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受招安攻打遼國(2 / 3)

燕青、李逵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客店住下。進到屋裏,燕青取出一床夾被,叫李逵蓋上,裝作有病睡覺。

第二天,已是二十七日了。吃過早飯後,燕青對李逵說:“李大哥,你不要出去,隻管在屋裏睡覺。”李逵聽了,隻得點頭應允。燕青走出客店,先在嶽廟裏遊玩了一陣,然後向人問道:“那相撲的任教師住在哪裏?”有知道的人告訴他說:“任教師和他的一百徒弟,住在迎恩橋下的大客店裏。”

燕青來到迎恩橋下,走進那家客店,隻見任原像個金剛一樣坐在亭心上,正在看徒弟相撲。那些人中有見過燕青劈牌的,就瞄著他告訴了任原。任原聽了,一下子跳起來,掮著膀子,口裏說道:“今年哪個該死的不想活了,來我手裏送命!”燕青忙低了頭,退出店去。那些徒弟見了,一陣哈哈大笑。

燕青回到住處,安排些酒飯,和李逵一起吃。李逵說:“整天這麼睡,悶死我了!”燕青說:“隻今日一晚了,明天便要決定勝負。”兩人邊吃邊說著話,一直到了晚上,都沒有再出去。

二十八日一早,燕青穿戴整齊,和李逵吃過早飯,就要去廟會。同店住的一些燒香客人勸燕青說:“後生,你自己想好,可別枉送了性命。”燕青笑著說:“諸位放心,等小人把那廝打倒時,你們可幫我奪些利物。”眾人答應著都走了。李逵要將兩把板斧帶去,燕青說:“這可使不得。被人看破,誤了大事!”

燕青、李逵來到廟會上,隻見人山人海,連屋脊上都是看熱鬧的人。嘉寧殿對麵搭起了一座棚子,棚上擺著金銀器皿、錦繡緞匹,門外拴著五匹駿馬。這些都是這次相撲的利物。燕青、李逵擠在人群中,等了一陣,隻見一個年老的部署拿著竹批,上了獻台。他參完神,便請相撲的對手上台交手。

任原坐著一頂轎子,前邊四麵繡旗引路,由二三十對大漢簇擁著,上了獻台。部署上前,把他請下轎子。那任原脫了錦襖,立在台上,真如天神一般,下邊的千萬人看了,齊聲喝起彩來。部署說道:“一連兩年,教師在廟上都沒有對手。今年是第三年了,教師有什麼言語,要對天下眾香官說?”

任原站在台上,高聲說道:“四百座軍州,七千餘縣治,好事香官,恭敬聖帝,都助將利物來,任原這兩年都白受了。今年若還無對手,我回鄉後,明年再也不上山來了。東至日出,西至日沒,全天下有敢出來和我爭利物的嗎?”話音剛落,燕青在下邊叫道:“有!有!”他踩著兩邊人的肩膀,從人背上飛躍到獻台上來。部署見了,問道:“漢子,你姓甚名誰?哪裏人氏?”燕青說:“我是山東張貨郎,特地來和他爭利物。”部署說:“性命隻在眼前,你知道嗎?有保人沒有?”燕青說:“我就是保人,死了也不要人償命。”部署說:“你準備好吧!”

燕青除了頭巾,頭上隻光光地梳著兩個角兒,然後脫去布衫,露出雪白的皮肉,在獻台一邊擺了個架勢。底下看熱鬧的香客見了,如同攪海翻江似的,連聲喝起彩來。任原見了燕青這矯健的身材,不由得也有五分心怯。

部署讓他和任原簽了生死文書,又從懷中取出相撲的規章,念了一遍,然後說道:“你兩個既然要相撲,都要各自在意,小心謹慎!”這時廟中雖然有成千上萬人,卻是一片寂靜。部署手拿竹批,朝兩人又吩咐了幾句,便高聲叫道:“看撲!”

當時任原恨不得一下子把燕青揪住,丟出九霄雲外。他先在獻台左邊立個門戶,兩眼看著燕青。燕青卻縮著身子蹲在台右邊,一動不動。任原慢慢地向右邊逼過來。他見燕青緊盯著自己的下身,心中暗想:“這廝一定會算計我的下三路。你看我不用動手,隻一腳就可把他踢下台去。”

任原逼近燕青,虛將左腳賣個破綻,正要踢右腳時,燕青叫一聲:“慢!”突然躍起身子,從他的左腋下鑽了過去。任原撲了個空,急轉身來拿燕青時,燕青一躍,又從他的右腋下鑽了過去。任原身體高大,轉身不靈便,三轉兩轉,腳步便亂了。燕青乘勢搶到他的麵前,用右手抱住他的腰,將左手插入他的襠下,用肩膀頂住他的胸脯,全身一用力,便把任原托了起來。隨後,燕青連旋了四五旋,旋到了獻台邊上,大叫一聲:“下去!”把任原的頭朝下摔去。燕青這一撲,名叫鵓鴿旋,是他的拿手招勢。台下的幾萬名看客看了,都雷鳴般齊聲叫好。

任原的眾徒弟見師父被顛翻,有的去拽棚子,亂搶利物。有的奔上獻台,來打燕青。李逵在台下見了,氣得虎須倒豎,怪眼圓睜。他沒有器械,便拔了兩根木柵欄,拿在手中,一路亂打起來。香客中有認得他的,大叫道:“不好了!黑旋風來了!”知府在台上一聽,嚇得渾身發抖,急忙從後殿逃走了。廟裏的香客也都呼爺喚娘,各自逃生。

李逵奔到任原跟前,見他躺在地上還有口氣,忙彎腰揭塊石板,舉起來一下子把他砸死了。這時,燕青已從獻台上趕到李逵身邊,兩個人先後跟在一起往廟外衝。可是官軍早把門口堵住,一邊高叫著:“別讓梁山泊的黑旋風跑了!”一邊用亂箭向他們射來。燕青、李逵隻得爬上屋去,揭瓦向官軍亂打。

這時,廟門口忽然傳來一片喊聲。燕青、李逵往下一看,隻見盧俊義手挺樸刀已殺進廟門,後邊緊跟著魯智深、武鬆、史進、解珍、解寶等好漢。盧俊義是按照事先的約定,率軍前來接應的。李逵、燕青見了,忙從屋上跳下來,隨著大隊,殺出廟去。廟外那幾百名官軍見了梁山泊的大隊人馬,早已嚇得東奔西逃,沒有影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