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敘述與抒情描寫寫作指導(1 / 3)

NO6.敘述與抒情描寫寫作指導

敘述描寫的概念與方式

什麼是敘述描寫

敘述即記敘和述說。它是一種記人敘事並陳述其來龍去脈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六要素。

記敘文以敘述和描寫為主,但往往兼有抒情和議論,是一種形式多樣,筆墨靈活的文體,也是最廣泛的文體。記敘文寫作,是把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曆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給讀者。

記敘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記敘文,包括記敘性的文學作品。廣義的記敘文是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對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態變化和發展進行敘述和描寫的一類文章,常見的如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遊記、日記、參觀記、回憶錄,以及一部分書信等。正因為記敘文寫的是生活中的見聞,所以一定要表達出作者對於生活的真切感受。

記敘描寫的方式

1、順敘

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順敘是按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發展的進程,人物活動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進行敘述。這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敘述方法,它循著事物發展的程序,符合人們的接受心理和閱讀習慣,便於把敘述內容表述得條理清楚,自然順暢。運用順敘要區分主次,講究詳略,注意疏密相間,防止平鋪直敘。

2、倒敘

把事件的結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麵來寫,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的方法。

倒敘是先把敘述事件的結局或事件發展過程中某個突出片斷提到前邊來寫,然後再按事件的發生發展順序展開敘述,傳統上稱為“倒插筆”。

倒敘強調了事件結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懸念,形成波瀾,引人入勝。采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根據表達的需要,不應強行運用。要注意起筆的“倒敘”與後文的“順敘”部分的銜接,使之連接緊密,過渡自然。如沃勒在《廊橋遺夢》的開頭即寫道:“從開滿蝴蝶花的草叢中,從千百條鄉間道路的塵埃中,常有關不住的歌聲飛出來。本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一九八九年的一個秋日,下午晚些時候,我正坐在書桌前注視著眼前電腦熒屏上閃爍的光標,電話鈴響了。”作品采用倒敘的筆法來敘述,先寫敘述者的現在,然後再回憶故事主人公年輕時的一段戀情,使小說充滿懷舊的色彩。

3、插敘

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根據表達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而插入的另一些與中心事件有關的內容的敘述。

插敘是在敘述過程中,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插入相關的事情或必要的解說。插敘結束後,仍回到敘述主線上來。插敘的內容可以是對往事的回憶聯想,可以是對某些情況的詮釋說明,還可以是對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紹。插敘補充豐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內容得以充實,敘述曲折,形成斷續變化,使行文錯落有致。

4、平敘

就是平行敘述,即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所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這也就是傳統小說中常說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對那些緊係於同一主幹事件中的分支進行敘述時,多采用交叉敘述,這可以把頭緒紛繁的人與事表現得有條不紊,並且突出了緊張氣氛,增強了表達效果;對那些聯係不甚緊密,而又由同一主線貫穿的幾個人、事、物進行敘述時,則多采用齊頭並進的平行敘述,這可以把平行發展的事件交代得眉目清楚,顯得從容不迫,而讀者則可以同時看到平行的各個事件,從而獲得立體的感受。

5、補敘

在敘述過程中對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況作必要的補充,交待。它的作用在於對前文所設伏筆作出回應,或對前文中有意留下的接榫處予以彌合。補敘,可以使內容完整充實,情節結構完善,使記敘周嚴,不留破綻。

記敘文的寫作技法

巧設懸念

把文章後麵將要表現的內容,先在前麵作一個提示,但不馬上解答,以引起讀者的好奇興趣,產生急於看下去的迫切心情,這樣文章的開頭,我們稱為巧設懸念。它的好處是能避免結構上的單調,使文章的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一線串珠

記敘文的線索是貫穿全文、將材料串連起來的一條主線,它把文章的各個部分聯結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有機體。如果說豐富而生動的材料是一顆顆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這些珍珠串連起來的一條線。

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實物、人物、事件、時間、地點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無論采取哪種線索,都必須從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體現各種材料之間的內在聯係出發,靈活巧妙地確定。

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就是以小題材表現大主題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來似乎很平常,但卻包含了深刻的意義。“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隻要善於透過現象發現本質,小材料同樣能反映深刻的主題。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穿插流動

在敘述過程中,插入一些與情節相關的內容,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這種用在謀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動。穿插流動的手法,是插敘的一種特殊用法。如吳伯蕭的《難老泉》和翦伯讚的《內蒙訪古》,前者記敘山西晉祠難老泉的景物時,不時穿插文史資料、傳說故事;後者描寫內蒙風光和古跡時,插入文獻和曆史事實。這些插入,不僅能使文章的內容豐富,而且增加可讀性。玉安憶的《雨,沙沙沙》記敘一位姑娘在雨夜沒搭上末班車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緒流動,文章就多次插入這位姑娘心靈深處的意識活動,反映了姑娘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篇文章也是運用了這種手法。

