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長歌當哭(2 / 3)

蔡文姬心中有結,卻不能表現出來,因為她麵對的,是疼愛自己的夫君董祀。她不能因為自己的思念,而把這思念之苦強加付於董祀。文姬是善良的,縝密的心思,讓她在傷心難過的時候,依舊為別人著想著,而不肯向別人展露,哪怕是自己心愛的丈夫。

兩個相愛的人的世界往往是如此的矛盾有不可捉摸,在相愛的前期,兩人相互把對方當作內心情感的傾訴對象,而讓那個他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哪怕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麵展現在他麵前,讓自己完全信任對方。就是這樣,兩個人才會相互憐惜,相互幫助,共同度過的風雨,成就兩個人的愛。

然而,當兩個人的關係明確之後,每個人都想奮力去維護自己這份難得的愛情和幸福,哪怕一點點的傷痛,也要自己承擔,而保護著對方。如此往複,卻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向兩人當初建立的愛情,是在於能共同麵對所有的困難,在挫折和磨難之中建立出堅毅忠貞的情感。而這之後,人們卻不在相互傾訴,害怕自己的悲傷讓心愛的人也為之傷心落淚,而選擇獨自承擔。愛情,就是這麼讓人難以捉摸。

曾經因苦難建立起來的寶貴感情,卻在這時,失去了共同麵對苦難的勇氣,隻因害怕傷害對方,而選擇獨自承受,這樣的循環往複,隻有一個結果,就是有一方會先感覺到愛情的勞累。實際上,愛情是長青的,錯就錯在人們總是理所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依照自己的思維去處理本應兩個人共同麵對的困惑。

此時此刻的蔡文姬,心中就是這樣矛盾著,隻是身在其中,他不知道如何解決這矛盾的思想,她愛著自己現在的丈夫和孩子,珍惜自己現在的美好家庭,卻又放不下心中對草原上兩個孩子濃濃的思念。在這寧靜而又美好的生活裏,一位母親怎能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而獨自過起這安逸的生活。文姬內心苦悶,思念孩子的心情與日俱增,卻把那笑臉留給疼愛自己的丈夫。

幸虧董祀是一個細心的男人。窺見蔡文姬獨自一人在家的時候,總是會傷心落淚。

即使是琴聲悠揚,也藏匿不住蔡文姬內心那黯然的憂傷,這是母親對於自己的孩子的深深思念。這思念,像是縈繞在蔡文姬心中的濃濃霧霾,久久不能散去,壓抑著文姬的心,不能見到那絢爛的陽光。

董祀看在眼裏,愁在心裏,想說出一些話去安慰,但是此時的蔡文姬思兒心切,又有什麼語言可以撫平這身為母親離別孩子的心傷呢。董祀輕輕地擁著文姬,撫摸著蔡文姬這烏黑秀麗的長發,不說一句話。文姬心知董祀的用意,她伏在董祀的肩頭上,潸然淚下。雖然並沒有哭出聲音,但淚水早已打濕了董祀的臂膀,兩人默默地相擁在一起,一個傷心,一個寬慰。

春去秋來,蔡文姬的內心深處,一直被這思念遠方孩子的心所籠罩著,文姬總是為此而失眠。晚上,她獨自一人來到庭院當中,望著那皎潔的明月,浮雲如絲帶般從月前飄過,月亮忽明忽暗,就好似蔡文姬的內心。幸福的生活,讓她內心明亮。而對遠方兒女的思念,卻又讓蔡文姬的內心再度陷入傷心苦痛的境地無法自拔。是啊,要怎樣讓一個母親能拋下自己的孩子,而去獨自過著幸福生活。

無數個夜晚,文姬對著夜空高呼著:明月啊明月,能否將我那深深的愁思帶到那廣袤的大草原?能否看到那多年未曾謀麵的孩子們如今都在做著什麼?是否也在因為思念遠方的親人而夜不能寐?明月悄無聲息地在天空中劃過,仿佛在這移動中,注視著那些因為深切的思念而不能入睡的人兒。

文姬的淚水已經忍不住地流下,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在那廣袤的大草原之上,是否有一雙清澈的眼睛,在注視著灑在帳篷內的皎潔月光,是否也有一個未曾睡著的孩子,在偷偷地留著淚,想念著離自己而去的親娘。孩子啊孩子,娘在這裏,在這遙遠的地方和你一同看著這個皎潔的月亮。把娘對兒深深的思念,帶到你身旁。

文姬心痛不已,這種分別之痛,這種想念之切,隻有在這靜謐的夜晚,才會像那潮水般從心底湧上心頭,壓抑的思念,如同這潮水的浪頭,一次次地拍打著蔡文姬的心房,陣陣作痛。那默默流出的淚水,已經不能抒發文姬對遠方孩子的掛念。這時候,就連那時光似乎也不能磨平這銘刻於內心的思念之痛。

