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文字
1915年1月2日,法國《星期六晚間郵報》上刊登了卡迪克汽車公司的廣告。這篇廣告全是文字,而且篇幅很長——大約有400多字。但這是一篇極好的廣告。“出人頭地的代價”不是“普通的承認”和“公正無私的裁判”,而是“竭力的反對和瘋狂的詆毀。”
當一個人或一種產品被授予先進稱號時,“趕超和妒忌便接踵而至。”
這篇廣告運用了形象的語言闡述了這一觀點。
這篇由麥克曼斯廣告公司的西奧多·麥克曼斯撰寫的廣告文字,始終被認為是最優秀的廣告。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在很多公司領導的辦公室裏仍保留著這一廣告。
廣告文字:在人類活動的每一個領域,得了第一的人必須長期生活在世人公正無私的裁判之中。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種產品,當他被授予了先進稱號後,趕超和妒忌便會接踵而至。在藝術界、文學界、音樂界和工業界,酬勞與懲罰總是一樣的。報酬就是得到公認;而懲罰則是遭到反對和瘋狂的詆毀。當一個人的工作得到世人的一致公認時,他也同時成了個妒忌者攻擊的目標。
假如他的工作很平庸,就沒有什麼人去理會他;如他有了傑作,那就有人喋喋不休地議論他;嫉妒不會伸出帶叉的舌頭去誹謗一個隻有平庸之才的畫家。
無論是寫作、畫畫,還是演戲、唱歌或從事製造業,隻要你的產品沒有打上傑作的印記,就不會有人力圖趕超你,誹謗你。在一項重大成果或一部佳作已完成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失望和嫉妒的人仍會繼續叫喊:“那是不可能的。”外界人早已將惠斯勒稱頌為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之後,藝術領域中仍然流言紛紛,將他們說成是江湖騙子;當人們成群結隊到音樂殿堂向瓦格納頂禮膜拜的人卻氣勢洶洶地叫嚷:“他根本就不是音樂家”;當眾人湧向河邊觀看輪船航行之時,少數人仍堅持說富爾頓決不可能造成輪船。
傑出人物遭到非議,就因為他是傑出者,你要力圖趕上他,隻能再次證明他是出色的;由於未能趕上或超過他,那此人就設法貶低和損害他——但隻能又一次證實他所努力想取代的事物的優越性。這一切都不再新鮮,如同世界和人類的感情——嫉妒、恐懼、貪婪、野心以及趕超的欲望——一樣,曆來就是如此,一切都徒勞無益。如果傑出人物確實有其先進之處,他終究是一個傑出者。傑出的詩人、著名的畫家、優秀工作者,每個人都遭到攻擊,但每個人最終都會擁有榮譽。不論反對的叫喊有多響,美好的或偉大的事物,總會流傳於世,該存在的總是存在的。
感悟心語
如果你足夠聰明的話,當別人攻擊你的時候,你應當把自己降到與攻擊者同樣低的層次,或對此置若罔聞,那樣對你有很多的好處。
小事情
兒女在紐約一家醫院產子。在孩子剛離母腹之時,醫護人員就在孩子的雙腳腕和母親的手腕上,分別戴一個特製的塑料圈圈兒,上麵印有孩子的性別、出生年月日及編號。此後,產婦在醫院期間,每次把孩子從嬰兒室抱給母親喂奶,或從母親處抱回嬰兒室,護士都要核對雙方圈兒上的編號及其他內容。離院之前,護士在最後核對無誤後,為父母親和孩子剪斷那塑料圈圈兒。略為複雜的是,在孩子的腳圈兒上,還有一個小小的裝置,如果孩子在醫院期間,被人偷出醫院或有人試圖剪斷腳圈兒,裝置會自動報警。
我想,在美國的醫院裏,先前一定也發生過“錯子案”,還發生過偷子案,而且不止一起,這才逼著醫院想出這個實實在在的法子。這比高談闊論、坐而論道要切實得多,也有效得多。在美國處理好類似小事情的還有不少。比如,公共場所的門,常常被碰得山響,進門使勁一推,人過任其彈回,如果後麵有人,弄不好來個當頭棒喝。美國人的辦法似乎更簡捷些。設計一種彈簧裝置,門開後,在彈簧作用下,自會慢慢返回,存心想摔門也不行。
感悟心語
隻要采取一點技術措施就可以解決的小事情,與其沒完沒了地埋怨,或激昂慷慨地譴責,不如采取個簡單有效的裝置,隨手解決,來得爽利。我們白白花在口舌上的時間與精力實在太多了,太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