當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過多的穿插也會影響文章本身的連貫性。

粗筆勾勒

粗筆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幾筆重點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可以對人物的身材、體型、衣著、容貌、神情、姿態、風度的某一方麵或幾個方麵作簡要的勾勒。

運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樸實的文字簡略地寫出來,不宜用過多的形容詞、過多的比喻。其次要簡練傳神,通過寥寥幾筆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曲徑通幽

楊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讚頌勞動人民的崇高品質,並表達自己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意願。但文章並沒有直接道出這一主題,而是通過展示作者對蜜蜂思想感情的變化,曲折有致地表達了主題。作者開頭寫自己對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著寫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後又寫了蜜蜂的辛勤勞動與養蜂人的介紹。文章結尾寫作者做夢“變成一隻小蜜蜂”。由此可見,“曲徑通幽”是指一種不是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顯現主題的謀篇手法。

烘托藝術

烘托藝術原是中國畫的技法名稱,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襯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把這種手法運用到文章的構思中來,就是從側麵通過描繪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來襯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稱“襯托法”。襯托,也叫映襯。

襯托,可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就是用類似的事物,從正麵去陪襯。烘托主要事物。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用冷風寒水來襯托壯士此行的悲壯。又如“藍天襯著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藍天襯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襯,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異的事物作陪襯。如上例中的藍天的藍,來襯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潔白。又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有聲襯無聲。

運用襯托要愛憎分明,要賓主分明,陪襯事物與被陪襯事物,要讓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賓奪主。

襯托,意在襯,兩事物有主賓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前句是對比,後句是反襯。

畫龍點睛

畫龍點睛是指在適當的時候以一二句議論,點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義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題,醒人之耳目,給人以啟迪。點睛之處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鋪墊蓄勢

鋪墊也稱鋪敘襯墊,它是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鋪敘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襯墊。運用鋪墊寫法是為了蓄積氣勢,是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鑄《鬆樹的風格》前幾段的大量文字濃墨重彩地描繪鬆樹的形象,讚美它“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又用楊柳、桃李同鬆樹作對比,補充說明鬆樹“給人以啟發、以深思和勇氣”,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筆鋒一轉,點明題旨說:“我每次看到鬆樹,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就聯想到共產主義風格。”原來此篇前麵對鬆樹的描繪和讚美是鋪墊蓄勢,後麵對共產主義風格的讚美才是全文的主旨。這篇文章正因為有了前麵形象感人的鋪墊,後麵入題也才顯得格外堅實有力。

前後照應

前後照應法可以使文章嚴謹連貫,渾然一體,又突出內容和結構上的內在聯係。照應一般有以下幾種:

(1)內容和標題相照應。這種照應方法常常是內容安排多處和題目照應,或在恰當的地方直接、間接地點明題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寫“背影”,既與標題“背影”相照應,又進一步點明題旨,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間照應。這種照應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麵寫事,後麵行文交代前麵所寫事的結果,使內容相互補充,層層深入。

(3)結尾與開頭照應法。在文章的結尾處對開頭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為有機的整體。如《白楊禮讚》一文,開頭和結尾照應,不但使文章結構顯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讚美之情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抒發。

鏡頭剪輯

鏡頭指影視所拍攝的一係列畫麵。鏡頭剪輯用於寫作,指選取一組生動的畫麵來表現主題。此類文章是將所寫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畫麵、或片段、有序地寫下來,其間的每一部分都可單獨成文,組合起來又是一個完整的篇章。這種又被人們稱為“冰糖葫蘆式”結構,由於其形式新穎,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評。

卒章顯誌

在文章結尾時,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手法就叫卒章顯誌,也叫“篇末點題”,“誌”就是指文章的主題、中心。恰當運用這種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結構美,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時空交織

在記敘一件較複雜的事情時,在同一時間段中,先敘甲地的情況,再敘乙地的情況,轉而再寫甲地的人事,這就是“時空交織”的文章構製方法。它有利於結構緊湊,文字簡練。早年有一篇著名的通訊,題為《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說的是平陸縣六十一個民工突然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作者先寫民工中毒後的場麵,接著寫衛生部接到緊急求援電報,再寫平陸醫院搶救經過,轉而又寫北京有關醫藥商店調運緊急藥品的情況,如此輪流反複交織的敘說,構成了一曲動人心弦的凱歌。當然,采用這種方法有一定難度。

有時,在敘述一件事的過程中,作者運用插敘、補敘等手法,也可構成“時空交織”的感覺,我們把這種謀篇方法也納入“時空交織”中。

一波三折

記敘性文章要避免平鋪直敘,記流水賬,如能寫得波瀾起伏,就能引人入勝,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