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越多越好
有選擇好,選擇愈多愈好,這幾乎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常識。但是,最近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表明:選項愈多反而可能造成負麵結果。科學家們曾經做了,一係列實驗,其中有一個是讓一組被測試者在六種巧克力中選擇。結果一組中有更多人感到所選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對自己的選擇有點後悔。
另一個實驗室是在加州斯坦福大學附近的一個以食品種類繁多聞名的超市進行的。工作人員在超市裏設置了兩個試吃攤,一個有六種、口味,另一個有二十四種口味。結果顯示有二十四種口味的攤位吸引的顧客較多:242位經過的客人中,60%會停下來試吃,而260個經過六種口味的攤位的客人中,停下來試吃的隻有40%。不過最終的結果卻是出乎意料:在有六種口味的攤位前停下的顧客30%都至少買了一瓶果醬,而在有二十四種口味攤位的試吃者中隻有3%的人購買東西。
感悟心語
過多選項會使人們陷入遊移不定,自責後悔的怪圈。
知己知彼
在張家界爬山,從七星閣下山,看到一個在蜿蜒山路旁歇息的年輕人。他身旁放著一個背袋,裏麵裝滿碎石。年輕人的衣服已被汗水濕透,肩頭處的衣服已經破爛不堪了。年輕人大口喘息著,我和他攀談起來。
年輕人背袋裏裝的是50公斤的碎石,從山腳下邁1600個石階到山頂的施工現場,背一袋4元錢,一天下來可以背4袋……我突然想起在七星閣上,那兩個身著民族服裝的土家族阿妹,她們每陪客人照一張相收取10元錢,最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收入上千元。我對滿臉往下淌汗的年輕人說起土家阿妹賺錢的技巧,而他如此勞累是否心理平衡。年輕人憨憨地說道:“阿妹能做的,我做不了。我隻知道如果連石頭都不背,我就一分錢也得不到。”
感悟心語
人的一輩子,重要的不是渴望做什麼,而是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完美的缺陷
吉吉超市新購進一批高檔杯子,樣式新穎,色調勻稱,超市艾經理相信它們一定能成為一批搶手貨。
然而,奇怪的是,一周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顧客購買的卻很少。看到這麼漂亮的杯子,許多顧客先是一陣驚喜,但當拿到手仔細看過之後,均搖搖頭,放下杯子走開了。
艾經理百思不得其解,就去求教一位心理學家。
心理學家拿起杯子,細細看過之後,便叫經理馬上派人把這批杯子上的蓋子全部取走,但杯子仍放在櫃台上原價出售。
“這批杯子,杯身設計新穎、做工精細,但它們的蓋子卻有一處缺陷,顧客們想買下杯子,卻又總覺得買了吃虧。如今蓋子一去,它們又成為了一批完美的杯子。”
十天後,這批杯子被搶購一空。
感悟心語
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不是來自於對“美”的追求,而是來自於對“完美”的追求。由於刻意追求完美,我們不能容忍缺陷的存在,結果,經常一點小小的缺陷,就可能遮蔽住我們審美的眼睛,使我們的目光滯留在缺陷上,而忽略了周圍其他的美好之處,以致錯過了許多美好的東西。
方丈的智慧
方丈下山遊說佛法。在一家店鋪裏看到一尊釋迦牟尼像,青銅所鑄,形體逼真,神態安然,方丈大悅,若能帶回寺裏,開啟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件幸事。可店鋪老板要價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見方丈如此鍾愛它,更咬定原價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