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又是一番打鬧後,便即睡去。
次日清晨,趙雨起床,叫起弟弟和錢六,待要找方承時,卻見他早已打坐在門前,三人不敢打擾,各自洗漱後,為方承準備好了熱水毛巾,便也在一旁坐下,一麵提煉氣息,一麵等待方承。
方承早早得便開始修煉,他此刻雖無凝氣境的修煉法門,卻也知道逐漸引導劍氣。
方承引導片刻,便發現劍氣慢慢得於無形中凝聚,本是天地間不加拘束的劍氣竟也慢慢有了聽從自己指揮的意向。
這與他昨日破開木箱的情形不同,昨日他初入凝氣境,劍氣由劍勢而起,他寫意境圓滿許久,積攢的劍勢於瞬間達到頂峰,又突破桎梏形成第一縷劍氣,氣雖不強,卻能由劍勢引導,現在回想起來,大多是靠著一股衝勁。其實他初入凝氣境,不僅剛接觸劍氣,境界也不甚穩固,怎麼可能隨心所欲得控製劍氣。因此他黎明即起,想要盡快的掌握這劍氣控製之法。
開始時他還在急切得收攏每一縷若有若無的劍氣,可他越心急,氣息便越不穩,因此總是不得法。他想這劍氣虛無縹緲,自己一時間肯定無法掌握,於是便沉下心來,隻是慢慢得感受它的流走。
待到三人起床時,他對劍氣的感應早已比之前強了許多,雖仍是無法隨心所欲,可此時再要破開木箱,就輕鬆得多了。他總算是有些滿意,便散去劍氣,收斂起劍勢,站起身來。
此時身後的三人發覺了方承的動作,便也一起站起,方承見他們如此照顧愛護自己,心中不免有些感動。他在山上獨居太久,早已忘記了被人照顧的感覺,此刻三人如此待自己,自己一時竟不知該如何答複了,隻有感激地衝他們笑笑。然後便去洗漱,他雖在山間獨居甚久,卻也不忘天天梳洗,保證身體幹淨清爽,如今一番簡單擺弄,再將及肩的長發隨便一攏,便是一個清秀利落的小少年了。
四人穿戴整齊,便即出發,行到胡同口,錢六與他們分開,向著橫劍門去了,方承則繼續跟著趙氏兄弟,向百劍門走去。
三人行過半個時辰,便到了百劍門外門的演武廳。趙雨等人昨日已將四龍鎮的許多事情一一向方承講明,三人七嘴八舌,聽起來雖亂,得到的信息卻不少,方承知這百劍門分內門和外門,內門中隻收家族嫡傳和修為過了禦氣境的外姓弟子,而外門則都是修為在凝氣境的外姓弟子。尋常人進入凝氣境後,十年方可進入禦氣境,因此外門多少年,內門多青年。
劍道修煉一途與正道修真不同,正道以煉體入門,分為外體,內髒,經絡三大階,要忍受鍛體的辛勞和淬煉的痛苦;而劍道修煉則以苦練劍招為始,於劍招中凝聚劍勢,待得劍勢初起,到圓滑,到從心所欲,成為自身的一部分,以致就算手中無劍,念頭所起,便能散出劍勢,就算是入門。因此在入門境界上,劍道修煉比正道修煉簡單一些,也正因為這,劍道被正道歧視,被稱為偏門道法。
方承昨夜聽到這些話時,心裏不免有些不服,自己對劍的喜愛與天分都是與生俱來的,他當然不願承認劍道是歪門邪道,便問趙雨說:“照你這麼說,劍道修煉者難道就比正道差麼?”
趙雨又告訴他一個“常識”,在上古時期,道界未封印時,劍道本是世間最強的道,但因凡人也熱衷劍鬥,並且常年依靠劍道之力互相討伐征戰,殺傷過多,觸動了天道綱常,因此道界被封,劍道之力也被削弱,一步步淪為旁門左道。如今的劍士修煉,到了煉氣境圓滿,即是正道所謂的煉氣期墨階,便需借助寶物通靈,轉為修煉大道。
方承心中隻道:“劍道式微,那是之前,如今道界封印已開,孰正孰偏,還不一定呢。”當下心中對變強的渴望便更加強烈了。
三人進入外門,再往左行,便看到一處空曠的平地,有幾十個身著各色服飾的少年在各自演練劍招,少年們見了趙氏兄弟,都與他倆打個招呼,叫一聲“趙哥”。方承便知道這是宗門收養的貧苦孩子,尚在起勢境,趙雨等人是從他們中出身,年紀又大,自然受他們敬重與羨慕。
方承由趙氏兄弟介紹才知道,正常的劍修,要從起勢境到凝氣境,隻需不停的演練劍招,於劍招中體會劍氣的存在。等到劍招圓滑之意稍成,劍氣便隨劍勢所引的方向出現,此時便可以挑出宗門劍法中的一式來單獨練習。待到劍招未發,劍鋒所指,即有劍氣射出時,便可以算作凝氣境初期了。
方承暗道:“原來我自己摸索的辦法真的沒有錯,隻不過別人隻要有一絲劍氣就可算凝氣境初期,而師父卻非要我能用劍氣破開木箱才算合格,想必是我因為經曆了寫意境,劍氣也比常人強幾分罷。”
三人與眾人一一打過招呼,便接著往前行,穿過眾人,繞過影壁,便見到有十幾個人在盤膝打坐,方承知道這便是趙雨所說的“晨靜”了,禦氣境,導氣境,煉氣境三大境界與正道煉氣期的白、赤、橙、黃、綠、青、藍、紫、墨九個階段相符,皆需要練丹田中的真氣,以增進修為。而凝氣境的劍士,雖並沒有凝聚出真氣,卻應提煉劍氣,劍氣初具,便是凝氣境初期;劍氣隨心,便是凝氣境大成;劍氣入體,此時的劍氣才真正有了威力,成為戰鬥的手段,是為凝氣境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