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承抬起箱子,搬到木屋裏,此刻天色已黑,按以前的習慣,黑夜不能看清自己的劍招,所以不利於練劍,他便會跑到山下玩耍,等到困了再回來睡覺。但現在,他已是寫意境大成,看不見劍招反而更能加強他對劍的感覺,另外,老者離開,他既離不開竹林也不想離開竹林,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練劍,以早日離開這個孤獨傷心之地。
方承找到木劍,在月光下仔細地端詳著它,沒想到這柄自己討厭的木劍,竟是師父口中的天下至寶。方承想到自己對氣息的感應能力,如今才反應過來這能力是有多麼逆天,不僅能讓自己輕鬆地辨別人性,還可以幫助自己感悟劍道。方承默然無語,他也明白,此後的日子,他也沒有什麼說話的理由了,老頭子教給他識字說話,他又在俗世偷偷學了好多凡人的東西,現在看來,這些東西都與他無關了,從此以後,他在這竹林裏,便隻有一事可做,那便是練劍。
方承知道這是他無法逃避也不願逃避的事情,他長舒一口氣,接著提起木劍,閉上雙眼,散出劍勢。
“按師父的話,我現在應該繼續練我的劍勢,並且在修煉過程中不斷體會鞏固自己的劍意,這樣不斷提升劍意修為,早晚可以踏出寫意境。”方承心中想著,當下便將劍勢淋漓盡致的釋放出來,此時明月當空,在月光照射下,方承的四周似乎有一層透明的薄膜,方承劍勢收放之中,薄膜也一放一縮。
“看來我的劍勢已經練得差不多了,應該是我會錯了意,師父讓我繼續練劍,不是為了劍勢,而徹徹底底就是為了磨練我的劍意,我此刻雖是寫意境大成,境界卻不穩,看來隻有不停地練習劍法,於苦修中凝練劍意,才能早日走出寫意境。”
方承心如明鏡,此刻便收起劍勢,垂手站立,透明的薄膜也立刻消失。
“師父留下的劍法,除了我那晚偷學的,隻有護身劍法,七步劍法,遊紋劍法和獵妖劍法四套,我偷學的那些劍法不成套路,就算我僥幸因此入了寫意境,也不能再練了,它不利於我劍意的鞏固,而剩下那四套,獵妖劍法是師父隨性所創,他說過這劍法是垃圾,打獵時對付畜生好使,卻也不利於修行。”方承眉頭微皺,“而護身劍法偏重身周一米見方的防禦,七步劍法在於抓住敵人劍勢走盡的時刻迅速克敵製勝,遊紋劍法則是需要尋找強大對手的劍招縫隙,劍走偏鋒,於險中自保並尋得機會逃跑或反擊。”
“遊紋劍法必須有師父給我對招,七步劍法也是需要充分借助情勢才能演練的奇招。如今我能練的,還是隻有這護身劍法。”方承不覺有些泄氣,但他轉念一想,眉頭又舒展了些許,“這護身劍法練到極致,應該可以助我寫意境圓滿,等到那時,我應該就可以憑空臆想敵人,來借助這遊紋劍法和七步劍法尋求突破。”
方承對自己的想法很是滿意,當下便劍走乾坤,一套護身劍法熟練地施展開來。
這護身劍法強調的是步法微動而保證自身劍勢不跌,起步即是步走乾坤,而後依次踩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等到六十四卦走完便數卦合一,卦位陰陽顛倒,起步走坤乾,再從八卦走到六十四卦,此後八卦為基礎,八個位置相互交替,兩兩組合變換,所以劍招雖然隻是簡單得擋,撐,撥,步法卻變幻莫測,讓人難以捉摸,方承雖接觸劍術有限,卻也知道這套劍法蘊含八卦的大智慧,之間甚至有很多俗世數學中的知識,老者悉心教授,方承勤學苦練,到現在記住了所有的卦位,卻也隻能熟練地走到第一圈的三十二卦。
當然現在情況又有不同,方承進入了寫意境,好似劍勢一起,種種劍招走起來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習慣自然。閉上眼睛冥想片刻,就有一幅完整的八卦圖出現在腦海中,他腦中隻需一個念頭,就可以瞬間演示出一直到三十二卦的步法。
方承有些興奮,因為這護身劍法就連他師父也就隻能走到三圈而已,此刻的他,有信心去嚐試走完第一圈。
果然,半個鍾頭過後,方承便自然得走完了三十二卦,方承腦中自動出現了六十四卦的步法,他嘴角第一次掛起了笑容,也不停頓,接著按腦中的步法走去。
又一個鍾頭後,方承滿意得停了下來,他此刻大汗淋漓,整個人卻興奮得不得了,“果然可行,沒想到劍意竟這麼有用,此刻的我可輕鬆體會劍招去勢,毫不費力地將劍招連貫起來,竟直接走到了第二圈的三十二卦,看來這寫意境確實有逆天之效,有劍意相助,我對劍法的領悟能力提升了數倍,劍勢也收放得更加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