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校園歌舞類活動策劃指導
校園歌詠活動的組織
歌詠比賽是學校開展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經常開展歌詠比賽活動,不僅能活躍團隊文化生活、鼓舞士氣,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榮譽感,促進團隊其他工作的開展。
歌詠比賽的組織
歌詠比賽,通常應結合本單位的中心工作和具有紀念意義的重大節日進行。主題要鮮明集中,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義。組織形式,通常應以班級為參賽單位,學校組織實施為宜。學校也可以在節假日,圍繞團隊中心工作,組織班級之間的歌詠比賽晚會,以活躍團隊文化生活。學校組織歌詠比賽時,可采用以下方法步驟。
1.明確主題
歌詠比賽的主題就像寫文章的主題一樣,它應成為貫穿整個歌詠比賽的一根紅線。因此主題的確定就應集中鮮明,思想性較強,如七一前夕,就可以組織學校進行以“我為學旗增光彩”等為主題的歌詠比賽。
2.擬定規則
比賽細則是進行歌詠比賽的基本依據和規範。因此擬定比賽細則時,就應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力爭細致周密、切實可行。一般說來,歌詠比賽細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1)主題的名稱。如“我為祖國增光彩”。
(2)參賽單位和人員。
(3)參賽的曲目。通常應結合主題選擇的一些歌曲作為比賽的預選曲目,比賽時可從中指定一首至兩首,也可以采取指定曲目和自選曲目相結合的方法。
(4)比賽時間和地點。
(5)比賽順序。通常以抽簽決定先後。
(6)名次取定。應說明錄取名次的多少。如果是團組織的大型歌詠比賽,還可以說明以班為單位錄取團體總分的名次。
(7)獎勵。說明獎勵的方法。
(8)評比標準。
最後還應將選擇的歌曲附後,供比賽班級使用。
比賽細則擬定好後,應及時下發到各個參賽班級,使各參賽班級明確有關內容和事項。
3.挑選評委
評委是歌詠比賽的裁判,因此,挑選評委時,應盡量挑選具有一定音樂知識的人擔任評委。評委的組成通常應不少於5人。評委確定後,還應組織一次培訓,明確評比內容、評比標準和評比辦法,統一評分標準和明確有關注意事項,並要求評委熟悉參賽曲目。
4.確定主持
一般比較正規和隆重的歌詠比賽,應該具有主持人、公證人和記錄人員。歌詠比賽的主持人,就好比一台晚會的節目主持人,要求聲音宏亮、口齒清楚、莊重大方,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記錄人員一般由三人組成,負責統分和記錄。
5.確定順序
比賽之前,還應召開一次有參賽班級、評委、主持人、公證人、記錄人員參加的會議,進一步明確比賽細則中的有關內容和注意事項。並抽簽決定比賽順序。
6.實施比賽
開始前應由主持人向參加歌詠比賽的全體人員介紹評委、公證人、記錄人員,然後宣布歌詠比賽開始。如果是采用當場亮分的評比方法,每當比賽完一個單位後,主持人應宣布每個評委的打分和記錄人員計算出的最後得分。
當所有參賽單位比賽完畢之後,主持人應根據記錄人員的記錄宣布獲獎單位和名次。
7.賽後發獎
比賽評比後對獲獎班級進行獎狀或者獎品的頒發。
歌詠比賽的評比
評比工作是歌詠比賽的重要環節。評比工作做得細致、公正、準確,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基層歌詠活動的廣泛開展。相反,評比工作做得不好,則容易挫傷大家的積極性,妨礙歌詠活動的開展。因此,必須認真細致地做好歌詠比賽的評比工作。
1.評比的內容和標準
歌詠比賽的評比內容大致有五個方麵。
(1)指揮。其標準是:精神飽滿,莊重大方;起音合適,不超過兩次;指揮動作準確,姿勢比較美觀;能正確掌握歌曲的節奏、速度和力度,並通過指揮動作和指揮的表情基本反映出歌曲的基本情緒;與演唱配合默契,無脫拍或節奏混亂現象;收拍準確、整齊。
(2)音準。其標準是:歌詞和曲調準確無誤,無錯詞、跑調等現象。
(3)聲音。其標準是:整齊宏亮,高低適中,無低八度、高八度、不開口和個別冒泡等現象。節奏要正確,快慢要符合歌曲的要求。隊列歌曲,聲音要鏗鏘有力;抒情歌曲,聲音要圓潤抒情。
(4)演唱形式或藝術處理。演唱形式要新穎、活潑,與歌曲思想內容、表現情緒要基本協調一致,並且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5)作風。演唱作風要精神飽滿,動作整齊,服裝一致,軍容端正嚴謹。歌詠比賽評比的內容除以上五個方麵外,還可以把幹部作為評比的內容,看他是否參加或者指揮歌詠比賽。
2.評比方法
歌詠比賽的評比方法有兩種。
一是當場亮分。這種評比方法,一般采用10分製小數點後兩位數計分方法。另一種方法是先評分,最後歸總。這種評分方法一般采用百分製小數點後一位數計分。一般采用表格式。以上兩種評比方法的總分辦法是: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後將其餘評委的評分總計起來除以其餘評委的人數就是實際得分。
