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帖木感謝主人的厚意,告別主人離去。奴仆為哈帖木趕著駱駝,向著塔伊部族家園走去。哈帖木想念母親和妹妹,因為數日遠離而思念心情尤為急切。因哈帖木遠去,加之缺衣少食、親友疏遠,母親日夜沉浸在痛苦海洋之中。因為兄弟們看不慣她的那些舉動,也都疏遠了她。嫉妒者們看到她麵臨生活困難,暗自得意,幸災樂禍。麵臨困境,惟一能夠支持和安慰她的是她的女兒。哈帖木的這個妹妹還很小,名叫艾斯瑪;雖然年紀小,但卻聰明伶俐,善解人意。艾斯瑪見母親總是落淚,便好言勸慰母親說總會好起來的。艾斯瑪自言自語說:“哈帖木,除了你,沒有人為世上的孤兒寡母而生。哥哥,你看我們這次分別之後還有相見的日子嗎?哥哥,假如你看到村子裏的狗總是在你的門前徘徊,等待吃你的那些客人們剩下的飯菜,你便會知道,它們除了依靠安拉,就是等待你讓它們飽肚子了……”
母親聽到女兒的自言自語,心中備受安慰,困境持續著,母親思子,眼睛幾乎失明,心幾乎碎裂。她每天都到村外采野菜充饑,從不向任何人乞討。有一天,母親照習慣去采野菜,忽見從帳篷裏走出一群人,向她報告說哈帖木回來了,還帶回許多峰駱駝。先前,人們因久不見哈帖木的身影,不止一次問她哈帖木到哪裏去了,她總是對人家說,哈帖木就像阿拉伯窮苦人一樣,外出謀生去了,這一天忽聽人們告訴她哈帖木回來了,她簡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母親看到村上人爭相走去迎接哈帖木,連聲感讚安拉大恩大惠。她急忙回到家中,把哈帖木回來的喜訊告訴了女兒艾斯瑪,還說哈帖木帶回來了許多駱駝。
母女倆站在帳篷門外,急切地等待著哈帖木的到來。哈帖木一進村,便向村中青年分贈駱駝,人們連聲感謝哈帖木的慷慨饋贈,快到家門口時,他已送出一千峰駱駝。村上的人們爭相議論說:
“如此慷慨大方的人,終生不會受窮,更不會有災難臨頭。”
哈帖木見到母親和妹妹,一起走進帳篷,他向母親講述了他的主人如何敬重、款待他,並說主人如何慷慨大方。母親聽後說:
“感謝安拉的恩澤!安拉是不會令慷慨大方的人失望的。”
第二天,哈帖木走出家門,宰掉四百峰駱駝,供村中男女聚餐,部分駝肉則讓飛禽走獸飽食,還有一部分送給朋伴,剩下的給那些慕名而來的旅行者和過路人。天色黑下來時,整個塔伊部族居住區喊聲四起,為哈帖木祈禱祝福,那聲音迅速傳遍各個地方,傳入所有阿拉伯人的耳裏。
[0497]再談賢人
努阿曼國王一口氣講了慷慨賢人哈帖木的故事,波斯科斯魯聽得興奮入神,邊從斟酒人手中接過酒杯飲酒,邊說:
“憑火神起誓,即使我們表現得再公正無私,這個人也比我們心胸寬廣、慷慨大方。”
安塔拉聽到關於哈帖木的那些談話,心中有說不出的歡樂,自感陶醉於那種高貴品質勝於陶醉於美酒。安塔拉說:
“如果我能見到哈帖木,定會親吻他的雙手和雙腳,從他那裏吸取能夠吸收的美德。”
在座的王宮大臣、部族頭領、英雄長老、文人雅士無不感到欣喜。有一個人站起來,對波斯科斯魯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大王陛下,我也聽說過哈帖木有這麼一次經曆。有一次,哈帖木經過一個阿拉伯人的村莊,看到一個俘虜被繩捆索綁,心中甚感憂傷,深知俘虜備受痛苦折磨,於是在俘虜身旁站住,對俘虜說:“小夥子,你何不設法贖身,以免自己遭受痛苦與傷害呢?”俘虜說:“主公,憑安拉起誓,俘獲我的人道德敗壞,我沒辦法掙脫他對我的折磨,因為他要我拿出一百峰駱駝才能贖出自己,而我沒有這種能力。不過,這裏沒有人能為我作擔保,讓我回部族裏去想辦法籌措贖金。”
哈帖木說:
“我來為你作擔保,我替你受捆綁,你去弄駱駝。如果你回不來,無力弄到這些贖金,我去趕一百峰駱駝,用之為自己贖身,這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困難,我完全有能力贖出自己。”
隨後,哈帖木走去見俘獲小夥子的那個人,對他說:
“阿拉伯頭人,你有所不知,你俘獲的這個小夥子是我的堂弟,我與他之間有親緣關係。他要求我為他作擔保,替他受捆綁,讓他去籌措贖金。現在就請你為他鬆綁,讓他去弄贖金,把我綁起來吧!”
那個人接受了哈帖木的意見,然後帶著幾個人到俘虜那裏,為小夥子鬆綁,將他放掉,然後把哈帖木捆綁在那裏。沒過一兩天,被放走的俘虜趕著一百峰駱駝來了,那個人立即將哈帖木放開,兩個人一起走去,直到二人分手,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知道對方的尊姓大名。幾天過去,這個消息就在各部族和所有阿拉伯人中間傳播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