3.巨星隕落耀千古

幸福的生活,讓文姬享受到了難得的幸福。而對遠方的思念,則讓文姬的內心無比的煎熬。看著自己的妻子日漸憔悴的身形,董祀更是焦心不已。

終於,一個決定,從董祀的腦海中浮現。那就是帶著一家人,回歸於大自然,帶著自己心愛的妻子蔡文姬,來到文姬曾經生長的大自然的懷抱。董祀心想著,也許這樣就可以把那心愛的妻子蔡文姬從喧鬧的生活中脫離開來,就可以緩解蔡文姬對遠方孩子的那深切的思念之心。他反複思量了很久,並認為這真的是一個辦法。

蔡文姬聽說這董祀的想法,內心頓時浮起了波瀾。隱居是自己曾經和父母一起度過的時光。那種山之上茂密的綠林碧樹,高聳在那一望無邊無際的種山山際,山間泉水叮咚作響,魚兒嬉戲,鳥兒暢飛,蝴蝶飛舞,那是多麼美好的生活,也是自己一直所向往的生活。

蔡文姬明白董祀是為了自己,才這樣做的,她深深地感激著丈夫的這份愛。可是文姬轉念一想,她自己怎麼能如此的自私,這裏還有愛自己的夫君董祀。董祀在這裏有著家一樣的情懷,如今已經加冕的曹魏王對董祀是如此器重,並對他委以重任,她怎麼能夠因為自己內心的向往就同意這要求呢。

愛情,就是兩個人無時無刻都極力地圍著對方著想。但是這一次,董祀卻心意已決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他甘願舍棄如今的一切。他想到,曹魏王的身邊謀士眾多,有許許多多個董祀一樣的能人可以重用,但妻子身邊,卻隻有自己這一個丈夫董祀。看著蔡文姬每況愈下的身體,董祀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怎能不想盡辦法去照顧蔡文姬。

當董祀向曹操說明歸隱的心意的時候,曹操也是一陣驚異,忙問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董祀向曹操說明了原因,讓曹操心中也不禁生出一種不舍之情,畢竟這麼多年,董祀一直是自己的一個得力助手,況且蔡文姬那一身才華,如此就隱居山林,也是可惜,但是因為事實如此,曹操也隻好同意。

董祀獲得了曹操的同意,也算了卻了心中的大事,便回到家中告訴了蔡文姬,蔡文姬感動得熱淚盈眶。

愛情,可以讓一個人充滿奮鬥的力量,為了蔡文姬,董祀放棄了這城中的一切,毅然決然地帶著蔡文姬要奔往大自然的懷抱。

此時的蔡文姬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活蹦亂跳的少女,她再也經不起大風大浪的侵擾。或許,這個時候董祀的這個決定是最正確,最體貼的。帶著妻兒離開這風起雲湧的政治中心,選一處好山好水來悠然自得地去過好晚年生活。

這一日傍晚,夫妻兩個人相擁回到房間裏。文姬給丈夫倒了一杯茶,緩緩說道:“夫君,此次一走,我們可能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你真的不後悔嗎?”

董祀看著自己的妻子,深情地說道:“不後悔。我這一生,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和你重逢恨晚。”

聽到丈夫如此深情意重的話語,蔡文姬在心裏感念著丈夫為自己作出的犧牲。便沒有再多言語,隻是輕輕地靠近了丈夫的懷裏。

第二日清晨,夫妻二人起得很早,開始打理行李。文姬望著房間裏熟悉的一切,它們仿佛還帶著昨日的氣息,可轉眼之間,就要離開,心中難以割舍。待到一切收拾妥當,董祀擁著妻子和孩子,一家人登上馬車,沒有餞行的禮節,沒有通知大家消息。一家人在古道上,靜靜地看著夕陽,逆著洛水,向它的上遊行去。沒有人知道了他們去了什麼地方,沒有人知道他們還會不會回來。他們輕輕地離開了俗世凡塵,走向了自己渴望的生活裏。

歸隱的生活是愜意的,董祀脫下官服,換上粗衣布褲,文姬也褪去絲綢衣裙,穿上了樸素的衣服。自己動手開辟了一個小園子,在春天到來的時候,親自下田去種上一些翠綠的小苗。待到每年秋天收獲之時,金黃的樹葉在風中起舞,他們便去小園裏摘一些成熟的果蔬,然後文姬下廚去煮飯。就這樣“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的生活,他們二人過得自得其樂。而且夫妻二人每日照看著孩子,看著玉兒和勇兒一天天健康成長起來,他們也覺得心中都裝滿了幸福。享受著這隱居的愜意,大自然的美好喚醒了蔡文姬童年時的回憶,那心靈與身體的無限自由,是那麼的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