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食蟲之謎(1 / 3)

植物食蟲之謎

黃高森林位於越南西貢以北,與中國廣西龍州相鄰,處於左江下遊。這裏森林茂密,白天氣候炎熱,夜間又寒冷潮濕。

1969年8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卡洛塔上尉帶著12個人來到黃高森林執行一項軍事任務。在這個熱帶雨林中,他們發現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植物。

一天,上士凱文迪和幾位同伴在一條溪邊飲水。凱文迪剛伸手下去,就被一株水草卷住手腕,他使勁掙紮,竟不能扯脫,便大呼同伴幫忙。一個士兵在從軍前是生物係的學生,認出這種草叫“狸藻”,知道此草能捕捉水中小蟲,卻不知為何竟能卷住人的手腕。那士兵當即拔出刺刀,將凱文迪的手斬斷。凱文迪慘叫一聲,其他幾人驚奇地發現,那隻斷掉的手,竟被一蓬狸藻卷住,幾秒鍾的時間,就隻剩下一些淡紅的血水。大家感到毛骨悚然,若不是那位學過生物的士兵當機立斷,隻怕凱文迪整個人都會被卷進去吃掉。

那位士兵名叫漢斯,他後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我隻是覺得這個地方太神秘了,我想也沒有多想就斬掉凱文迪的手。從形狀上看,吃掉凱文迪手的水草與狸藻一模一樣。這種植物是雜生深水草本植物,屬狸藻科。莖細長,葉互生,葉基部生有小囊,即捕蟲囊,水中小蟲進入,會被囊內分泌的酶所消化。秋季花出水麵,花冠唇形,有黃色和白色兩種,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各地,很常見。但能吞食人的肢體,我卻是第一次見到。”

卡洛塔上尉的遭遇更可怕。他在凱文迪出事的兩天後,前往附近叢林執行任務,結果遇難,連屍體也沒有留下,而殺人者竟是豬籠草。這種草葉子的中脈延伸成卷須,到頂端膨大成囊狀體,囊上有蓋,囊麵有繩子一樣的窄翅,蓋下有蜜腺,囊內有弱酸性的消化液,小蟲吸蜜時落入,立即被消化掉。卡洛塔上尉在行進中,突然覺得整個身體失去了重心,被一片奇大的豬籠草吸住。他掙紮不開,向身後的同伴大喊“救命”。

一個士兵後來回憶說:“我們看見一大片草吸住了上尉,就像磁鐵吸住釘子一樣。他的聲音帶著顫抖。可是等我們飛跑過去時,他已有半個身體不存在了,人也死了。死得十分突然而又莫名其妙。我們隻有眼睜睜地看著他消失在那叢該死的草堆裏。”

卡洛塔所帶的這支隊伍雖然死了兩個人,但與帕克·諾依曼的隊伍相比,要幸運得多。

帕克·諾依曼是美國陸軍74團少校軍官。該團遭到越南遊擊隊的進攻,有一名上校、兩名中校被俘。帕克·諾依曼少校帶著27名富有戰鬥經驗的官兵去追擊。他們追了一天多,來到保安縣境內的騰婁森林中,在那裏,他們發現一塊很大的平坦地帶,上麵沒有叢林中常見的灌木叢、榕樹及藤本植物,而是一片十分美麗的紫色草苔,如同鋪著豪華的地毯。諾依曼少校下令就地休息,派出麥克·西弗等三名士兵去尋找幹柴、水源。麥克·西弗等三人走出很遠才發現一條溪澗,這時麥克·西弗突然對另外兩個同伴說了一聲“不好”,就連忙往回奔。當他們走近那片紫色草毯時,都驚呆了。帕克·諾依曼少校等24名官兵消失得無影無蹤,那紫色的草毯上隻剩下一些槍械刀刃。原來,他們都被這片美麗的毛氈苔吞食了。

毛氈苔是亞洲、非洲和北美洲的一種常見植物,屬茅膏菜科,多年生草本,葉均基出,呈蓮座狀,葉柄細長,葉片近圓形,生滿紅紫色腺毛,分泌黏液,能捕食小蟲,是著名的食蟲植物。但是毛氈苔居然能一次吞掉24名美軍官兵,實屬一樁奇聞。

食蟲植物吃人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得而知。

植物能源之謎

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氣資源是有限的,隨著能源危機的一天天逼近,人們迫切地希望早日找到能代替煤、石油和天然氣的“能源植物”。

