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閱讀理解範文及答案(1 / 3)

NO.6閱讀理解範文及答案

酒事

17歲那年,我離開了學校,走上了社會。我父親是一個古板而嚴謹的人,他當時是一家報紙的副總編,在人群裏總有點麵子,特別希望我能去一家好一點的高中重讀。我生來就倔,小事還猶豫,大事從來是一去不回頭。當時,我外語不好,數學不好,考上大學的希望十分渺茫,所以,我毅然選擇離家,到外麵的世界去漂泊。

我曾在一個建築工地當力工。力工的活苦,沒技術,讓人瞧不起。不像鋼筋工、架子工、木工、電工那麼氣派,受人尊敬。力工像雜役,什麼地方缺人都得頂上。心中就苦悶。苦悶也沒有辦法,因為,這畢竟是自己的選擇。

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誤了,大家都很著急。有一天,我被分到李師傅帶的混凝土班,跟著大家打立柱。一天的任務是11根立柱,打到下午的時候,雲彩就來了。李師傅抬頭看看天,憑空叫了一句:“爺兒幾個,加把勁,搶雨前幹完了,我管酒。”

我知道這個李師傅,他是建築公司的勞模。他有一個瘋老婆,已經瘋了三十幾年,但三十幾年裏,李師傅從來沒讓她磕著、碰著,從來沒讓她弄髒了衣服,從來沒讓她走失過。

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李師傅有一個女兒,剛剛上大學,李師傅的負擔不輕,平日裏花錢節省人人盡知。“真管酒?”有人問。“管!”

李師傅平時是一個話語極少的人,他這一喊,有一點一諾千金的意思,身邊的人陡然增了一股勁,硬是搶在傾盆大雨下來之前,把立柱打完了。

酒、肉都有價,酒是9毛錢一斤,肉是8毛錢一盤。六個人,圍坐在工棚裏,大呼小叫地吃開了。我不會喝酒,自然往後挪挪身子,我感到有點冷。這時,一隻粗糙的大手扶住了我的後背,並用力地往回攏了攏。是李師傅。他把發烏的飯盒遞到我眼前,說:“喝一口。”我搖了搖頭。“喝一口。”語氣是命令似的。我接過飯盒蓋,抿了一口裏邊的白酒,頓時被嗆得咳嗽起來。李師傅拍了拍我的後背,鼓勵說:“再喝一口。”我抬頭看看他,突然在他的目光裏發現了一種異樣的東西——那是父親般的慈愛和讓人無法抗拒的關懷。我又喝了一口。是喝,不是抿。一股熱浪從喉頭一直衝到胃裏,又從胃裏反到心上。工友們都笑了。那天,我喝多了,李師傅領著我,站在工棚的門口,衝著如注的大雨說:“喊一聲,喊一聲就什麼都好了。”說著,他“啊——”地大喊了一聲,那聲音撕心裂肺,神鬼皆驚。“啊——”

身後的工友們也紛紛叫了起來,這些聲音合在一起,如同悲愴的《命運交響曲》,滲入雨水裏,向四周濺落了。“啊——”我也叫了起來。“啊——”隨著喊聲,我的眼淚流了出來。“啊——”

隨著眼淚的掉落,我心中的堡壘也一點點地坍塌了。不知過了多久,李師傅在我的耳邊輕輕地說:“孩子,喝了酒了,是男人了,不哭了。”隨著李師傅的話音兒,雨突然停了。在那一刻,我覺得我長大了。

1.倒數第一段中“我心中的堡壘”,在作品中具體指什麼?

2.結合作品,簡析“雨”在文中有何作用。

3.結合作品,簡析李師傅這一人物的形象。

參考答案:1、①中途輟學,大學夢破滅的失望;②做力工讓人瞧不起的苦悶。

2、①“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誤了”;下午打柱,“雲彩就來了”,暴雨將至:“雨”為人物表現和事件生成提供了基礎。②“李師傅領著我,站在工棚的門口,衝著如注的大雨說……”:“雨”催化了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發展,豐富了“酒事”的內容。③“隨著李師傅”的話音兒,雨突然停了”:“雨”強化了人物的心聲,在塑造形象、體味人生等方麵使作品達到高潮。