校園歌詠比賽的排練
歌詠比賽的排練
組織好歌詠比賽的排練,是提高歌詠比賽水平和競爭能力的關鍵。歌詠比賽的隊形排列,應根據參加人數的多少和狀況來確定,以40人至60人的比賽隊為例,一般可排列成3排至4排。從前至後,每排增加一人。整個隊形略成弧形,後排與前排插空站立。高個站在每排的中間,矮個站在兩邊。如果人數更多,則可加大隊形的縱深。如果有男生和女生,通常女生站在前麵,男生站在後麵。
如果分有聲部,一般是高聲部站在指揮的左邊,低聲部站在指揮的右邊。每個聲部的人數應構成高4、女低3、男高3,男低4的比例關係。
歌詠比賽的隊形也可打破常規,根據歌曲的意境,將比賽隊形擺成一個具有一定寓意的造型。
歌詠比賽的教唱
在參加大合唱比賽的準備工作中,歌曲的教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要唱得準。所以要找專業一點的人員來教歌。
教歌之前,首先要求每個人都要把歌譜及歌詞抄下來。其次是介紹一下歌曲的年代、出處及時代背景,主要是培養大家的感情,使大家一唱歌就想到當時的情景,帶著感情去唱歌,這樣才能感動觀眾。最後要交代一下歌曲的整個程序,讓大家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教歌要製訂計劃,每次學歌按計劃教唱,不要急於求成,時間不要超過兩個小時。學歌中要保證人員全部到位,學歌是一個循序漸近的過程,如果每次都有不到位的,那麼就會影響到下一次的教唱效果。整個學歌時間在20天至1個月為宜,時間長了,大家會感到疲勞,沒有了新鮮感,時間短,歌唱的有些細節不易掌握。
如果歌曲分聲部,各聲部要分開學,在基本掌握本聲部的唱法後,再聽其他聲部的唱法,掌握聲部與聲部的銜接。之後再統一學,重點的地方或難學的地方要反複學。教歌員不要急躁,要耐心地教唱,尤其是剛開始學時,往往是第一天學的第二天就忘了,這就要重新學,所以教歌員一定要耐心地教唱。
學歌占用了大家大量的業餘休息時間,難免有些人會發嘮騷,所以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例如:搞個小動員,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二十一隊不就是想跟咱爭第一嗎?大家賣點力氣,看一看到底誰是霸主。再如今天是星期天,休息時間,但咱們的歌還得學,如果大家兩遍就能學會,那麼兩遍後大家就自由活動,大家說好不好?這樣一鼓勁或者一調動,大家學歌的積極性也就上來了,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歌員要注意,教歌過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使學歌不枯燥乏味。比如,可以把學歌人員分成幾個組,學一段時間後,展開評比競賽,看哪一組學的快,唱得準。也可以仔細聽一聽,哪些人唱得不對,要及時糾正。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唱不準,單個唱時,不要挖苦取笑他,應該單獨多教幾遍。
比賽歌曲的藝術處理
比賽歌曲的藝術處理,往往是歌詠比賽排練過程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因為歌詠比賽的水平大都是通過對歌曲的藝術處理即美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歌曲的藝術處理是對歌曲的二度創作。就一般歌詠活動來講,主要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麵。
1.情緒和思想
一首歌曲究竟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和思想內容,這是首先應該準確掌握的。隻有掌握了歌曲的基本情緒和思想內容,在演唱時才能把它充分地表現出來,比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曲,表達了“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樣一個基本的思想內容。因此,演唱這首歌曲時,就要求情緒飽滿、熱烈、堅定、有力。
在表現歌曲堅定、有力時,有的人認為聲音越大,就愈能表現出堅定、有力的情緒,力度感就愈強。這種看法是片麵的。在表現歌曲的力度非常強烈時,固然要求聲音宏亮,但更重要的是要使聲音具有一種內在力量。而這是從胸腔發出來的。有的人唱歌時聲音雖大,卻並不能表現出堅定有力的情緒,而有的人聲音聽起來似乎不大,卻能使人感到非常渾厚、堅定、有力、並且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與感染力。
所以,學生演唱一些進行曲風格的歌曲時,千萬不要片而地追求聲音如何大,而應該使聲音具有一種內在力量,再在此基礎上使聲音放開,從而充分表現出歌曲的基本情緒和思想內容,這是唱好歌曲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