最先引起科學家注意的是銀合歡樹,它生長迅速,七八年即可成材。它的汁液裏含油量很高,有“燃燒的木頭”之稱。銀合歡樹原產於中美洲,它在東南亞潮濕溫暖的地區也能很好地生長。菲律賓曾引種了12000公頃的銀合歡樹,獲得了相當於100萬桶石油的能源。這種樹的缺點是不耐寒,無法在更多地區推廣種植。

菲律賓北部有一種漢加樹,每年開花結果3次,一棵樹每次結果量可達15千克。當地人原本是把它作為藥來用的:吃漢加果可以治胃痛;塗漢加果汁可以消除皮膚被蚊蟲叮咬後的癢痛。後來人們發現,漢加果遇火會迅速劇烈地燃燒。經檢測,原來漢加果內含有16%的酒精。這個消息令菲律賓政府非常興奮,準備擴大栽種麵積,以期用果實提煉物代替石油。

在巴西的熱帶叢林中,有一種常綠喬木——香膠樹,隻要在它高大的樹幹上打一個洞,半年內就可分泌出20~30千克膠汁。這種膠汁的化學性質與柴油十分相似,不需要加工提煉,就可以直接當柴油使用。據估計,100棵香膠樹每年可產膠汁25桶,這個產量是很可觀的。巴西政府已經開始對香膠樹做進一步的研究。

生長在我國海南島的油楠,也是一種能產“油”的樹,隻要在樹幹上鑽個洞,便會從破口處流出黃色的油狀液體來,一棵高13~15米、直徑在50厘米左右的油楠樹,可產油300~4000克,其可燃性與柴油相似。

人們不僅多方尋找能源植物,還通過多種方式培育能源植物。在日本,科學家培育出一種大戟科植物藍珊瑚,從每千克這種植物中,能提煉出可產生30千卡熱量的石油。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也成功地培育出了“石油樹”。它的汁液中含有同原油相似的石油烴,經過脫水和分餾,可以得到汽油和航空用油。美國已有3個州種植了“石油樹”。每英畝可年產10桶石油。

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學者培育出一種雜交的白楊樹,起名為克隆388。這種樹生長迅速可以密植。幾經砍伐後,仍能從樹樁上迅速長出新的枝條來,而且越長越密,是理想的直接燃燒材料。

總之,在沒有找到理想的能源植物之前,科學家們是決不會放棄努力的。

植物的識別力

在植物的生長環境中,存有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有的有利於植物的生長,甚至是植物健康生長必不可少的,而有的卻對植物的生長有害,甚至是致命的。有趣的是,植物往往能對此做出正確辨別,同有益的微生物“和平共處”,而把有害的微生物拒之門外。這一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植物是靠什麼來識別“朋友”和“敵人”的呢?

豆科植物與根瘤,產生固氮能力。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關係上存在著近乎苛刻的選擇性。也就是說,能感染一種豆科植物並形成根瘤的根瘤菌,對其他的豆科植物通常是不感染的。為什麼會表現出這麼強的專一性呢?人們在研究中發現,這是由於豆科植物所產生的凝集素(一種有識別作用的蛋白)能識別根瘤菌細胞壁中的糖蛋白,從而決定是否與根瘤菌建立共生關係。如果豆科植物的識別蛋白能與根瘤菌細胞壁中的糖蛋白結合,則表明這種根瘤菌是“朋友”,可以與之共生,反之則不然。

植物擴張領土之謎

動物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本能地會與同類或不同類動物爭奪地盤,這種弱肉強食的現象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不能運動、無爪牙之利的植物也會爭奪地盤,卻是近代生物學者的一個新發現。

在俄羅斯的基洛夫州生長著兩種雲杉,一種是挺拔高大、喜歡溫暖的歐洲雲杉,另一種是個頭稍矮、耐寒力較強的西伯利亞雲杉。它們都屬於鬆樹雲杉屬,應該稱得上是親密的“兄弟倆”,但是在它們之間也進行著曠日持久的地盤爭奪戰。人們在古植物學研究中發現,幾千年前這裏大麵積生長著的是西伯利亞雲杉。經過數千年的激烈競爭,歐洲雲杉已從當年的微弱少數變成了數量龐大的統治者,而西伯利亞雲杉卻被逼得向寒冷的烏拉爾山方向節節後退。學者們認為,是自然環境因素幫助歐洲雲杉贏得了這場“戰爭”,因為逐漸變暖的北半球氣候更加適於歐洲雲杉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