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的選帖標準
選帖是學習鋼筆字的重要環節,字帖選擇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臨摹的效果。字帖的種類很多,按字帖編寫水平,有高低之分;按字帖編寫內容和形式,有實用和不實用之分;按字帖的書寫風格與習書人已經形成的書寫習慣,又有適合和不適合之分。
因此,初學者應該本著高水平、實用並適合自己特點的原則去挑選字帖臨摹。在挑選字帖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要選擇規範、實用和自己喜愛的字帖
對於沒有楷書基礎而想練習楷書和行楷書的朋友,選帖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所選字帖的字形應當是正確規範的,這是楷書和行楷書練習的起碼要求。這裏所說的規範,是指筆畫和部首應該符合約定俗成的寫法,結構應該符合重心平穩、筆畫呼應、形態變化等基本的原則。
其次,所選字帖的編寫內容和形式應適合初學,要有係統性,能根據漢字的筆畫、結構特點和練字的規律編寫練習內容,由淺入深,易於接受;要圖文並茂,既有書寫方法的說明,又有附圖示範,便於理解和練習;要有獨特的科學練習方法,才能少走彎路,快見成效。
最後,所選字帖的書寫風格應該是自己喜歡的,同是較高水平的字帖,其風格可能是多樣的,由於各人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不同,對書法藝術的品評和喜愛的標準也就不同。因此,應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自己喜愛的高水平的字帖作為臨摹的範本,隻有愛不釋手,才會“心摹手追”。
要注意選帖的連貫性和變化性
選帖的連貫性是對初學寫字者而言,變化性是對已有一定書寫水平的人而言,這實際上是臨帖“先專一、後博學”要求的體現。對於初學寫字的人來講,臨帖的專一主要表現在認真臨好一本楷書字帖的同時,可選擇一本風格與楷書接近的行楷書字帖練習,最好是同一個人編寫的字帖。這樣臨摹練習起來容易接軌,入帖快,效果好。
對於有一定楷書和行書基礎的人來講,在基本掌握一種字帖的風格之後,應換一本其他風格的字帖臨摹。通過反複的臨摹訓練,吸取各家之長,逐步形成自己的書寫風格。這就要求選帖注意多樣性、變化性,不受一家一法的限製。
關於選帖的“品位”高低問題
曆來大多數書家都主張,習書之人應選擇高品位的字帖臨摹。實踐證明,隻有臨摹高品位的字帖,才能練就高水平的書法。但是,對於初學寫字的人來講,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如果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盲目追求高品位,不僅難於理解其高妙之處,而且難於掌握,時間長了,必然失去信心。因此,要客觀地找準自己的位置。
初學寫字的人,必須從基礎、規矩入手,先求平正,再學分布。臨帖時先求形似,打好基礎,站穩腳跟,再一步一步追求神似和險絕。即使是已有一定書寫水平的人,也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現有水平的字帖來臨摹。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立誌要在書法藝術上有所建樹的書法愛好者,應注意培養自己對不同風格的高品位書法藝術的欣賞能力,不能偏愛自己喜歡的風格,更不應貶低和排斥自己不喜歡的風格。
學習硬筆書法的方法
練字是思維活動和感覺器官的一種鍛煉,是眼、腦、手並用形成的一種特殊技巧,從不會到會,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從會到熟,必須經過反複的書寫訓練。在科學的練習方法指導下,在反複的書寫訓練中逐步提高,是學習寫字的成功之路。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激發動機,培養意誌
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動機是激起人去行動或抑製這個行動的願望和意圖,是一種推動人的行為活動的內在原因。動機與需要是緊密聯係的,動機的基礎是人類的各種需要。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練習寫字便是人的一種社會需要。
中小學生練習寫字是提高書寫水平、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需要,而成年人練習寫字是傳遞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從藝術角度講,練字則是人們對美的追求的需要。
人對練習寫字的需要不是自生的,而是靠實踐的體驗,靠教育者的引導,逐步形成的,並由此產生情感,形成濃厚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練字的動機。否則,無意練字,勉強對付,肯定是筆力浮滑,結構鬆散,進步不快,這樣又會反過來影響寫字的興趣。
意誌,對練習寫字的人尤為重要。在人們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並產生練字的欲望後,還要根據練字的要求,擬定計劃,選擇練習手段,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這種自覺確定目的、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心理活動,就是錘煉意誌的過程。
練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話說“字無百日功”。練字要經曆一個反複訓練、逐步提高和形成書寫技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感到枯燥無味,練習時間難以保證,效果不明顯。這時,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練字意誌品質,就會出現棄筆停練、半途而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