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肉包子和狗(1 / 2)

/*今天有點事兒,晚了點,不好意思*/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關於這種燈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廣為流傳的說法是,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係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當然了,在道門中還有一種說法,最早發明孔明燈的諸葛丞相,每次帶兵打仗的時候,都要收取一些士兵的魂魄,然後讓那些士兵留守寨中,每次大軍迷失路途或是被圍困時,丞相都會把這些魂魄分別注入到孔明燈中,然後把它們放飛,孔明燈就會迅速的飛回大軍的營地,有時能帶路,有時能傳輸情報,由此蜀軍戰敗總能安然返回,借此保留實力,才有六出祁山的典故。這傳說是真是假先不論,但在道門中孔明燈確實有攝住人魂魄,用以尋人的作用。

人有三魂七魄,在活著的時候,它們一直依附於人身,等人死後,魂魄會逐一流逝,魂屬陰,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死人的魂會變成鬼魂,魄屬陽,人死後就會消失無蹤。

人的魂魄終身附在人身上,但這種附著並不牢固,很多情況下都會引起魂魄離體,舉個例子,人被忽然驚嚇,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哎呀媽呀,嚇得我魂兒都丟了!”這就是所謂的魂不附體,這種情況下,三魂七魄中的某些魂魄會短時間的離開身體,而由於魂魄之間有自然地引力,很快,驚走的魂魄就會回到人的身體裏。這就是為什麼,被嚇得很嚴重的人會感到心慌,嚴重的會嘔吐甚至大病一場。

不過,有些意外情況,魂魄離體,由於某些特殊原因“迷了路”,那當事人就必須通過叫魂兒,找大仙兒等方法把魂魄找回來,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小孩兒老人身上,小孩兒新出生,魂魄剛剛凝聚,魂魄凝聚力不強,而老人則是年紀大了,隨時有“魂飛魄散”的危險。當小孩兒受到驚嚇,有經驗的老人就會開始叫魂兒,如“xxx,快點回家找媽”等,不停地念叨,以此給離體的魂魄引路,就是這個原因。

而孔明燈找人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先攝取人的一個魄,然後把這個魄釘在燈上,把孔明燈放飛,在無風的天氣裏,孔明燈會懸浮在空中不動,這時急著歸位的魄就會拉著孔明燈在空中飛,魄的力量不大,但空氣的阻力小,在魄的持續作用下,燈會不斷地加速,很快就會找到魄的主人,這就是孔明燈找人的原理。

夜色中,孔明散發著悠悠的白光,像是暗夜裏幽靈般,帶著我們穿過沙城的大街小巷。我們本來的位置在城西,這隻燈帶著我們橫穿了整個沙城,來到了城東。這期間我們都是坐在車裏進行追蹤,有時候追丟了,或是視線被高樓擋住,我就會用銀針指引方向。

終於,在孔明燈在沙城東的一處三層別墅上空繞了兩圈,停了下來。我看著手裏的銀針,所指的方向正是那座三層的小洋樓,根據銀針在水裏的傾斜角度,再通過觀看天上的孔明燈的位置,可以推算出,陳倩大概是被關在了二樓。

“你確定?”陳明輝一臉懷疑的看著我。

我聳了聳肩,“信不信由你,陳倩肯定是在這座別墅裏,能不能找到就看你們自己的了。”我表示毫無壓力的聳了聳肩膀,他給我的錢隻是讓我找人,其他的可就沒我什麼事了,再說,就他們那火力,別說狼人,就是恐龍來了也幹死了,根本也用不著我。

陳明輝臉上露出一絲失望的神色,陰沉著臉,半晌說道,“道長,上次跟你說的那夥兒德國人就住在裏麵……”他歎了口氣,“那裏早就讓我們情報部搜過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