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禮物(3 / 3)

在一次圍猴的過程中,有一個大母猴抱著一個小猴突圍出來了。這個母猴突圍的時候,背著一個別人的猴,自己還抱著一個自己的猴。跑到一棵枯樹上,再沒有地方可跑了。一個獵人拿著槍和另外一個老獵人,兩個人,對著猴就瞄準。正要開槍的時候,這個母猴對他們做了一個手勢,類似於“暫停”的手勢。一個猴能做出這樣的手勢來,這猴幹什麼呢?它給它那兩個小猴喂奶,這倆獵人就想,它喂奶就等一會兒吧,就讓母猴給小猴喂奶吧。那小猴可能也不太餓,吃了幾口不吃了。這時候那個母猴就把那些枯樹葉摘下來,把自己的奶水擠擠,擠到這個樹葉上,把這個樹葉放到小猴能夠到的地方,放了很多的樹葉。最後這個母猴麵向著兩個獵人,就把自己的臉一捂,它好像在說:開槍吧。這兩個老獵人再也舉不起槍來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麵對的不是動物,是一個母親,從此老獵人再也不狩獵了。

感悟心語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為了她們的子女,她們能克服任何困難,哪怕是麵臨死亡她們都不懼怕。

愛的位置

一天,老教授在授課時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國王有三個兒子,他很疼愛他們,但不知傳位給誰,最後,他讓三個兒子回答“如何表達對父親的愛”。大兒子說:“我要把父親的功德製成帽子,讓全國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頭上。”二兒子說:“我要把父親的功德製成鞋子,讓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在支撐著他們。”三兒子說:“我隻想把您當作一位平凡的父親,永遠放在我的心裏。”最後,國王把王位傳給了三兒子。

教授講完,問課堂裏的學生們:“寒假給父母洗過腳的同學請舉手。”這是他放假前布置的作業,沒有做到的同學扣德育分。

一百多雙手齊刷刷地舉了起來,隻有坐在最後的一位同學沒舉手。教授問是何故,該同學啞口無言。

教授的口氣有點嚴厲:“你是不是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了?”

“我很想給父母親洗一回腳,可是……”

“可是什麼,不要給自己找借口!”

“我的父母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雙腳,我隻能給他們洗頭……”

空氣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裏靜得能聽到心跳聲。

感悟心語

愛的位置不在嘴裏,不在頭上,也不在腳下,隻在心中,在我們時刻關愛他人的細小行為中。

交朋友

兔子把腳給紮破了,整整一個星期它不能走動。刺蝟便用身上的刺替兔子背來了漿果、菜葉子,送來了許多幹糧,直到兔子痊愈。於是兔子說:“謝謝你,刺蝟。讓我與你交個朋友,同意嗎?”

“當然行,”刺蝟說,“好的朋友就該結交。”

一天,兔子上刺蝟家作客,路上碰見了小鬆鼠,便停下和小鬆鼠打招呼。

“你最近在幹什麼活?”鬆鼠問兔子,“我可不喜歡懶漢。”

“唉喲,小鬆鼠,你這身皮毛真太漂亮了,背上還有一道暗色花紋。讓我與你交個朋友好嗎?我和刺蝟交過朋友,可我不喜歡它,多刺的家夥。”

“好吧,”鬆鼠說,“不過今天我還有許多工作,改天再談吧。”

“哎,鬆鼠,你腮幫子怎麼鼓鼓的,牙痛?”

“不,那是核桃。”

“核桃?在哪兒?”

“在我嘴裏。”

“你總是含著核桃過日子嗎?”

“怎麼會呢。我得把它們去殼、曬幹,然後放入我們的小倉庫,預備著過冬。我得走了,以後再和你閑逛,現在我們大夥在收集核桃。”

過了一星期,兔子到鬆鼠家作客,路上遇到了黃鼠,兔子便上前說:“瞧你多棒,能像個木頭橛子似的直站著,我和鬆鼠交過朋友,可它太嚴肅了。還是和你交朋友好,行嗎?”

“交朋友就交唄!”黃鼠同意了。

“剛才你為什麼吹口哨?”

“我喜歡呀。”

“教教我好嗎?”於是黃鼠花了很長的時間在那兒努力教兔子吹口哨,最後黃鼠揮揮手說:“你這樣可不行,應該吹,可你是吱吱尖叫。”

“你吹得不也和我一樣啊!”

“好吧,既然你會了就吹去吧。”黃鼠有些生氣,說著便鑽入了穴洞。

兔子在穴洞邊坐了會兒,便起身去森林。在池塘邊它看見了小狗。

“哎,小狗,等等我!”

“叫我幹嗎?”小狗問,“有什麼事說快些,我忙著呢。”

“你在幹嗎?”

“我得去看護那群鵝。”

“是這樣。對了,你怎麼這般長毛蓬鬆的模樣?”

“我生來就這樣。”

“我真喜歡你,”兔子說,“我和刺蝟交過朋友,後來又與鬆鼠和黃鼠交了朋友。現在我不想與它們交朋友了,你比它們都好,和我做朋友好嗎?”

小狗看了看兔子,然後生硬地說:“不,我不想與你做朋友。”說著就朝池塘的另一個方向跑走了。為什麼小狗不願與我交朋友?兔子感到很驚訝。

感悟心語

如此做法,就把友誼當成兒戲了,怎麼能得到可貴的友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