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舍我其誰(1 / 2)

第三章舍我其誰

朱榮此時聽見有那些官吏在大喊大叫,而且喊的還是自己的名字,難免心裏有所防範,是來捉自己的,還是來宣旨的?且不管這麼多了,朱榮一個大跨步上前,衣服一撩,雙腿一打彎,扣下了個頭“草民朱榮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免禮,朱榮因護駕有功,且記個功勳,暫且領一驛丞!”這太監倒也客氣,趴在朱榮耳邊輕輕說道“勞煩朱大人請前往鎮守太監府一敘,以轉達密旨!”“前方帶路!”朱榮做了個請的手勢,那位太監也毫不客氣的走在前麵,沒過多久到了鎮守太監府。大院裏花草樹木幾乎是緊緊挨著,讓人留戀,這太監應該隻是到這太監府休息的,門子也沒說什麼。“不知公公如此匆忙。。。。”朱榮剛剛開口就被打斷,“朱榮接旨!著即為錦衣衛南鎮撫司蘇州衛所千軍所總旗!”“草民領旨!”說完,那太監也沒久留,朱榮也就不好意思待在這了,既然自己現在是驛丞,自然可以去管理者和安縣的驛站,這也是一份肥差啊!驛站在縣城的南邊,古代都是東富西貴,南低北高之勢,所以這驛站之地是萬萬不好的,從那位太監口中得知,和安縣有十餘名錦衣衛,均受製於朱榮,朱榮也知道這錦衣衛是不會輕易誠服於你,所以朱榮也在腦子裏想著如何收攏這些錦衣衛。

驛站周圍都是一些商賈住宅,他們都依賴著這個小小的驛站活著,匆匆與現在的驛丞辦完手續,據說該驛丞好像調成了這個縣的縣令,也不知他在這個驛丞的位置憋了多少年,才憋出個知縣,這可是天與地是差異。除非這個驛丞立有不世之功,或者在朝廷中找到了靠山!且撇下這個驛丞不說罷。朱榮上任,那可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雖然隻是個不入流的屁大的官,但是麵子還是要做足了。驛丞裏麵都是些衙役,和縣衙裏屬於同一編製。“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安和驛丞,一枝一葉總關情。”朱榮緩緩吟到,這是一首清朝的詩,想必作者還沒出世罷,抄一下也沒人發現啦。“身居寶塔,眼望孔明,怨江圍實難旅步。鳥處籠中,心思槽巢,恨關羽不得張飛”朱榮又說出了這樣一句對子,“來人,把這對子框起來!懸於大門之上!”“這。。。。大人,這不好辦啊。我們這裏向來都是些武人,也就你這位驛丞是位文官啊!”一個衙役說道“大人可以開始工作了!”“好吧,那就這樣吧!”殊不知有個人在暗地裏早就記下了朱榮所“做”的詩和對子。“這樣吧!我們把驛站移到縣城北邊去!”朱榮說道,“就這麼定了,這是五十兩銀子,地方給我挑大點!”

朱榮也琢磨著別的心思,他走到街上,漸漸的走到了縣衙門口,想了一下,還是走了進去。

“李前輩,晚輩如今驛站缺少人生,不知可否借貴地找幾位幫手呢?”朱榮叫著以前那個叫李宇的驛丞,因為朱榮在李宇之後當的驛丞,所以不必叫什麼縣尊大人之類的,直乎前輩即可,沒等到李宇開口,卻沒想到李宇旁邊一位書生模樣的人開口了“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須梅!”(上聯可諧音為“因何而得偶”;下聯可諧音為“有幸不須媒”。)朱榮也回道,沒來得及反應,那位書生又開口了“晚生恨不能有所作為,願協君子一起圖一番大事業!”“你們二人還不認識吧!”看著朱榮和這位書生似乎說的很開心,這李知縣也出來說話了,指著書生說道“這位是縣學講師,姓王,諱文”又指著朱榮說道“這位乃是新上任的朱驛丞!諱榮!”“多謝李前輩介紹,不知我想從你這將他聘走需要多少錢?”朱榮剛說完,李老頭就開口了“都是自家人,客氣什麼,隻要他願意,我無異議,你帶走就是了。”“這恐怕不好吧,這是十兩白銀,我先將他帶走了哦!”“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