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樹立起的豐碑(2 / 2)

年輕人聽了非常高興,謝過高僧,就欣然下山了。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戶農家,男主人為他開門時,他仔細看了看,男主人沒有赤腳。

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沒有人赤腳為他開門。

也不免有些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來,投宿無數,卻一直沒有遇到高僧所說的赤腳開門人。他開始對高僧的話產生了懷疑。快到自己家時,他徹底失望了。日落時,他沒有再投宿,而是連夜趕回家。到家了時已是午夜時分。疲憊至極的他費力地叩動了門環。屋內傳來母親蒼老的聲音:“誰呀?”

是我,媽媽。”他沮喪地答道。

門開很快打開了,一臉憔悴的母親大聲叫著他的名字把他拉進屋裏。在燈光下,母親流著淚端詳他。

這時,他一低頭,驀地發現母親竟赤著腳站在冰涼的地上!刹那間,靈光一閃,他想起高僧的話。他突然什麼都明白了。

年輕人淚流滿麵,“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麵前。

感悟心語

不管你是怎麼的失意與落魄,母親的懷抱永遠是你可以停泊棲息的港灣。

遺囑

從前,有一個老頭,他臨終時叫來5個兒子,對他們說:

“孩子,我快要死了,臨死前,我要給你們講一個寓言,你們要用心聽,聽完後要解釋給我聽。”

兒子們不知道老頭要講什麼,都恭敬地站好,老頭用目光掃視了一下他們,就開始講了:

“森林裏有棵橡樹,很高很粗,樹枝上結滿了果實。它的根很深,吸收著地下的養份,暴風吹了它多少次,也吹不倒。

“有一天,一個樵夫來到森林裏,看中了這棵橡樹,就卷起袖子,砍起樹來。天快黑時,他砍倒了大樹。他把樹枝砍光,把樹枝拖到木匠作坊裏,鋸成木板,裝上大車,運走了。回家後,他用木板做了一隻木桶,套上箍,每天往桶裏倒滿剛釀好的冒泡酒,然後賣給要辦喜事的農民。就這樣,他過了很多日子。

“時間久了,有一天桶箍壞了,木桶板都鬆了,酒漏光了,於是桶幹裂了。主人沒有及時加上新的箍,木桶板都散開了,後來,孩子們抽走了桶箍,在街上滾圓環,女主人把木桶片和桶底當柴燒了。就這樣,好好的一隻桶,現在無影無蹤了!故事完了,現在你們給我說明這個寓言的意義吧。”

五個兄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了好長時間也沒弄明白父親的意思。

“你們年紀還小,不明白,那麼我來告訴你們,你們聽好:生長著大樹的森林是我們的國家,她是永久的;樹林是人民,人民也是永生的;桶是家庭,木桶片是我們大家,桶箍則促使我們和睦、團結;而酒是快樂。家庭和睦時,生活就幸福。所以,要愛護桶箍,我的孩子啊!”

兄弟們一下都明白了,吻了吻父親的手,說:

“爸爸。我們感謝您的忠告,我們一輩子不會忘記的。”

感悟心語

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而互相尊重,團結和睦是維係家庭的紐帶。

愛心不是偶然的

在波斯尼亞的一個小村莊裏,住著一個名叫弗西姆的婦人,她有兩個可愛的兒子和一個善良的丈夫。她的丈夫在奧地利工作,有一天,她丈夫從奧地利帶回兩條金魚,養在魚缸裏。

不久,波斯尼亞戰爭爆發了,弗西姆的丈夫為國家獻出了生命,而戰火也毀滅了她們的家園,弗西姆隻好帶著孩子到他鄉逃難。臨行前,弗西姆並沒有忘記那兩條金魚,因為那也是兩條生命啊,而且還是丈夫給自己和孩子的禮物。她把金魚輕輕地放入一個小水坑裏,然後出發了。

幾年以後,戰爭結束了,弗西姆和孩子們重返家園。而家鄉仍是一片廢墟。弗西姆不知道怎麼才能使自己的家重見生機。

忽然,她發現在她曾放入金魚的小水坑裏,浮動著點點金光,原來是一群可愛的小金魚。它們一定是那兩條金魚的後代。弗西姆突然間看到了希望,她像看到了丈夫的鼓勵。她和孩子們精心飼養起那些金魚來。她相信,生活會像金魚一樣,越來越好。

弗西姆和她的金魚故事逐漸流傳開來。人們從各地趕來,觀賞這些金魚,當然,走的時候也不會忘記買上兩條帶回家。也許,那金魚象征著希望。沒用多長時間,弗西姆和孩子們憑著賣金魚的收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無法預言金魚的繁衍,那是偶然的,但是,愛心不是偶然的。愛心不管在哪裏開花,終究有一天會在那裏結出果實。

感悟心語

不要放棄任何表達愛心的機會,哪怕隻是拯救兩條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