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成了真的。他醫學院畢業,當醫生的第二年。有天深夜,有人敲門,他打開門,門口站著小虎的弟弟小江,渾身是傷,纏著繃帶。小江告訴他,他們全家人,包括小虎在內,在這天早晨去郊遊的時候,遇到了車禍,隻有小江幸存。從此,他在這世界上沒有親人,也沒有人可以投奔,隻有來找他。12歲的小江,帶著他的遊戲機,還有一雙破球鞋,來投奔他。他大哭著,留下小江。那一年,他24歲。
他的女朋友問:“這個孩子什麼時候走?”他大怒:“他還能到哪裏去?”溫室長大的女孩子,沒有被人這樣吼罵過,轉身離開,再也沒回來。他沒去追她,從此下定決心,如果要結婚,就必須是個能接受小江的女子。此後的16年,他沒有遇到這樣的人。
他父母接受了這個孩子,但是很多問題,還是要他解決。他真沒想到,家裏添個半大的上學的孩子,真不是添副碗筷那麼簡單。他拚命加班,生活還是緊張。有一天,他去學校看小江踢球,這孩子穿著一雙綻了口的球鞋,已經破了很久,不敢跟他要新的。他轉身去賣血,用那錢買了五雙球鞋。那年,他28歲。
高中畢業,小江死也不肯考大學,怕給他增添負擔。他綁著小江,把他送進考場。那一年,他30歲。
快要畢業的時候,小江得到一次機會,去美國進修。但小江放棄了。這一年,他34歲。
電視台和報社知道了他們家的事,要他上一個“人間真情”之類的節目,他拒絕了:“我把弟弟養大,很正常啊,怎麼就要上電視了?”這年,他36歲。
小江有了女友,帶回家給他看,那女孩子明知道他的身世,事後卻還問小江:“你這個所謂的哥哥怎麼還不結婚,是不是有問題?”小江站在街上,悲哀地看看這個純潔清白的女孩子,轉身離開,任她在背後連哭帶叫。小江從此下定決心,一定要找一個能夠接受哥哥的女子做妻子。這一年,小江25歲。
終於遇到一個善良的女孩子,是一年後。在28歲那年,小江結婚。這個女孩子和小江本不打算舉行婚禮,但是,他不願意,他拿出他10年來積攢下的所有加班費、手術費,為他們操辦了婚事。婚禮上,新娘和小江鄭重地叫他“哥哥”。全場安靜了整整一分鍾。那天晚上,他被鬧新房的人灌醉了,新人讓他睡在新房裏。恍惚中,他覺得自己真是老了。
這一年,他40歲。
16年的無悔付出,不是一句承諾就能堅持下來的。那是一顆無私博愛的心,一顆最最善良的心。
童年的一句稚語,他對兄弟小虎的許諾,這一句擲地有聲的許諾讓他無悔付出16年。仿佛上天在考驗他一般,這一天真的來到了,小虎的弟弟小江需要他來照顧。這無疑是負擔,並且不輕鬆,因為他自己生活得也並不輕鬆。此後的漫長日子裏,為了小江,他幾乎孤老一生,人生的美好他錯過了太多。他也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一個食人間煙火的凡夫俗子,何以做到這些?
一顆充滿愛的心,讓他眼裏隻有小江的苦痛與無助,他像保護自己的許諾一樣保護好小江。他們遠遠超出朋友與朋友之弟的關係,他們是兄弟,比親的還要親。
以葉掩身
有一位書生窮怕了,一門心思想發財,但始終沒想到一個發財的路子,一日,他忽然想起古書上“螳螂捕蟬,以葉隱身”這句話,心想:這不就是發財的路子嗎?
於是,窮書生天天躲在樹底下,等著看螳螂捕蟬。一天,他真的看到了,便急忙爬上樹去,摘下那片隱藏螳螂的樹葉。正當他樂津津地往下爬時,一不小心,那片樹葉掉到樹下,正好落在一堆樹葉上,混在一起了。書生無奈,隻好把一堆樹葉都拿回了家。
回到家中,窮書生拿起一片樹葉遮住自己的眼睛,問妻子說:“你能看見我嗎?”妻子說:“能看見。”他又抓起另一片葉子遮住自己的眼睛問道:“還能看得見嗎?”“還看得見。”他一連問了許多遍,把妻子問煩了,便沒好氣地說:“看不見了。”
書生一聽樂壞了,連忙拿著這片樹葉跑到集市上。他拿起樹葉遮住雙眼,闖進一家商店偷東西,結果當場被人抓住了。別人問他為什麼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東西,他回答說:
“我這片樹葉,本是隱身葉,我用它遮住眼睛,你們本來是看不見我的,現在怎麼不靈了?”
烏龜上天
在一片樹林裏,烏龜與喜鵲相遇,他們相見恨晚,當即決定結為兄弟,烏龜為兄,喜鵲為弟。
喜鵲弟弟對烏龜哥哥說:“我想帶你到雲霄殿去,看看月宮裏的嫦娥。”
烏龜說:“真的呀!那我們快上路吧!”
喜鵲點頭答應,於是烏龜趴在喜鵲背上,喜鵲展翅飛上了天空。偏巧遇到了一個打彈弓的小孩,一彈飛出,正好射中烏龜殼,打得烏龜翻身掉了下來。喜鵲不見了烏龜,到處尋找,發現烏龜掉在煙囪上,四腳懸空,仰頭觀望,於是上前問道:
“哥哥,受驚了!你天沒上成,又折騰了半天,肚子一定餓了吧?”
烏龜說:“不餓,不餓,我在這兒雖然沒吃什麼,可還有幾口煙過癮呢。”
就是不奉承
古時,有個青年,雖然家裏一貧如洗,但他卻很有骨氣,從不奉承有錢人。
有個富商覺得很奇怪,就去問他:“我家有萬貫錢財,你為什麼不肯奉承我呢?”
窮青年說:“你有錢財是你的,你又不送給我,我為什麼要奉承你呢?”
富商聽完說:“要是我肯把我的家產分成十份,拿出兩份送給你,你肯奉承我嗎?”
窮青年說:“隻給我兩份,這不算公平,我還不能奉承你。”
富商又說:“那麼我把家產的一半給你,你總該奉承我了吧!”
窮青年說:“要是那樣的話,咱倆的財產一樣多了,我為什麼還要奉承你呢?”
富商生氣地說:“那麼,我把家產全給你,你總該奉承我了吧?”