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人紛紛向前,一探究竟,才發現樵夫手裏捧著的是一片斧刀,根本不是什麼值錢的寶物。
隻見樵夫興奮地將木棍嵌進斧刀,充滿自信地說:“隻要有這柄斧頭,我就可以再建造一個更堅固耐用的家。”
感悟心語
擁有信心就等於擁有了一把鋒利的斧頭,就能征服前方的困難。
最後的結果
1867年,瑪麗誕生於波蘭首都華沙。她的父親是中學的數學和物理教員,母親當過小學校長。瑪麗從小就愛好科學,父親房間裏放著的物理儀器、礦物標本等,都引起了她的興趣。
1890年,瑪麗帶著積蓄下來的錢,隻身來到法國,進入巴黎大學理學院讀書。
在巴黎求學的4年裏,瑪麗以非同凡響的毅力過著一種貧寒卻高尚的生活,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在漫長的冬季,住在頂層閣樓中的瑪麗因寒冷而無法入睡,她便從箱子裏取出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或蓋在被子上,有時她甚至把椅子拉過來壓在被子上取暖。對科學知識無止境的追求,使她忘記物質上的困窘,她似乎被一種神奇的力量驅使著,在科學的海洋裏漫遊,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為實現自己的抱負,她放棄一般年輕女子的快樂享受,過著與世隔絕的枯燥生活,縈繞在她頭腦中的隻有學習和工作。她對自己的要求始終很高,她不滿足一個物理學碩士學位,她還要爭取獲得數學碩士學位,她不斷鞭策自己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奮勇向前。就是憑著這種堅忍不拔、永遠進取的頑強精神,才使她在科學領域裏逐漸顯露頭角,並且最終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
1895年,瑪麗和居裏結婚。以後,人們才開始稱瑪麗為居裏夫人。後來,在世界上他們第一次發現並提取了放射性元素鐳。
居裏夫人是工作條件是比較艱苦的,設備相當簡陋。在提取和尋找鐳的過程中,居裏夫人常常在她的“實驗室”裏搬成袋子的瀝青礦渣,把它們倒在一口大鐵鍋裏,用粗棍子攪拌。
由於居裏夫人隻是理論上推測但無法證明新元素鐳,所以巴黎大學的董事會拒絕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實驗室、實驗設備和助理員,她隻能在校內一個無人使用的四麵透風漏雨的破舊大棚子裏進行實驗。她工作了4年,最初兩年做的是粗笨的化工廠的活兒,不斷的溶解分離,最後剩下的就是鐳。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辛苦工作,8噸小山一樣的礦渣最後隻剩下小器皿中的一點液體,再過一會兒將結晶成一小塊晶體,那就是新元素鐳!
當她滿懷希望抑製住激烈跳動的心朝那隻小玻璃器皿中看時,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噸的瀝青礦渣最後的結果隻是一團汙跡!假如換了別人,也許會很生氣,大發火,然後把那個小器皿連同裏麵的那團汙跡摔得粉碎!但是居裏夫人沒有,幸虧沒有。
居裏夫人疲倦地回到家,晚上她躺在床上,還在想著那團汙跡,想找出失敗的原因:“如果我知道為什麼失敗,我就不會對失敗太在意了。為什麼隻是一團汙跡,而不是一小塊白色或無色晶體呢?那才是我們想要的鐳。”居裏夫人像是對自己又像是對居裏說著。突然,他眼睛一亮:也許鐳就是那個樣子,不像預測的那樣是一團晶體。他們起身跑到實驗室,還沒等開門,居裏夫人就從門縫裏看到了她偉大的“發現”:器皿裏不起眼的那團汙跡,此時在黑夜中發出耀眼的光芒。
這就是鐳——一種具有極強放射性的新被發現的元素!
感悟心語
大多數人因為太早放棄或者把結果想像得過於美好,就與成功失之交臂了。也許當我們被現實的困難壓得喘不氣來的時候,成功的光亮就眼前。
責任
聖西蒙是佛特郡人,佛特郡有一個古老的小鎮,他的家就住在這個小鎮上。聽老人們說,火車很早就經過小鎮,他們的家鄉曾經十分繁榮昌盛,後來經濟蕭條帶走了小鎮的非凡熱鬧,連教堂高高的塔尖上的那四座老鍾也停止了行走。而如今,他們的小鎮百業俱興。人們決定要喚醒那些代表著小鎮悠久曆史的老鍾。在一次全體鎮民的聯席會上,天哪,竟有這麼幸運,
他——一個剛滿18歲的商場見習生,竟被選為每天為鍾開發條並校準時間的人。不知是因為他唱讚美詩唱得動聽,還是因為長得帥……
一個星期後,等滿頭銀絲的鍾表匠莫爾頓師傅修理完大鍾,他就向他討鑰匙。豈料他提出,要他“到鎮上走一遭,看看各種大鍾的情形,談一談體會”,之後才能將教堂老鍾的鑰匙交給他。真是個怪老頭,可他又拗不過他。
這天下班,一路上他開始關注鎮上所有的鍾。還真有新發現,不管是鎮府大廳的,還是銀行、證券交易所的,這些鍾不是停著,就是走得並不準確。他還注意到許多人經過這些鍾時,會捋起袖子對一下手表。他真想大聲告訴他們正確的時間,以便人們不要耽誤了上教堂做晨禱的時間;不錯過證券交易所開盤的時機;不讓焦急等待約會的戀人滿腹失望。
他又信步沿著鐵路走去,高高的路基上有一座黃色的舊磚房,這是馬裏蘭夫婦家。馬裏蘭大叔值完夜班正在休息,馬裏蘭大嬸卻迎風坐在屋前,原來她正在傾聽,傾聽呼嘯的北風是否會帶來遠處奔馳前進的隆隆火車。
“你們沒有表嗎?”他好奇地問。
“有啊。可我們老啦,眼花啦。”
原先,馬裏蘭夫婦可以依據教堂的鍾聲對時間,而如今他們隻能輪流值班來護衛鐵路。離開小屋,他的心不安地翻騰著。
“我們這裏不是缺少鍾,而是缺少責任。”他表述自己的體會。
莫爾頓老人笑了:好,請記住一個開鍾人的責任!”
隨即就將一把粗粗的黃銅鑰匙交給了他。
月色中,他套上沾滿油汙的工裝,獨自一人來到鍾塔下,鑽進漆黑的塔樓,一路攀登上去。從睡夢中驚醒的蝙蝠,或許還有別的動物一陣騷動……然而他聽見自己怦怦跳動的心聲。他一定要讓這古老的大鍾走得像老人們記憶中的那麼準確,全鎮人的分分秒秒都應當滴嗒在同一個節拍上。推開四扇沉重的門,上完發條,抹完潤滑油,一一校準了4個鍾麵上共8根胳膊般粗細的指針。他又用手絹使勁地擦拭鍾麵。他要讓4隻大鍾像運轉良好的機器那樣,永遠保持步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