。許多人想去采訪他,寫他的傳記、報告文學,都被他謝絕了。老科學家虛懷若穀,淡然麵對榮譽。

錢老不僅放棄了榮譽,而且放棄了許多物質上的利益。單位要給他建房,他堅決不同意,因為“我不能脫離廣大科技人員”;100萬港元的巨額資金支票,他看都未看,就全部捐給了西部的治沙事業。至於題詞留念,為人寫序,參加鑒定會,出席開幕式,剪彩儀式,出國考察,兼任名譽顧問、名譽教授這些可以名利雙收別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他更是一概推辭。因為,一是他對這些事情看得很淡,二是他要靜下心來,抓緊一切時間,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專心工作。這才是他的最大樂趣,也是他畢生的不懈追求。

感悟心語

放棄自己的榮譽,造福別人,這種精神是崇高的,而這樣的人也是受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