3、①勤苦耐勞、帶班有方的勞模形象;②勤儉持家、盡職盡責的丈夫、父親形象;③成熟堅忍、不畏艱難的生活強者形象。

約會白樺

好幾年前,一位北方朋友問我,你看過冬季裏的白樺林麼?我搖頭。他說,那你一定要看看,否則你算不上真正的北方人。我問他,你看了是什麼感覺?他沉默良久後對我說:“當時,我想哭……”這句話讓我無法忘懷。

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夏季的白樺林。在寬闊的額爾齊斯河的兩岸,生長著無數的白樺,濃蔭蔽天,如同一道綠色的雲將那冷冷的河水覆蓋著。遠遠看去,那些白樺纖弱得令人憐愛,茂密的樹冠仿佛隨時都會使那蒼白的樹幹折斷。走到近前,你會感覺到如同麵對著一排傾國佳麗,個個亭亭玉立,風姿綽約。那時,我感覺到,再沒有比白樺更能體現女性風采的樹木了,也再沒有比白樺更能夠讓男人動心的樹木了。然而,冬季的白樺呢?那讓人看了“想哭”的白樺呢?

現在,我終於踏上了黑河的土地。我明白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和白樺在此時此刻約會。沒錯,是約會,一次企盼已久的相會。

果然,在一片纖塵不染的雪原上,我看到了夢中的白樺林。藍得純淨無比的天空下麵,一大片白樺默默地佇立在雪地上。用白璧無瑕之類的語言來形容這片雪地是不夠的,因為這雪地尚無一點行人和獸的腳印,真的是令人不忍落腳。雪野無言,靜謐得令人感到聽覺功能的存在已毫無必要。

她們有一種特殊奇異、難以言說的美。她們身處嚴寒,立足冰雪,軀幹纖細卻又永遠筆挺,枝杈柔弱卻從不倒垂。雖葉片全無仍傲然於世,經霜侵雪欺卻純潔如斯。她們經曆過無數次與風雪的抗爭搏鬥,這可以從她們身上爆起的樹皮和深深的裂口看出來。但她們在嚴寒中生長得如此從容,如此平靜,看不出有任何一點痛苦的表情。她們的全部生命力永遠向著藍天和太陽。

我恍然——“亭亭玉立”並非隻是一種婀娜的姿態,“玉樹臨風”也不盡是一種單純的瀟灑。達到這樣的境界,都需要一番經曆,一個過程,以及一種磨練。

我緩緩地向她們走去。此時,我己經不敢隨便向她們道一聲“你好”了,因為我知道,現在的我還沒有資格同她們平等對話。與飽經風雪的她們相比,我,隻不過是一個未諳世事的小毛頭。

我走進她們當中。我能感覺到她們的呼吸、竊笑、私語。我知道,她們此時正在打量著我這個遠道而來的、冒冒失失的赴約者。從單純精神意義上說,我和她們前生有緣,今世有約。我定定神,看到了她們身上的無數隻眼睛。這些眼睛美麗而有神,多呈魚形,如那遠古的圖騰。片刻之後,我心痛萬分地發現,她們的每一隻眼睛都是一次苦難的證明,都是某一次斷裂和夭折的記號。想想吧,這是何等的壯烈和悲愴啊——每經曆一次摧殘,她們,便睜開一隻眼睛!

然而,這些眼睛裏沒有淚,隻有情。你會感覺到白樺林沒有恨,隻有愛。最苦的是她們,最美的也是她們;最纖弱的是她們,最有生命力的還是她們;最令人憐愛的是她們,最讓人肅然起敬的還是她們。白樺林啊白樺林。麵對這雪中的白樺,好男人不能不流淚。走出白樺林,我回首看去,白樺無語,林梢微動。我己經無法看到她們的眼睛了。但我知道,她們的每一隻眼睛都將永不閉合,她們的目光會永遠注視我,無論我走到天涯海角,這目光中所傳達出的一切都與我同在。我的身後,是兩行深深的足跡,那是我前來赴約的證明,更是我朝聖的記錄。盡管待到春來雪融,這足印將消失殆盡,盡管此刻告別白樺,這一別也許就是永遠!但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這樣的一次約會已足夠我受用終生。

1.作者寫冬天的白樺樹之前,寫到夏天的白樺,其用意何在?

2.分析作者為什麼將“看”白樺林寫作“一次企盼已久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