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5.保持與同行的良好關係

所謂同行關係,這裏是指學校與學校之間的關係。社會上有這樣一種不正確的觀念,認為“同行是冤家”,對學校與學校之間的關係往往重視不夠,有些甚至采取種種手段貶低對方,抬高自己,有的為了所謂的升學率和各類競賽名次而不惜相互挖師資、搶生源、弄虛作假、以鄰為壑。這些觀念和做法都是十分錯誤的。

在我國當代社會,學校與學校之間應該是一種既有競爭、又有協作的夥伴關係,但競爭和協作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而不是相互拆台、阻礙發展。因此,加強校際之間的溝通聯係、信息交流以及互相學習、互相支援和互相幫助十分重要。

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實際上也是社會溝通的一部分,但是它更特別,因為二者之間有更多共同語言的溝通。一般來講,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全國各地有千萬所學校,蘊藏著無限的教育思想,蘊藏著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作為學校管理者,應該重視對同行的公共關係。對同行的公共關係重點應解決好關鍵性的問題。

(1)摒棄錯誤觀念。在思想深處徹底摒棄“同行就是冤家”的錯誤觀念,樹立競爭協作、共同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的觀念,積極在相近地區、相近類型的學校尋求溝通、交流和合作。

(2)客觀對待他校。客觀公正地評價本校、對待他校,要尊重他校,要看到各自條件的不同和起點的差異,學習他校的長處,同時積極就某些共同的問題定期進行探討。

(3)創造特色風格。要創造自己學校的風格和特色,管理需要有法規、有模式,培養人才也應有一些基本的規格,但是,在一些基本法規下,在一些基本目標和規格下,必須有創造,有個性,有特色。

學校是從事心智活動的地方,講究創造的地方,管理上應該是富有個性、富有特色、富有創造的。所以,學校與其他學校的溝通交流,虛心體會情況,研究情況,借鑒其他學校的經驗,模仿他校的模式是重要的,但要注重本校的實際,不能一概模仿、照搬,要善於創造本校的特色,也隻有個性、有創造的學校管理,在跟他校溝通和交流時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